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血色白银 > 第86章 群商汇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月之期转瞬即至,月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码头旁新搭建的“海政议事堂”内,来自泉州、广州、漳州、宁波等地的十数位海商巨擘济济一堂。他们衣着或绫罗绸缎,或素净布衣,神色或精明外露,或深沉内敛,彼此间寒暄拱手,眼神却在暗中不断交换、打量。

沈沧澜端坐主位,左侧是代表朝廷的英国公张惟贤,右侧是威名赫赫的老将戚继光,郑经与海鬼张则分坐两侧下首。这番阵容,既显重视,亦含威慑。

“诸位掌柜,远道而来,辛苦了。”沈沧澜开门见山,声音清朗,压下了堂内细微的嘈杂,“今日请诸位至此,只为一事:共商开海大计,同立海事新规。”

泉州来的李光头,圆脸富态,未语先笑,率先接口:“沈总督言重了。朝廷决心开海,是我等盼了多少年的大好事!只要能让我等安心行船,合法贸易,李某第一个鼎力支持!”他话音落下,立时有几声附和。

但坐在他对面,来自广州的陈祖义,面容瘦削,眼神锐利,轻轻哼了一声:“李掌柜话说得漂亮。可这‘安心行船’,谈何容易?以往大家各凭本事,虽有风险,却也自在。如今朝廷立规矩,这税怎么收?船引怎么发?遇到西夷大船、海盗劫掠,官府真能护得我等周全?别到时候,规矩立了一大堆,税银交了不少,事到临头,却要我等自己拼命。”

他这话说出了不少人的疑虑,堂内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在沈沧澜身上。

郑经眉头一皱,想要开口,却被戚继光以眼神制止。

沈沧澜不慌不忙,目光扫过陈祖义,又看向众人:“陈掌柜所虑,合情合理。空口无凭,沈某便以事实说话。”他朝外一挥手,“带上来!”

几名军士押着三个被捆缚的倭寇头目,以及两名垂头丧气的葡萄牙水手走进议事堂。同时,几名工匠抬着几件从“圣菲利克斯号”上拆卸下来的奇特船构件和一门小型佛郎机炮模型,放在堂中。

“诸位请看,”沈沧澜指着那些人证物证,“此乃前日犯境之倭寇与西夷。其幕后主使,濠镜葡萄牙商会之卡拉斯科,已被我水师擒获,其座舰‘圣菲利克斯号’亦被我俘获!犯我海疆者,便是此等下场!”

堂内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擒获西夷指挥官和战舰,这战绩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至于护航之事,”沈沧澜继续道,“水师新建,确不能时刻护卫每一条商船。故本督提议,由官府与水师牵头,诸位依船队规模出资,组建‘联合护航船队’,巡弋主要商路。所得收益,按出资比例分红。同时,海鬼张前辈已构建沿海讯息网络,何处有险,讯息旦夕可至,足以预警。”

海鬼张适时地用拐杖顿了顿地,沙哑着嗓子道:“老子别的不敢说,这海上的风吹草动,瞒不过我的耳目!谁家的船在哪儿出了事,保证比你们自家收到信儿还快!”

李光头眼睛一亮:“联合护航?此法甚好!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力量分散。若能联合起来,又有水师为依托,寻常海盗谁敢招惹?就算遇到西夷大船,也有一拼之力!”

陈祖义脸色稍缓,但仍有疑问:“税则又如何?若如以往市舶司般层层盘剥,利润十不存一,这海不通也罢。”

张惟贤此时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陈掌柜放心。陛下有旨,开海旨在通商惠工,充盈国库,而非与民争利。新定税则,将参考前朝旧例,大幅削减,并张榜公布,一目了然。凡有官吏敢额外索贿,诸位可直接向总督府,乃至向本公举报,严惩不贷!”

戚继光也沉声道:“水师亦会监督各口岸,确保税吏依法行事,不得刁难商旅。”

得到朝廷重臣和沙场老将的保证,商贾们的神色明显松动了许多。

沈沧澜见火候已到,命人将拟好的《海事新章》草案分发下去。“此乃初步章程,诸位可细看。涉及通商口岸、货物税则、船引申领、护航细则、纠纷处置等各项。今日之会,便是要与诸位共同商议,查漏补缺,务求公允可行。”

商贾们立刻围拢过来,仔细翻阅,不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月港、泉州、广州、宁波……嗯,这几个口岸选得妥当。”

“丝绸、瓷器、茶叶……税率为值十抽一?这……这比以往私下打点的还少些?”

“船引需登记船主、吨位、航线、货物……虽有些麻烦,却也清晰。”

“联合护航,按次缴费或按年认购……此法可省去自家养船养兵的大笔开销……”

看着众人专注的神情,郑经凑到沈沧澜身边,低声道:“大哥,有门儿!我看这帮老狐狸,心动了。”

沈沧澜微微颔首,低语:“利益动人心。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看到,守规矩比不守规矩,更能赚到安稳钱。”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入内,在沈沧澜耳边低语几句。沈沧澜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对众人拱手道:“诸位掌柜先行商议,沈某有些俗务,去去便回。”

他起身与张惟贤、戚继光交换了一个眼神,三人一同走出议事堂。

来到后堂,沈沧澜才沉声道:“刚接到急报,赵文华在朝中联合几位御史,上书弹劾我‘擅启边衅’、‘靡费国帑’、‘结交海寇’,说我扣押葡人船只,恐引发两国交战,要求皇上将我革职查办,暂停开海事宜。”

张惟贤冷哼一声:“果然跳出来了!动作倒快!”

戚继光花白的眉毛紧锁:“赵文华此举,定是受了东南某些不愿见开海成功的势力游说。此刻弹劾,是想搅黄这次海商大会,动摇人心。”

沈沧澜眼中寒光闪烁:“他想釜底抽薪,我偏要火上浇油!公爷,朝中之事,还需您多周旋。”

张惟贤点头:“放心,皇上既已决意开海,便非区区弹劾所能动摇。本公即刻修书入京,陈明利害。只是……此地之事,需速战速决,尽快将章程定下,造成既定事实,让朝中反对者无话可说!”

“正该如此!”沈沧澜转身,目光坚定,“我们回去,今日之内,必须让这《海事新章》落地生根!”

当沈沧澜三人重回议事堂时,商贾们的讨论已趋于热烈,甚至有些争执。沈沧澜直接走到堂中,朗声道:“诸位,章程细节,可后续慢慢完善。然开海之举,关乎国运,亦关乎诸位身家性命,刻不容缓!本督在此问一句,这《海事新章》之框架,诸位是愿共襄盛举,还是就此作罢?”

李光头率先站起:“沈总督,戚将军,张公爷皆在此作保,李某信得过!泉州李家,愿遵新章!”

有他带头,其他观望的商贾也纷纷表态:

“广州陈家,也愿一试!”

“漳州船队,没意见!”

“宁波商帮,附议!”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尚未表态的陈祖义身上。

陈祖义缓缓站起身,看着沈沧澜,一字一句道:“沈总督,陈某在海上漂泊半生,见过的人不少。今日见总督行事,擒西夷,护海疆,与吾等共商章程,而非强行摊派……陈某信你一次!广州陈祖义,愿奉新章!”

“好!”沈沧澜声如洪钟,“既然如此,我等便以此草案为基,即刻签署盟约!自今日起,大明海商,当以月港为基,以新章为绳,扬帆四海,互通有无!”

议事堂内,气氛达到高潮。盟约签署,印信落下,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海上秩序正式诞生。而几乎同时,远在京城的朝堂之上,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