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保姆作家刘青青 > 第13章 孩子出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节:蒙在鼓里

第二天,我照常去张老师家工作。

门一开,张老师满脸堆着笑,热情地招呼道:“刘姐,来啦!”

孩子小磊像只欢快的小鸟,从爸爸身后钻出来,一把抱住我的腿,仰着小脸,亲昵地晃着我的手:“阿姨!我今天画了一只大恐龙!”

看着他们父子俩毫无阴霾的模样,我喉咙里像堵了一团棉花,刚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化作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

可每当张老师那看似轻松的笑容映入眼帘,白莲和李彭在家里那刺眼的一幕,就像默片电影般在我脑海里反复放映。

这个张老师真也是实在的可爱,真是读书读傻了,老婆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哎……

工作间隙,我坐在小凳上望着窗外发呆,手机在围裙兜里突然震动,吓了我一跳。

是小燕老师的消息,字句像小针一样扎眼:“你提醒张老师了吗?”

我盯着屏幕,拇指悬在冰冷的屏幕上,指尖微微发凉,犹豫了许久,才慢吞吞地敲下一行字:“还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发送完,我把手机丢回口袋,心里那股狐疑像水渍一样漫开:这小燕老师,真有意思,我不过是张家雇来干活的保姆,又不是张老师的妈妈,白莲的婆婆,他们那档子乌糟事,凭什么非得我来捅破?

她这么上赶着,到底想干什么?

我甩甩头,起身走向厨房。

冰箱上贴着张老师工工整整的便签:今晚吃饼,豆芽,红烧肉卷饼。

我深吸一口气,系紧围裙,决定先让双手忙起来。

我先从面袋里舀出面粉,倒进宽口的不锈钢盆里。

烧开的水,滚烫的开水冲进面粉,我用筷子快速搅动,烫熟的面粉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接着又兑了点凉水,先用筷子把面絮搅在一起,等不烫了,把面揉的光溜溜的。

盖上湿布,让它在一旁静静醒发。

醒面的工夫,我转身处理猪肉。

从冰箱拿出五花肉,放在砧板上,切成敦实的小方块。

我把肉块哗啦一声滑进凉水盆,血水慢慢析出。

打开煤气灶,坐上锅烧水,水滚后放入葱段、姜片、料酒,再把肉块倒进去,焯掉浮沫,捞出用温水洗净。

锅子刷开净,重新坐火,倒入瓜子油,抓一小把冰糖放进去,用小火慢慢熬,看着糖液从开始冒出小泡泡的时候就赶紧关火,关火慢了就炒焦了,发苦了。

再把沥干的肉块倒进去,翻炒上色。

滋啦一声,热气混着糖香和肉香猛地腾起。

接着加入葱姜、八角、盐,倒入没过肉的开水,盖上锅盖,先把火烧开十分钟,再让它在小火上咕嘟40分钟就可以了。

炖肉的四十多分钟里,在这期间我拌了一盘菠菜绿豆芽,又做了一个西红柿土豆片汤。

面也醒好了。

我在案板上撒了薄面,将光滑的面团揉搓成长条,分成剂子,擀成圆饼。平底锅烧热,饼胚放进去,不一会儿就鼓起焦黄的小斑点,香气四溢。

等饼烙好了,红烧肉也炖得恰到好处,汤汁浓稠,肉块红润,酥烂诱人。

这时,门外传来钥匙声,张老师领着小磊回来了。

小磊甩掉鞋子,开心的冲进厨房,小鼻子使劲嗅着,欢呼道:“阿姨!我在楼道里就闻到肉香味了!馋死我了,我要吃两大张饼卷肉!”

我看着他和白莲一样漂亮的眼睛,心里又担忧了起来……

我笑着用围裙擦擦手:“好,好,管够!想吃多少吃多少!”

我们刚坐下准备吃饭,张老师的手机就响了。

他瞥了一眼屏幕,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一下,是孩子姥姥打来的。

他一边接通电话“喂,妈……”,一边下意识地站起身,快步走进了卧室,还轻轻带上了门。

我和小磊先吃了。

安顿小磊去午睡后,收拾碗筷,张老师,一直没有出来吃饭。

下午送孩子上学时,我发现张老师没像往常一样上班。

他独自陷在客厅沙发里,面前的烟灰缸已经堆了好几个烟头,整个房间烟雾缭绕。

他一口接一口地吸着烟,张老师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忽然,他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我。

张老师的声音有些沙哑:“刘姐,你先别忙了,过来坐,我跟你说点事。”

我心里咯噔一下,握着抹布的手紧了紧。

是嫌我活儿干得不好?

还是……不用我了?

我忐忑地在他对面的沙发边缘坐下,身子微微前倾。

张老师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搓了把脸,才开口:“白莲给我发Email了。”

他顿了顿,像在斟酌词句,“她说……给孩子在国外找了好学校,想办永久居住证,先挂在她一个朋友名下。她过去陪读,说过一两年再想办法让我过去。”

他抬起眼,目光里带着一种罕见的迷茫和脆弱:“她说给孩子办手续花她自己的钱,但我要想出去,需要很多钱周转。她让我先把房子卖了,把钱打过去,她再慢慢‘操作’。刘姐……”

他声音低了下去,“我这心里乱得很,没个主意。你在我家这些日子,也算见过些事,比我年长,经的事多,你给我分析分析,我该怎么办?”

我一听,心里倒抽一口凉气,妈呀,这真是天大的事!

我哪能给你拿这个主意?

我几乎要冲口而出告诉他真相,但话到嘴边,看着他那副颓唐又带着一丝期盼的样子,又死死咽了回去。

这种事,掺和进去就是一身膻。

万一……万一白莲还爱着张先生和孩子,他和李彭是逢场作戏,为了钱和出国才那样呢?

万一白莲回头了呢?

我这不是造孽吗?

我哪能看出人家后面的状况呢?

我勉强扯出一个尴尬的笑,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围裙边:“张老师,白莲接孩子出去,当妈的肯定是为孩子好,这点毋庸置疑。

现在关键是,你舍得下孩子吗?

至于卖房子、你出国这事儿……你可真要掂量清楚。

你出去了能做什么工作?

房子卖了,钱都给了白莲,你们虽是夫妻,但这信任……到底牢靠不牢靠?

这些,都得你自己想明白,我……我真不敢乱说。”

张老师默然半晌,缓缓站起身,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水,水流声在寂静的客厅里格外清晰。

他背对着我问:“刘姐,你喝吗?”

“不了,谢谢。”我赶紧站起来,拿起一旁的扫帚,假装要扫地。

张老师端着水杯,没有立刻喝,望着窗外喃喃道:“你说得对……我是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他的背影,在午后的光线里,显得格外孤单。

我拿起扫把,一下一下地扫着早已干净的地面,心里却不是个滋味。

第二节:孩子出国

又过了三个月,张老师还是把孩子送出了国。

但他没有卖房子,也没有跟着出去。

他对我说:“等一两年吧,我现在先可以给孩子寄一点生活费,再看看,等白莲和孩子那边稳定了再说。”

那天,他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刘姐,孩子走了,我想多给孩子寄一些生活费,现在家里就我一个大男人了,怎么都能凑合一口。从明天起,你就不用再过来了。这个月还没干满,我给你按整月算工资。”

说着,他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

“不好意思了,刘姐!如果有同事要找家政,我也可以给你介绍一下…哈…!”张老师一脸客气。

我接过带着他体温的信封,看着张老师站在空旷的客厅中央,胡子拉碴,眼窝深陷,那股颓丧的气息,不言而喻。

临走时,我站在门口,回头深深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张老师,这人呐,说到底都是彼此的过客。你……多保重吧。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再喊我。”

张老师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抬手挥了挥。

我转身下楼,心里像塞了一团湿棉花。

第三节:重回中介

看看时间还早,我骑上电动车,鬼使神差地又拐向了中介公司。

一推开门,就看见张姐熟悉的身影,坐在那条磨得发亮的长椅上看手机。

她抬头看见我,咧嘴笑了:“哟,天天见呐,老妹儿,你也来了?”

我挤出一丝笑,把电动车钥匙塞进兜里:“唉,失业了呗,来找大美丽碰碰运气,看有没有合适的活儿。”

张姐朝里屋努努嘴,压低声音:“喏,大美丽正忙着雇主打电话呢!咱等会儿。”

我挨着张姐坐下,听她絮絮叨叨说着各家雇主的奇葩事。

忽然,我想起了刘芳,那个曾经一起等活儿的姐妹。

我碰碰张姐的胳膊:“张姐,有阵子没见刘芳了,她咋样了?”

张姐一听,脸色黯了下来,重重叹了口气:“唉,别提了!从那回之后,刘芳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再没露过面。李大姐说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一个都没接通过。”

我心里一沉:“一直没消息?李大姐没再说点啥?”

张姐撇撇嘴,带着点无奈的调侃:“李大姐能说啥?就说……‘这丫头,不会是让那老家伙给折腾趴下了吧?’哈哈哈……”她干笑了两声,自己也觉得没趣,收住了笑声。

“没发现张姐,你还是个老蝗虫啊!”我推了张姐一把。

张姐忽然看向我,“小刘,我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担忧,这刘芳近期到底怎么样了?”

“走,”我拉起张姐,“咱别在这儿瞎猜了,去老头家看看!”

“行呢,现在大美丽和雇主聊天,也顾不上和咱姐妹儿说话,咱俩去撩上一遭,一会儿回来再说。”

说走就走,我拉着张杰走出了中介公司。

我骑电动车驮着张姐,一路赶到那个老头住的小区。

“刘芳说她在2号楼3单元1楼东户,走。”顺着张姐的指引,我们俩来到了楼下。

敲了半天门,里面死寂一片。

张姐还扒着1楼的铁丝网,站在玻璃窗前往里看,然而,里面的窗帘都是拉着的,“这个死老头,住1楼还拉个窗帘,什么也看不到。”张姐嘴里嘟囔着跳了下来。

正好有个邻居大妈拎着菜篮子经过,疑惑地打量着我们:“你们是买房的?”

“大姐,我们是找人的。”我赶紧回复那个大妈。

“找这家人?老头前两个月就去世啦!你们不看人家窗户上还贴着“此房出售”吗?”

哦,我一抬眼才看到那边的窗户上贴着一张“此房出售”。

“大姐,我们也不认识这家人,我们是找他家那个保姆,40多岁,挺漂亮的那个女人!”张姐形容着李芳的身高样貌。

大妈皱起眉回想,“他家那个保姆…… 嗯…… 以前还和我一起出去买过菜,好像自从老头送去医院后,就再没见过了。”

我和张姐愣在原地,心里都凉了半截。

我俩悻悻地回到中介,大美丽刚好打完电话。

我赶紧上前:“大美丽,我又失业了,有合适的帮我留意着点啊?”

大美丽爽快地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我骑上车回家,刚停稳,手机就响了,一看,正是大美丽打来的。

我心里一喜,哎呀,这是来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