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 > 第52章 北伐!北伐!陛下,咱先磕点瓜子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章 北伐!北伐!陛下,咱先磕点瓜子不?

建兴九年,冬末。

北伐的诏书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整个季汉境内激起了滔天巨浪。不过,这浪花不是惊恐,而是沸腾的热血和……一种憋了十年终于能撒欢儿的兴奋感。

成都皇宫,御书房。

刘禅优哉游哉地靠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份《大汉公报》北伐特刊,看得津津有味。

“啧啧,蒋琬这文笔可以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看得朕都有点小感动了。就是这排版还能再优化一下,标题不够大,不够炸裂。”他一边点评,一边顺手从旁边小几上的琉璃碟里抓了把瓜子。

“咔嚓,咔嚓……”

清脆的嗑瓜子声在肃穆的御书房里显得格外突兀。

侍立在一旁的黄皓嘴角抽搐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陛下,丞相与诸位将军正在前殿商议北伐具体方略,您……不过去听听?”

“听啥?”刘禅眼皮都没抬,熟练地吐出瓜子壳,“打仗的事儿,相父和孔亮是专业的,姜维、魏延他们也是嗷嗷叫的猛人。朕一个业余的,过去指手画脚,那不是给他们添乱吗?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朕负责稳住大后方,给他们磕……啊不是,给他们提供精神支持就行。”

黄皓:“……” 您刚才明明就是想说要磕瓜子吧!

就在这时,诸葛亮和诸葛光联袂求见。

两人都是一身风尘,显然刚从军营或衙门赶过来,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里的光芒亮得吓人。

“陛下,北伐前期筹备已基本就绪。”诸葛亮躬身行礼,语速快而清晰,“汉中、陇右两大屯粮区存粮充足,可支撑大军一年之用;军械司禀报,连弩、箭矢、甲胄均已按最大配额配发至各军;民夫征调亦已完成第一批……”

他滔滔不绝地汇报着,数据精准,条理分明,听得刘禅……又开始磕瓜子了。

“咔嚓…嗯,好…咔嚓…相父办事,朕放心…咔嚓…”

诸葛亮汇报完毕,看着淡定磕瓜子的皇帝,一时也有些语塞。虽然知道陛下就是这么个“放权躺平”的风格,但每次面对这种“你在说国家大事,他在搞休闲零食”的场面,还是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

旁边的诸葛光倒是适应良好,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他上前一步,语气轻松了些:“陛下,魏延将军又提交了子午谷奇袭的方案,表示只需五千精兵,定能直取长安。”

“咔嚓。”刘禅吐出最后一片瓜子壳,拍了拍手,“驳回。告诉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咱们现在家底厚了,不玩那种心跳。让他老老实实跟着大部队走陇右,发挥他正面硬刚的特长。”

诸葛光笑着拱手:“臣也是此意。已回复魏将军,他的任务是作为中军利刃,届时自有硬仗要他打。”

“这就对了嘛。”刘禅满意地点点头,又从碟子里抓了把瓜子,顺手还给诸葛亮和诸葛光一人分了一小撮,“来,相父,孔亮,也别太紧张,磕点瓜子放松一下。仗要打,日子也要过嘛。”

诸葛亮看着手心里那几颗油光锃亮的瓜子,表情一时有些复杂。他这辈子,在先帝面前是股肱之臣,在敌人面前是神机妙算的卧龙,还是第一次在商议灭国级大战时,被皇帝塞了一把瓜子……

诸葛光倒是很自然地磕了起来,还点评道:“今年陇右新产的瓜子,颗粒饱满,味道香醇,确实不错。陛下好品味。”

刘禅得意地一扬下巴:“那是,朕特意让农官选的良种。等咱们打下了关中,那里的土地更肥沃,种出来的瓜子肯定更大更香!”

诸葛亮:“……” 所以陛下您北伐的动力之一是为了更好吃的瓜子吗?!

虽然场面有点跑偏,但核心决策一点没耽误。最终,北伐的最终战略被确定下来:

主攻方向:以陇右为跳板,兵出祁山,稳扎稳打,已彻底消化占领的南安、天水、安定、陇西四郡,将其打造成坚固的前进基地,然后东进威胁关中,切断凉州与中原的联系。

兵力部署:诸葛亮坐镇汉中,总督粮草后勤与全局策应;诸葛光为前敌总指挥,姜维为副,统帅陇右主力军团;魏延、吴懿等为各部大将;赵云老将军虽年迈,但仍能一用,以其威望稳定军心。

战略目标:第一阶段,巩固陇右,伺机夺取战略要地街亭(这次必须牢牢握在手里!),并尝试向凉州方向渗透,联络羌胡,扩大战线。

方针既定,整个国家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成都城外,运送粮草军械的车队排成了长龙,一眼望不到头。道路两旁的百姓非但没有躲避,反而自发地送来热水、干粮,大声为“王师”鼓气。

“丞相!诸葛将军!一定要打赢啊!”

“把曹魏那群家伙赶回老家去!”

“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人群中,甚至有说书人当场摆开架势,唾沫横飞地讲起了“诸葛孔明七擒孟获”、“诸葛孔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引得阵阵喝彩。气氛热烈得跟过年……不对,比过年还热闹。

陇右前线,军营里的气氛更是肃杀中带着亢奋。

士兵们擦拭着雪亮的刀枪,检查着保养完好的连弩,眼神里充满了对功勋和荣誉的渴望。得益于多年屯田和系统青壮、粮食的补充,这里的士兵大多面色红润,体格健壮,与八年前面有菜色的蜀军不可同日而语。

姜维骑着马,巡视着各营,看着眼前这支兵强马壮、士气如虹的大军,胸中豪情万丈。他本是魏臣,如今却将成为覆灭曹魏的先锋,命运之奇,莫过于此。

“伯约,看来将士们都已迫不及待了。”诸葛光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微笑着说道。

姜维重重抱拳:“将军!万事俱备,只待丞相一声令下!”

诸葛光望向东方,那里是长安,是洛阳,是中原故土。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

“快了。这一次,我们不会再回去了。”

而在遥远的洛阳,魏国皇宫。

皇帝曹睿也收到了季汉即将大举北伐的紧急军情。他召集司马懿等重臣商议。

司马懿面色凝重:“陛下,蜀虏今非昔比。其据有陇右,居高临下,兼之诸葛亮、诸葛光皆当世奇才,姜维、魏延亦乃虎狼之将,其兵精粮足,不可小觑。臣请增兵雍凉,严加防备。”

曹睿看着地图上季汉那不断扩张的势力范围,眉头紧锁。他想起这些年关于季汉的种种传闻,什么亩产翻倍的“仙种”,什么能连发十矢的可怕弩箭,什么刀枪不入的“偏箱车”……还有那个据说整天在宫里“躺平”却能让国力蒸蒸日上的蜀汉后主刘禅。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依卿所言。司马懿,朕命你为大都督,总督雍凉诸军事,务必给朕挡住蜀军!绝不能让诸葛亮再前进一步!”

“臣,领旨!”

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中原大地之上。

季汉建兴十年,春。

诸葛亮在汉中誓师,发表了那篇流传千古的《第二次出师表》,文辞恳切,意志决绝。

同日,诸葛光在陇右中军大帐,拔剑指向东方。

“大汉的将士们!”

“八年生聚,八年教训!”

“今日,王师已利,汉室当兴!”

“目标,长安!进军!”

“北伐!北伐!北伐!”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动了陇右的山川,也正式宣告了——

**季汉的钢铁洪流,滚滚向东,无可阻挡!**

刘禅在成都皇宫里,听着系统提示音:“叮~建兴十年年初奖励已发放:【三流人才五十人】、【普通汉族男性青壮三万人】、【粮食一百万石】。因实际控制益州及陇右四郡(视为一州单位),奖励翻倍发放。”

他美滋滋地看了看系统仓库里又多出来的资源和人才名单,对黄皓吩咐道:“去,把新来的那批人才,按照专业分类,都给朕塞到丞相府和诸葛将军府去!告诉他们,随便用,别客气!咱别的不多,就是人才多!”

说完,他又抓了把瓜子,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看着上面代表汉军的一个个箭头,悠悠地叹了口气:

“唉,也不知道前线的瓜子够不够吃啊……”

黄皓一个趔趄,差点没站稳。

我的陛下诶!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惦记着瓜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