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穿越,从灵鹫宫开始 > 第20章 熔铸万法,心剑归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熔铸万法,心剑归一

剑嶂之巅,悟剑岩旁的山洞内,月乘风盘膝而坐,心神彻底沉入剑圣独孤剑临终前以神念烙印下的毕生心血——关于“剑廿三”的创招心得与推演过程。洞内万籁俱寂,唯有他精神触须翻阅那无形“道痕”时,引动的细微时空涟漪在静谧中扩散。

随着对剑圣推演脉络的深入解析,月乘风眼中光芒明灭不定,时而为那惊才绝艳的构想而赞叹,时而又为那走入极端的偏执而扼腕。剑圣之才,确已触及此界凡俗剑道之极巅。他将圣灵剑法前二十二式对天地规则的运用臻至化境,更在生命最后的燃烧时刻,以无上慧剑强行劈开了一丝通往更高维度的缝隙,窥见了时空领域的玄奥。然而,致命的偏差也由此而生。

“原来如此……前辈,你终究是受了那‘绝对寂灭’之意的影响,走得太远,也太险了。”月乘风心中了然,洞察了关键所在。在他以神念构建的推演模型中清晰可见,剑圣在最终构型时,为了追求极致的毁灭与领域的绝对掌控,竟在无意中,过多地融入了当日论道时感知到的《一剑隔世》那份纯粹至极的“终结”与“虚无”真意。

这使得“剑廿三”的剑域之内,不仅蕴含着圣灵规则审判之力,更深层地烙印下了否定存在、令万法归墟的寂灭核心。其威力固然恐怖绝伦,远超原轨,但维持和驱动这式“寂灭剑廿三”所需的生命本源与元神之力,也成了一个近乎无底洞的恐怖消耗。这远远超出了独孤剑那具早已不在巅峰的肉身与灵魂的承载极限。如同以凡人之躯,妄图驾驭星河奔流,未及伤敌,自身便已被那超越极限的力量洪流先行冲垮、瓦解。 这便是天下会总坛功败垂成的根源——非外力干扰,而是其道躯与元神,先行被自身那超越承载的剑意反噬殆尽。

“过刚易折,盈满则亏。前辈,你执着于‘术’之极致,却忽略了‘道’之平衡。”月乘风轻叹,这叹息是对先行者的敬挽,也彻底明确了他自身超越的方向。

他并未因此摒弃圣灵剑法的精华。相反,他清醒地认识到,前二十二式圣灵剑法虽精妙,但其核心奥秘与潜在破绽,早已被无名所窥破。若拘泥原貌,未来与知晓底细者对敌,无异于作茧自缚。

“既然如此,便以此为契机,去芜存菁,融汇万法,为我之《太初归源经》,再开一剑道支脉!”

心念如剑,斩断迷思。月乘风起身,步出山洞,静立于沧桑的悟剑岩边。山风凛冽,却无法近其身周三尺。他缓缓抬手,并指如剑,以指代笔,以天地为卷,开始推演属于他自己的剑道篇章。

没有煊赫的气势,没有夺目的光华。但随着他指尖划动,整座沉寂的剑嶂仿佛自沉睡中苏醒,山石草木皆与之共鸣,发出细微的律动。

“剑一·归真。”

一道混沌初开般的剑气自然流转,返璞归真,不见锋芒,却蕴含万物起始、万法源头之意。此剑已超脱招式,直指剑道本初。

“剑二·幻灭。”

剑气分化,虚实交织,轨迹莫测,融入《天外飞仙》变幻之妙,却又超脱其形,直指世间万相生灭无常之理。

“剑三·轮回。”

剑气流转间,隐现生灭循环、因果轮转之象。此乃化《一剑隔世》之绝对寂灭为相对循环,以《太初归源经》之造化生机加以调和,形成独特的轮回剑意。

月乘风心融天地,一式式推演下去。全新的剑法在他手中焕发新生,每一式都深深烙印着他对“太初”、“归源”之道的理解,既汲取剑圣规则运用之智慧,又彻底打破其桎梏,达到了更为圆融、更贴近大道本质的境界。

当推演至“剑廿二”时,整座剑嶂已然共鸣!无数碎石悬浮,草木俯首,天地元气如百川归海,向他汇聚,形成一个巨大的混沌漩涡。

“剑廿三·归墟。”

他声音平静,仿佛在阐述大道至理。此剑出手,天地骤然归于绝对的静谧!风停,云滞,声消,时光仿佛在此刻凝滞。

一道仿佛源自太初混沌、鸿蒙未判的原始剑光,缓缓向前推进。剑光过处,虚空被无声地分开,显露出其后那蕴含着无尽造化与可能的本源之海。这一剑,保留了触及时空的玄妙,融入了《剑开天门》的开辟意志,更以龙脉的浩大气运为基石,达到了生生不息、无始无终的圆满之境。剑势如天道运行,威严无尽,又绵绵若存,润泽万物。

收剑而立,月乘风眼中了然之光湛然。这全新的剑道,已彻底成为他自身体系的一部分,与《太初归源经》浑然一体。

在接下来的时日,他开始更深层次地融汇诸般绝学。

手持轩辕圣剑,再演《剑开天门》。剑势愈发磅礴,剑光中显化日月星辰、山川社稷之虚影,煌煌然如代天行法,划定清浊,重定乾坤。此剑堂皇正大,以势压人,乃是应对正面强敌、彰显王道的不二之选。

《天外飞仙》亦臻化境。剑光流转,暗合大道韵律,在那极致唯美的表象下,蕴含着撼动法则的磅礴伟力。

《一剑隔世》的修炼更是精进。当此寂灭剑意展开,剑嶂仿佛被短暂剥离出现世,范围内草木瞬息枯荣,山石刹那风化重塑,深深触及了时间领域的边缘。

这一日,静坐中的月乘风忽感灵机圆满。他长身而起,目光首先落在一旁静静悬浮的轩辕剑上。金光流溢,皇道之气沛然莫御,乃是堂皇正道之利器。他微微颔首,此剑自有其用途。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了那柄与他心意相连、陪伴最久的凌霜剑。混沌色泽的剑身光华内蕴,心剑的澄澈守护与魔剑的幽暗毁灭在其中流转不息,达成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

“万法归源,诸道合一,然道途万千,何必强求归一形质?”月乘风心念通达,放弃了将诸般剑意强行熔铸于一柄实体剑器的想法。他的道,在于驾驭与平衡,在于因时制宜,而非固守某一形态。凌霜剑,正是他此道的完美体现——正可为守护之刃,魔可为杀戮之兵,存乎一心,唯利是图。

他伸手,缓缓握住了凌霜剑的剑柄。

指尖触及的刹那,一股远比以往更加深邃、更加紧密的联系油然而生。凌霜剑仿佛彻底活了过来,不再仅仅是兵器,而是他意志的延伸,是他体内《太初归源经》真元与诸般剑意最完美的载体与放大器。剑身内,心剑的浩然与魔剑的戾气不再是简单的平衡,而是在《太初归源经》的统御下,如同阴阳鱼般流转不息,相生相济,可以根据他的心意,随时倾注浩然正气涤荡邪祟,亦可引动寂灭魔意屠戮众生。

他并未赋予此剑新的名字。“凌霜”二字,早已超越其原本意义,成为了他月乘风剑道理念的象征——霜华可洁净天地,亦可冰封万物;其性至坚至冷,不滞于物,不困于形,唯从本心,利益为先。

心念微动,凌霜剑发出一声清越而复杂的剑鸣,既有冰晶碰撞般的清澈,又带着一丝幽谷寒泉般的冷冽。剑身混沌光华流转,映照出他平静无波,却仿佛蕴藏着无尽风云的眼眸。

“利器在手,如何运用,存乎一心。轩辕可正世,凌霜……随我意。”

月乘风轻抚剑身,感受着其中澎湃而驯服的力量。至此,他的兵器之道已然明晰:轩辕剑为煌煌正道之旗帜,凌霜剑则为随心所欲之魔刃。用何剑,行何事,皆由他根据局势利弊,一念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