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 第39章 功高震主,不如稳坐钓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章 功高震主,不如稳坐钓台

夜色深沉,东郡郡守府的书房内,却亮如白昼。

数十支牛油大烛在青铜灯架上静静燃烧,将每一寸角落都照得纤毫毕现,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压抑。

东郡郡守李由,这位丞相之子,此刻再无半分平日里的沉稳与威严。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焦躁地来回踱步,华贵的官服下摆在光洁的地面上拖曳出沙沙的声响,每一次转身,都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

那块从天而降的石头,像一柄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将他连同整个李氏在东郡的基业,都斩得粉碎。

他将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那个立下军令状的年轻人身上。

可三天之期,如今才过去不到一日……

就在李由心乱如麻之际,书房厚重的木门被亲信从外面轻轻叩响。

“大人,江都尉求见。”

李由的身形猛地一顿,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快!让他进来!”

门开了。

江昊一袭玄色常服,缓步踏入。

他身后,跟着两名亲卫,押解着一个被铁链五花大绑、堵住了嘴的魁梧男人。而在他们之后,又有数名士卒鱼贯而入,将一口沉重的木箱,以及一柄染血的龙纹玉柄刻刀,恭敬地呈放在了书房的中央。

江昊的步伐沉稳如山,神情平静如水,仿佛不是来破解一桩足以颠覆帝国的谋逆大案,而只是来汇报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公务。

然而,当李由的目光落在那个被捆绑的男人身上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身为东郡之主,他自然认得,此人正是农家侠魁,田光!那个在江湖上声名赫赫,连罗网都感到头疼的顶尖宗师!

再看那口木箱里堆积如山的、与魏国旧贵族来往的密信,以及那柄作为最直接物证的刻刀……

李由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起来。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江昊面前,双手死死抓住江昊的肩膀,因为极度的激动,指节都有些发白:“江昊!你……你当真做到了?!”

“幸不辱命。”江昊微微颔首,语气淡然。

“好!好!好啊!”李由连道三声好,胸中积郁的所有恐惧、绝望与压抑,在这一刻尽数化为火山喷发般的狂喜。他仰天大笑,笑声中甚至带上了一丝如释重负的哽咽。

“天不亡我李由!天不亡我啊!”他用力拍着江昊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感激与赞赏,“江都尉,你乃本官的子房!不!你是本官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此等不世之功,本官定当以八百里加急,亲自为你上奏咸阳,奏请陛下,为你加官进爵!”

他已经能想象到,当这份足以震动朝野的功劳摆在始皇帝案头时,自己将会获得何等的赞誉,而江昊,这个被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人,也必将一飞冲天,成为帝国最耀眼的新星!

书房内的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然而,面对这泼天的富贵,江昊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状若癫狂的李由,直到对方的笑声渐渐平息,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李由的心上。

“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如此上报。”

李由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他愕然地看着江昊,满脸都是不解:“为何?如此大功,若不彰显,岂非锦衣夜行?”

江昊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示意亲卫将田光先行押下,然后亲自关上了书房的门。

整个房间,只剩下他们二人。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

江昊为李由斟满一杯早已备好的凉茶,推到他面前,这才不疾不徐地说道:“大人,请恕卑职斗胆。此案,卑职的确是破了。但这个‘功劳’,太大,太烫手了。”

李由皱起了眉头,端起茶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大人请想,”江昊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卑职是何身份?一介外来都尉,初到东郡不过数日。而此案牵涉何人?农家侠魁田光,战国六堂之主,背后是十万农家弟子;魏国旧贵族张氏,盘踞东郡数代,根深蒂固。更不用说,此事还与‘荧惑守心’的天象,与那句‘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谶语,直接关联。”

“一个外来的年轻人,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之时,雷霆出手,一日之内,便将如此盘根错节的惊天大案连根拔起。这份功劳,传到咸阳,朝堂诸公会如何看?陛下,又会如何想?”

江昊的声音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敲在李由的心坎上。

李由脸上的喜色,已经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深的凝重。他不是蠢人,他瞬间就明白了江昊话中的深意。

官场之上,最忌讳的不是无能,而是功高震主!

江昊继续道:“朝中诸公,只会觉得卑职锋芒太露,不知收敛,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从而心生嫉妒与排挤。而陛下……陛下固然会赏识卑职的才能,但更多的,恐怕是猜忌。”

“他会想,一个小小的东郡都尉,为何有如此通天的手段?他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别人?是蒙恬将军的授意?还是另有图谋?一个臣子的能力,一旦超出了君王所能理解和掌控的范畴,那便不再是功臣,而是潜在的威胁。”

“当啷——”

李由手中的茶杯,再也握不住,失手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一滴冷汗,从他的额角,缓缓滑落。

他惊骇地发现,自己方才只看到了功劳带来的荣耀,却完全忽略了这荣耀背后,那足以致命的万丈深渊!

是啊,江昊说得对。

这件事,办得太漂亮了,漂亮得不像是真的,漂亮得足以让咸阳那位多疑的帝王,夜不能寐!

若是真的这么报上去,江昊固然会成为众矢之的,而他这个举荐者、主官,同样脱不了干系!一个“识人不明”、“驭下不力”的帽子扣下来,他所有的功劳都会变成罪过!

想通了这一层,李由看向江昊的眼神,彻底变了。

惊惧、后怕、庆幸……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无与伦比的钦佩!

这个年轻人,不仅拥有经天纬地、翻手为云的破案之才,更拥有这份洞悉人心、不贪寸功的恐怖城府!

他看的,早已不是眼前的功名利禄,而是整个大秦帝国的政治棋局!

“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李由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教意味,他彻底放下了身为郡守的架子。

江昊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尽在掌握的弧度。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大人,此事不难。”江昊从容道,“功劳,自然是要报的。但上报的奏章,需要换一种写法。”

“此案,从头到尾,都应是大人您运筹帷幄,洞若观火。是您,在接到谶语密报后,临危不乱,表面上将此案交由卑职调查以麻痹敌人,实则暗中调动所有力量,亲自锁定了幕后黑手。”

“是您,判断出农家与魏国余孽的勾结,定下了‘擒贼先擒王’的雷霆之策。”

“而卑职,不过是大人您手中一把还算锋利的刀,忠实地执行了您的所有命令,侥幸抓获了贼首田光而已。”

“如此上报,”江昊的目光灼灼,直视着李由,“功劳,便全是大人您的。陛下看到的,是一位临危不乱、智计超群、能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封疆大吏。他只会对您大加褒奖,认为东郡在您的治理下稳如泰山,固若金汤。至于卑职,不过是您麾下一个‘办事得力’的下属,陛下略施恩赏,便已是天恩浩荡。如此,既全了大人您的功名,又免去了你我二人的猜忌之祸,岂非两全其美?”

书房内,一片死寂。

李由呆呆地看着面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大脑一片空白。

他从未想过,功劳还可以这样“让”。

更从未想过,有人能将这“让功”的艺术,玩到如此出神入化、滴水不漏的境地!

这哪里是让功?

这分明是将一份足以将两人都烧成灰烬的滔天大功,通过一番巧妙的包装,变成了一块香甜可口、没有任何后患的巨大蛋糕,然后亲手奉到了自己的面前!

良久,李由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走到江昊面前,没有说话,而是亲自弯下腰,捡起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重新取过一个干净的茶杯,为江昊,也为自己,倒上了一杯温热的茶水。

他亲手将茶杯递到江昊手中,这个动作,已经代表了一切。

“江昊,”李由的声音无比郑重,他第一次直呼其名,而非官职,“你,很好!真的很好!”

他拍了拍江昊的肩膀,眼神中再无半分上级对下属的审视,只剩下最纯粹的欣赏与认同。

“这份情,我李由记下了。从今往后,你我便不是上下级,而是兄弟!”

江昊淡然一笑,举杯与他轻轻一碰。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才算真正地在这东郡,在这大秦的官场上,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坚不可摧的基石。

“对了,”李由压低了声音,凑到江昊耳边,说出了一句足以让任何人都心神剧震的秘闻,“奏章你即刻去写,我马上派人送往咸阳。你这次的表现,我会通过密信,一五一十地告知家父和蒙恬将军。”

“还有一件事,你需早做准备。此事牵扯到‘天机’,陛下震怒之余,已经下令。不日之内,阴阳家会有一位真正的大人物,亲至东郡,彻查此事背后的天命轨迹。”

李由的眼中闪烁着精光:“那位的身份,尊贵到连我都必须俯首帖耳。但她,同样也是你的一个机会,一个真正一步登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