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的“软刀子”战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同无声的细雨,开始悄然渗透沮阳这座看似铁板一块的坚城。
汉军大营,尤其是靠近高艾所部防御的北面、西面区域,每日炊烟袅袅,香气四溢。后勤营的伙夫们仿佛在进行一场厨艺竞赛,大锅炖肉的浓香、蒸煮老君馍的麦香,以及那最具标志性的、烤制快乐酥的浓郁甜香,随着初夏的暖风,无孔不入地飘向沮阳城头。
起初,守军还能强自忍耐,甚至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汉军的诡计。但日复一日,当自己啃着越来越单调、分量也开始削减的军粮(阎志虽储粮足,但为长久计,已开始实行配给),嗅着对面那诱人的香气,这种对比带来的心理落差,便如同慢性毒药般侵蚀着意志。
尤其是那快乐酥的甜香。对于这个时代,糖是绝对的奢侈品,那种直击灵魂的甜味,是绝大多数普通士兵和底层军官从未体验过的极致诱惑。城头上,经常能看到守军士兵望着汉军大营的方向,喉头不自觉地滚动,眼神迷茫。
与此同时,汉军阵前那些“大嗓门”士兵的喊话,也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沮阳城里的兄弟们!闻到了吗?这就是快乐酥!在大汉,立功的将士,天天都能吃到!”
“想想你们家里的父母妻儿!跟着曹魏,朝不保夕!跟着大汉,分田分地,安居乐业!”
“冀州来的兄弟们!你们在邺城的家人,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曹爽强征粮草,焚烧房屋,他们还在苦苦支撑,等着你们回去吗?投降吧!投降了,大汉帮你们接回家人!”
这些话语,伴随着香气,日夜不停地灌入守军耳中。起初是烦躁,然后是沉默,最后,一些士兵的眼神开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那些来自冀州的客军,听到关于邺城和家乡的负面消息,更是忧心忡忡,私下里的议论也渐渐多了起来。
周卓策划的“谣言攻势”也开始生效。几条精心编造、真假掺半的消息,通过被俘后释放的沮阳斥候、以及一些秘密渠道,悄然在城内,特别是高艾的部队中流传开来:
“听说了吗?邺城那边已经乱套了!曹爽把城外全烧了,咱们的家眷搞不好都逃难去了!”
“是啊,我还听说,大将军(曹爽)怀疑有人通敌,抓了不少人下狱,咱们高将军的家人,好像也被盯上了……”
“汉军说了,只要投降,就帮咱们把家人接出来,还能分地呢!”
“唉,这沮阳城还能守多久?阎将军是本地人,家业都在这里,自然死守。咱们呢?为了曹家,把命丢在这异乡值得吗?”
这些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在高艾的部队中蔓延。高艾本人性情急躁,听到这些关于邺城和家人不利的消息,更是焦躁不安,几次在军事会议上与主张坚守的本地将领发生争执。
“阎将军!如今外无援兵,内有流言,军心浮动!难道我们就一直困守在这孤城里等死吗?”一次会议上,高艾忍不住拍案而起。
阎志面色阴沉:“高将军!此乃蜀军诡计,意在乱我军心!沮阳城坚粮足,只要我等上下一心,必能守住!待蓟城田豫刺史援军一到,内外夹击,必破蜀军!”
“援军?援军在哪儿?”高艾冷笑,“蓟城自身难保,哪来的援军?再守下去,只怕士卒都要跑光了!”
会议不欢而散。阎志虽然弹压了公开的反对声音,但军中的裂痕已然无法弥补。
与此同时,汉军的“疲劳战术”也开始显现效果。尤其是夜间,北面、西面城墙外,经常是火光冲天,鼓声震地,喊杀声四起,仿佛汉军即将大举攻城。高艾所部士兵被折腾得疲惫不堪,精神高度紧张。然而,每次紧张备战,汉军却只是虚张声势,并无真正进攻。几次三番之后,高艾部下的士兵开始产生懈怠和怨言,认为是被故意针对,消耗他们的精力。
这一夜,汉军照例在北门外鼓噪。高艾亲自上城督战,看着城外晃动的火光,听着那烦人的呐喊,再想到军中流传的谣言和部下们疲惫而惶恐的眼神,他心中的烦躁与绝望达到了顶点。
就在这时,一支绑着书信的箭矢,“嗖”地一声射上了城头,正好落在高艾脚边。亲兵捡起,呈给高艾。信是周卓以姜维口吻所写,内容直击高艾软肋:
“高将军台鉴:将军勇武,维素知之。然今曹魏大势已去,邺城危如累卵,将军家眷陷于险地,岂不令人心忧?我大汉皇帝陛下仁德布于四海,念及将军与麾下冀州子弟皆乃华夏英杰,不忍加害。若将军能明晓时务,献城来归,维必奏明天子,保全将军家眷,并保将军与部下前程,官职依旧,另有封赏。届时,将军与家人团聚,共享太平,岂不美哉?若执迷不悟,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何去何从,望将军三思。征北将军姜维,敬上。”
这封信,成了压垮高艾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握着信纸,手微微颤抖。脑海中闪过军中流言,闪过部下疲惫怨恨的脸,更闪过远在邺城、生死未卜的家人……再看看城外那似乎无穷无尽的汉军营垒,和空气中那若有若无、却时刻提醒他对方富足生活的甜香……
“罢了……罢了……”高艾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被抽空了所有力气。他叫来自己的几个心腹校尉,将信给他们看了。几人沉默片刻,最终都默默点头。他们也不想再为注定灭亡的曹魏,葬身在这异乡的孤城了。
次日深夜,沮阳北门悄然打开了一条缝隙。高艾率领其麾下两千心腹(并非全部客军,但他已能控制北门),放下武器,悄然出城,走向了汉军大营。
姜维亲自在营门外迎接。他没有食言,当即安排高艾及其部下饱餐一顿,尤其是提供了大量的快乐酥。看着这些曾经顽抗的敌人,此刻狼吞虎咽地吃着香甜的酥饼,脸上露出满足甚至有些虚幻的表情,姜维心中感慨,这“快乐酥”之功,当真匪夷所思。
高艾的投降,如同在沮阳这座坚固的堤坝上,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次日清晨,当阎志发现北门失守,高艾叛降的消息传开时,整个沮阳城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军心彻底崩溃,许多本地士兵也失去了抵抗意志,认为城池已不可守。
阎志还想组织力量夺回北门,但为时已晚。姜维指挥大军,从北门蜂拥而入。城内守军或降或逃,几乎未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阎志见大势已去,悲愤之下,欲拔剑自刎,却被其亲兵死死拦住,最终在乱军中被俘。
历时近一月的沮阳之围,以这样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落幕。汉军再次以极小的代价,拿下了一座堪称坚城的战略要地。
姜维入城,依旧严明军纪,安抚百姓,重用部分投降的本地官吏,并将阎志暂时收押。他站在沮阳高大的城墙上,望着东方。通往幽州心脏——蓟城的大门,已经彻底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