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内罗毕的调查陷入僵局,但沈懿并未停止思考。她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不断将一直以来的见闻与发现、甚至更早之前在接触到的前沿研究与灰色传闻进行交叉比对。

“涅盘重生”的“年轻血液”疗法,如同一个引信,不断灼烧着她的神经。

她将注意力暂时从难以直接攻破的“涅盘重生”核心区域移开,转而聚焦于一个更基础、更普遍,却也更容易被忽略的医疗产品——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制剂,主要用于失血、烧伤等引起的休克、低蛋白血症等危重情况的救治,是医院IcU和手术室的常备救命药。其生产和供应受到各国药监部门的严格监管。

然而,她在一次偶然核对“天使之翼”儿童医院的药品消耗清单时,发现了一个异常,该院人血白蛋白的采购量和消耗量,远高于其收治危重病患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那些患有罕见病、最终离奇死亡的儿童病例中,人血白蛋白的使用频率和剂量都高得不合常理,仿佛不是作为“药品”,而是作为一种……常规的“营养补充剂”或“维持剂”在使用。

这引起了她的高度警觉。她开始利用who的数据权限,以流行病学调研和医疗资源评估为名,调阅内罗毕乃至肯尼亚其他几家高端私立医院的类似数据。结果发现,这并非个例!在那些以服务富豪阶层为主的医院里,人血白蛋白的处方和使用都存在着一种“宽松”甚至“泛滥”的趋势,尤其是在针对衰老、慢性疲劳、术后恢复等非紧急适应症时。

她决定深入追踪这些人血白蛋白的来源。她伪装成需要为某个“虚构”的高端健康管理机构进行大宗采购的负责人,通过层层关系,接触到了几家位于欧洲和北米的、号称提供“最高品质”血浆制品的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的销售代表,在确认沈懿的“购买潜力”后,态度变得异常热情,言语间也透露出更多信息。他们不仅提供标准的医用白蛋白,还隐晦地推荐一种“特殊来源”的“活力白蛋白”。

据他们吹嘘,这种“活力白蛋白”采自经过“严格筛选”的年轻、健康、活力充沛的供体,通常暗示是大学生、运动员或特定地区的年轻人群,采集和制备工艺更加“精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血浆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对于“提升机体活力”、“改善细胞微环境”、“延缓衰老迹象”有“非凡效果”。当然,价格也是普通白蛋白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且完全在官方监管体系之外流通,通过私人订制渠道供应。

当沈懿试探性地询问,是否有更“稀有”、效果更“显着”的产品时,一位销售在加密通讯中,用极其隐晦的措辞提到了“初源菁华”——一种声称提取自“生命初始阶段最具活力个体”的浓缩制剂,数量极其稀少,只提供给最顶级的客户。

“生命初始阶段……”

沈懿的心沉了下去,她几乎立刻想到了“天使之翼”里那些年幼的生命。

她设法通过极其隐秘且非法的黑市渠道,花费巨大代价,搞到了极小剂量的所谓“活力白蛋白”和“初源菁华”样本。

实验室的分析结果,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心与愤怒。

“活力白蛋白”其中不仅含有高浓度的白蛋白,还混杂了多种未经申报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其成分与她在“涅盘重生”“干血细胞”制剂中发现的极为相似,只是浓度和配比略有不同。这根本就是同源的不同“产品线”!

“初源菁华”分析结果更是触目惊心。其中富含一种极其活跃的、类似于胎儿血红蛋白结构的特殊血红素衍生物,以及高浓度的端粒酶激活物和多种只在胚胎发育早期大量表达的蛋白质。这些物质的来源,指向性极其明确——孩童,甚至是婴儿!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完整而血腥的图景。

奎恩生物科技及其背后的“普罗米修斯”网络,构建了一个金字塔形的、围绕“血液”及其衍生物的黑色产业链。

塔基就是广泛的“常规”血浆采集。 通过合法的血浆站,从普通成年人身上采集血浆,用于生产标准的人血白蛋白和其他凝血因子等药品。这为他们提供了合法的外衣和部分原料。

塔身是“优质”供体的定向采集与“年轻血液”疗法。 通过“涅盘重生”这样的高端机构,以优厚的报酬吸引或诱骗年轻、健康的特定人群成为“优质”供体,提供用于“年轻血液”输注的血浆,以及生产“活力白蛋白”等高端“保健品”。同时,他们也向顶级富豪直接提供换血服务。

塔尖是罪恶的“初源”掠夺与实验。 这最黑暗的一层,与“天使之翼”这样的儿童医院紧密挂钩。他们以治疗为名,收集患有罕见病或“特殊体质”的儿童,一方面作为测试新型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的实验体,另一方面,则秘密地、系统性地从这些孩子身上抽取血液、骨髓、甚至更珍贵的生命组织,用于提取那种所谓的“初源菁华”!

这些蕴含着最原始生命力的物质,被以天价提供给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小撮人,用于他们追求极致青春、健康甚至……“长生”的疯狂梦想。

怪不得“渔夫”一直劝她收手,甚至暗示她撤离。

这早已不是某个科学家或某个公司的独立疯狂,而是渗透进全球顶层资本与权力圈层的一种“秘而不宣的潜规则”!

一种用金钱和权力践踏伦理、掠夺生命精华的,现代、规模化、披着科学外衣的“食人”传统!

几十年来,或许更久,这个圈子里的某些人,早已开始尝试并依赖这种血腥的“保养”方式。他们利用巨大的资源和不平等的地位,将其他人的身体,尤其是那些最弱小、最无助的孩子的身体,视为可以随意取用的“资源”!

奎恩不过是将这个黑暗的“需求”系统化、产业化、并推向更极端境地的推手而已。

沈懿感到一阵阵反胃。她想起了前世,那些魔教妖人修炼邪功,有时也会采用童男童女的精血,被视为天地不容的恶行。而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同样的事情却在最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以更“高效”、更“文明”的方式进行着,甚至被某些人视为特权的象征和科学的进步!

这比任何她见过的毒药都要肮脏,比任何她听闻的阴谋都要令人作呕。

明白了这一切,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所处的境地有多么凶险。她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奎恩公司,而是其背后盘根错节的、由顶级财富和权力构成的巨大利益网络。这个网络拥有足以影响政府、操控舆论、让质疑者“被消失”的力量。

“渔夫”的谨慎和一再要求她撤离,并非怯懦,而是深知这潭水有多深,多浑。

组织内部可能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或者早已被这个网络渗透。她之前的调查能够有所进展,或许只是因为还未真正触及最核心的利益圈,或者对方根本还没把她这个小角色放在眼里。

而现在,随着她的调查越来越接近“初源”掠夺的真相,危险系数正在呈指数级上升。

她再次尝试联系“渔夫”,将她关于人血白蛋白链条和“初源菁华”的发现,她隐去了具体样本来源做了汇报,并直言了她对背后庞大利益网络的担忧。

“渔夫”的回复迟来了很久,而且内容异常简短,甚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疲惫。

“‘大夫’,你的发现……印证了我们的某些最坏担忧。此网络根基之深,超乎想象。立刻停止一切针对此方向的主动调查。重复,立刻停止。你的安全是首要考量。等待进一步指示。保持静默。”

“保持静默……”

沈懿看着这四个字,嘴角泛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停止?如何停止?当她知道了那些孩子在经历什么,知道了那些流淌着罪恶的“菁华”正被某些人心安理得地使用,她如何能装作视而不见,保持静默?

医者的良知,作为“人”的底线,都不允许她这样做。

她知道,自己可能真的孤立无援了。组织出于更大的布局或自身安全的考虑,很可能已经决定放弃这条过于危险的调查线。她继续追查下去,不仅会面临奎恩及其背后网络的致命打击,甚至可能……不再能得到组织的庇护。

一股巨大的压力笼罩着她,但与此同时,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也在她心中滋生。

既然无法依靠外力,那就靠自己。

她将所有的发现、分析数据、线索关联图,分拆、加密,存储在了多个绝对匿名的云端和物理设备中,设定了复杂的触发条件。

如果她遭遇不测,这些信息会在特定时间点,以各种方式公之于众。即使无法彻底摧毁那个网络,也要撕开它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让阳光照进去一些。

同时,她开始更加积极地筹划回国事宜。如今的局面已经明朗,但过于庞大,非她一人之力能扭转。

而师父清风道长带回的信息,以及国内可能存在的线索,她不相信奎恩会忽略东国这片巨大的市场和高素质的人口基数,或许能提供一个不同的突破口,或者,至少能让她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进行下一步的抗争。

她给伊莎贝拉和who项目组写了邮件,以“家庭紧急事务”和“需要处理个人学术资质问题”为由,申请提前结束在飞洲的工作。

语气诚恳,理由充分。

做完这一切,她再次站在窗前,内罗毕的夜空依旧灯火辉煌,但她眼中看到的,却是无数暗流涌动,是交织着财富、权力、科学与无尽贪婪的血色网络。

她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和恶心,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坚定。

这条路,她注定要独自走下去,直到揭开所有黑暗,或者,燃尽自己。

下定决心独自面对黑暗,并开始着手安排撤离事宜的沈懿,内心如同被一块沉重的寒冰所填充。她知道前路艰险,甚至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但良知与责任让她无法回头。就在她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整理证据、规划退路,并强压下对那血腥真相的阵阵恶心感时,一个看似与她当前困境毫不相干的消息,如同投入死水中的一颗石子,在她心湖中漾开了一圈微澜。

在基洛瓦医疗站的例行晨会上,项目负责人伊莎贝拉在安排完日常工作后,补充通知了一件事。

“各位,接到上级通知,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分遣队近期将在我们附近区域执行为期两周的巡逻和民事协调任务。按照惯例,我们需要派出一个精干的医疗小组随行提供支援,同时也负责评估沿线村庄的医疗卫生需求。这次任务可能会深入一些相对偏远、安全形势复杂的区域,有一定风险,需要志愿者报名。”

维和部队?

沈懿握着笔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这个名词让她感到一丝久违的、属于秩序与光明的气息,尽管她知道,在这片大陆上,即便是维和部队,所能带来的和平也往往是脆弱而局部的。

几乎是下意识的,一个名字,一道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隼的身影,浮现在她的脑海——孟泽野。

那个与她有过短暂交集,身手卓绝、背景神秘,似乎与她有着某种微妙联系的男人。他所属的那个特殊部门,与维和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次来的,会是他所在的小队吗?他……会来吗?

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她强行压了下去。她暗暗自嘲,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自身难保,深陷于一个庞大而黑暗的阴谋网络之中,前途未卜,生死难料,竟然还有心思去想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然而,心底那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些许期待和紧张的情绪,却如同顽强的藤蔓,悄然滋生。与孟泽野的几次接触,虽然短暂,却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那份沉稳如山岳的气质,精准狠辣的身手,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与她相似的、游离于普通规则之外的敏锐,都让她觉得,他或许……是能理解她所处世界的人。

如果他真的来了……

沈懿迅速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拉回会议本身。伊莎贝拉已经开始询问是否有医生自愿参加这次支援任务。

几乎没有犹豫,沈懿举起了手。

“伊莎贝拉,我报名。”

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这个决定,并非全然出于那一点私心的涟漪。深入偏远地区进行医疗援助,本就是who的职责所在,也能为她即将结束之行画上一个符合身份的句号。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如果能与一支拥有武装和通讯能力的维和部队建立临时联系,哪怕只是极短的时间,或许也能在关键时刻,为她提供一丝微不足道、但可能至关重要的掩护或信息渠道。

当然,内心深处,她无法完全否认,有那么一丝微小的、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期盼——期盼能在那个队伍里,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伊莎贝拉有些意外地看了沈懿一眼,似乎没想到这位平时更专注于疑难病例和研究、行事低调的医生会主动请缨去执行这种带有风险的外勤任务。

但她很快点头同意:“很好,沈,你的能力和经验非常适合。医疗小组就由你带队。”

会议结束后,沈懿走出会议室,维和部队到来的消息,像是一道微弱的光,短暂地刺破了笼罩她的黑暗,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未知的揣测和更复杂的思绪。

她抬起头,望向广袤无垠、通往未知险境的草原方向。

孟泽野,你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