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沉感知到的那一缕来自地底深处、微弱却顽强的人类能量印记,如同在无边的黑暗冰原上发现了一点摇曳的篝火,瞬间点燃了指挥中心内沉寂已久的希望之火。

“能确定具体位置和来源吗?”司令员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陆沉闭目凝神,将“可视化”能力如同细密的蛛网般,向着那感应的方向缓缓延伸。这比感知近在咫尺的硅基网络更加困难,厚重的岩层和大地本身构成了天然的屏障,更别提还有“行星熔炉”全球信息场无处不在的干扰。

“很模糊……方位在西南,深度……极大。”陆沉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能量特征……稳定,带有明显的聚变反应堆谐波,以及……一种经过强化的生物场共鸣。不是零散的幸存者,是一个完整的、具备高级能源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大型地下设施!”

聚变反应堆!强化的生物场!这几乎可以肯定,就是“火种”计划中代号“昆仑”的主掩体!或者其他一个规模相当、他们之前未知的人类幸存者基地!

“能建立联系吗?”赵毅追问。

“很难。”陆沉摇头,“我们的‘幽灵’静默区是单向的,主动发出强力信号会立刻暴露。而且,对方的防御机制肯定也极其严密,任何未经识别的信号都可能被当作敌人处理。”

这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发现了可能的盟友,却无法沟通。

“必须尝试联系!”司令员斩钉截铁,“‘昆仑’掩体拥有我们最完整的科技库和人才储备。如果他们还存在,并且也在抵抗,联合起来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我们需要他们的力量,他们也一定需要我们的‘幽灵’技术和关于敌人的情报!”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被迅速提上日程:组建一支精干的小型联络队,携带小型化“幽灵”隐匿单元和最高级别的身份识别码,通过已知的、极其隐秘的地下通道网络,尝试向“昆仑”掩体所在的方向渗透并建立联系。

这支队伍的人数必须尽可能少,以降低被发现的概率,但成员必须是最顶尖的精英,不仅要面对可能潜伏的地底寄生兽和“潜影猎手”,还要应对复杂未知的地下环境和可能存在的、来自“友军”的误伤风险。

“利剑”大队再次被委以重任。队长山魈在之前巢穴行动中表现出的沉着、果断和丰富的敌后经验,使他成为领队的不二人选。队员则从大队中挑选出最擅长潜行、侦察、通讯和生存的专家。

陆沉也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请求:“我需要一起去。”

“不行!太危险了!”赵毅第一个反对,“你的身体还没恢复,而且你是‘潜影猎手’的首要目标!离开‘幽灵’静默区的保护,你就像黑夜里的灯塔!”

“正因为我是目标,我才必须去。”陆沉的眼神异常坚定,“只有我能最清晰地感知到‘昆仑’掩体的能量印记,规避沿途最危险的能量探测和寄生兽聚集区。而且,如果‘昆仑’内部也存在被硅基网络渗透的风险,只有我的能力可能提前发现端倪。这次联络不容有失,我不能只在这里等待。”

他的理由无懈可击。这次任务的成败,可能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否集结起最后的力量。而陆沉的能力,确实是任务成功最大的保障。

司令员沉默了很久,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批准。但赵毅,你亲自带队,确保陆沉的绝对安全!联络队代号……‘信使’。”

“是!”赵毅挺直胸膛,没有任何犹豫。

准备工作在高度保密和紧张中进行。联络队包括山魈、赵毅、陆沉,以及另外四名“利剑”精英,共计七人。他们配备了最新型号的小型化“幽灵”隐匿单元(虽然持续时间有限),强化的单兵声波武器,足以支撑数周的地下生存物资,以及记录了东部战区所有关于硅基文明研究成果和“幽灵”技术的加密存储核心。

在出发前的最后时刻,陆沉再次将手放在主控台上,全力感知那片西南方向的地脉。

在他的“可视化”视野中,代表“昆仑”掩体的那点微光,依旧在顽强地闪烁着,仿佛一颗在厚重岩层包裹下,依旧坚持跳动的心脏。但在那微光周围,他隐约感觉到了一些极其稀薄、却与硅基网络同源的……能量雾霭?如同细微的尘埃,飘荡在通往“昆仑”的路径上。

是自然的能量干扰,还是……敌人布下的无形监测网?

他无法确定,但这无疑预示着前路的凶险。

“时间到了。”赵毅低沉的声音响起。

七人身着特制的、具有一定光学迷彩和温度调节功能的深色作战服,背负着沉重的装备,站在通往深层地下网络的隐秘入口前。厚重的合金闸门缓缓升起,露出后面漆黑、向下倾斜、仿佛通往地狱深处的隧道。

“保重!”司令员和陈涛等人站在闸门外,庄重地敬礼。

“为了人类。”赵毅回以军礼,随即第一个踏入了黑暗之中。陆深吸一口气,紧随其后,山魈等人断后。

闸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将最后一丝光线隔绝。

他们仿佛被吞入了大地的腹中,只有头盔上的微光照明灯,在无尽的黑暗隧道中,投下几缕微弱而摇曳的光斑。

耳边是压抑的呼吸声、装备摩擦声,以及地下水滴落的空洞回响。

地下之旅,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他们不仅要与可能存在的怪物和猎手周旋,更要与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孤独对抗。

陆沉集中精神,将感知如同触角般向前延伸,引导着队伍避开那些能量反应异常的区域,向着西南方向,那颗在黑暗中闪烁的、代表文明希望的微光,艰难前行。

地表之上,“行星熔炉”的倒计时依旧冷酷地跳动着。

而在地底深处,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信使”之旅,刚刚开始。他们携带的,不仅仅是信息和技术,更是人类在绝境中,不肯熄灭的最后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