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李世民和幻化成长孙皇后的玩偶身上。

李世民紧紧握着“长孙皇后”的手,那真实的触感、温热的体温,让他多年来第一次感到内心的空洞被填满。他贪婪地注视着她,仿佛要将这些年错过的时光都看回来。

“观音婢....”他的声音仍带着哽咽,“你可知道,这些年朕是如何过来的?每次批阅奏章到深夜,总习惯性地想与你商议;每次遇到烦心事,转头却只见空荡荡的座位....”

“长孙皇后”温柔地回望他,轻轻抬手为他整理略微凌乱的衣领,这个动作,这个角度,都与从前一模一样。

“臣妾知道。”她的声音轻柔如昔,

“陛下总是太过操劳。记得那年征讨突厥归来,陛下也是这般憔悴,臣妾熬了参汤,陛下却忙着召见将领,直到汤凉了都未喝上一口。”

李世民的瞳孔微缩。这件事,他记得。

那是贞观四年的冬天,他凯旋归来,确实因为军务繁忙而冷落了她准备的参汤。

可这个细节,连随身内侍都未必记得如此清楚。

“你....连这些都记得?”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那笑容温婉中带着一丝狡黠:“陛下的事,臣妾怎会忘记?”

她转向仍紧紧抱着她不放的小兕子,轻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

“兕子出生那日,陛下在产房外守了一整夜。稳婆出来报喜时,陛下第一个问的不是皇子还是公主,而是臣妾是否安好。”

小兕子仰起小脸,大眼睛里满是好奇:“真的吗?阿耶?”

李世民怔怔地点头,心中却翻涌起惊涛骇浪。

这些记忆,这些他以为只有他们夫妻二人才知道的细节,她竟然全都记得,全都说得出来!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李世民几乎是在与自己的记忆对话。

她说起他们大婚那日,他因为紧张差点被门槛绊倒;说起承乾出生时,他抱着婴儿手足无措的模样;说起玄武门之变前夜,她默默为他整理铠甲,一言不发却红了眼眶....

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每一段回忆都栩栩如生。

朝臣们听得唏嘘不已,长孙无忌更是泪流满面,喃喃道:“是娘娘,真的是娘娘回来了....”

可是,随着对话的深入,李世民心中的异样感却越来越强。

“观音婢,”他试探着问,“你可记得,去年朕的生辰,你是如何为朕庆祝的?”

“长孙皇后”的笑容凝滞了一瞬,虽然只有一刹那,却被李世民敏锐地捕捉到了。

“陛下,”她的声音依然温柔,“臣妾....不是一直都在陛下心里吗?”

李世民的心猛地一沉。

是了,问题就在这里。

她完美地复刻了从前的记忆,却对“她去世后”的这些年一无所知。

她记得兕子出生那日的点点滴滴,却不记得兕子今年已经六岁;

她记得承乾幼时的顽皮,却不记得他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太子;

她记得青雀儿时的聪慧,却不记得他如今已是个会玩弄权术的亲王。

更让李世民感到不安的是,她的回答太过完美了。

真正的长孙皇后,从来不会这样滴水不漏。

她会忘记一些小事,会记错一些日期,会在回忆时带着真实的情感波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仿佛在背诵一本精心编纂的回忆录。

“观音婢,”李世民的声音微微发颤,“你可还记得,你走的那天....对朕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长孙皇后”的眼中闪过一丝茫然,虽然很快又被温柔所取代,但那一瞬间的空洞,却像一把利刃刺穿了李世民的心脏。

“陛下,”她轻声说,“那些伤心事,何必再提?”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泪水无声滑落。

他终于明白了。

眼前的“她”,不是真的观音婢。

她是他记忆的投影,是他思念的结晶,是他内心最渴望的“完美妻子”。

她拥有观音婢所有的优点,温柔、智慧、体贴、善解人意,却唯独缺少了那个真实的人才会有的、细微的不完美。

真正的观音婢,会在生气时抿紧嘴角,会在疲惫时靠在他肩上小憩,会在担心时无意识地捻着衣角。

而眼前的“她”,永远保持着最得体,最完美的姿态,就像一个精心雕琢的玉像,美则美矣,却没有了生命的温度。

李世民失落的闭上了眼睛。静静的站在那里。

“父皇,”李承乾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幻梦’映照的是人心最深处的念想。它展现的,是您心中最完美的母后。”

李世民缓缓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个与挚爱一模一样的“人”,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酸楚。

是啊,这确实是他心中最完美的观音婢。

可他现在才明白,他爱的从来不是那个“完美”的她,而是那个真实的、有血有肉、会哭会笑、有着小缺点和小脾气的她。

“陛下,”“长孙皇后”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变化,柔声问道,“您怎么了?”

李世民望着她,许久,才轻声道:“观音婢,你可知道,你这般完美,反而让朕更加想念那个真实的你?”

“长孙皇后”愣住了。

这是她第一次露出如此明显的不解神情。

就在这时!

“伟大的天可汗!”

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温情。

吐蕃使臣大步走出班列,他的脸上没有了先前的震惊与敬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狂热的光芒。

“外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天可汗陛下应许。”

李世民回过眼神,情绪在看向了吐蕃使节身上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了平静。

“禄东赞,你有什么请求,尽管说来。”

禄东赞右手一敲击在胸口,“陛下,之前外臣,曾经跟陛下谈起的,我们吐蕃国,想向陛下赐婚,迎娶大唐的公主,来增进两国之间的感情。”

李世民虽然难过于玩偶终究不能复活长孙皇后,但是如今能见上一面说说话,解了相思之苦,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朕之前是说过与你们吐蕃和亲,朕还在考虑嫁给你哪位公主呢,你们别太着急了。”

禄东赞笑呵呵的说道:“陛下,您不必纠结,我们想娶晋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