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院士走过来,重重拍了拍书林的肩膀,掌心带着鼓励的温度:

“多机协同测试圆满成功,下一步就可以和战斗机展开联合推演了。”

热闹的庆祝声中,书林却悄悄拉着李昀师姐走到指挥台角落,眉头微蹙:

“师姐,刚才测试里无人机的防御够稳,但攻击力度总觉得差口气。

我突然想到激光武器,要是能装在突击无人机上,实战效能肯定翻倍。”

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操控台边缘,

“可我又怕功率不稳定,万一误伤友机或者地面人员就糟了。”

“无人机加激光武器?这方向够大胆。”

李昀随即沉吟道,

“刚好我跟秦川院士的团队有合作,他们前段时间在做小型化激光设备的稳定性测试。”

书林立刻挽住她的胳膊:

“那咱们方便约秦院士吗?我想当面跟他探讨下适配无人机的可行性。”

李昀拍了拍她的手:

“我一会儿问问,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你。”

让两人意外的是,李昀刚把书林的想法和测试成果转述给秦川院士,对方当天下午就回了信。

电话里秦院士先细致询问了无人机的动力参数,末了才顿了顿,声音透着明显的探究:

“这个思路非常有魄力!无人机搭载激光武器,刚好能弥补传统弹药的短板。

你跟郭院士说,我这就安排行程,直接去西部基地参与研发测试,现场沟通更高效。”

书林接到消息时正在整理测试数据,激动得差点把水杯碰倒。

她和李昀立刻去找郭院士汇报,郭院士听完哈哈大笑:

“秦川这小子,不愧是最年轻的院士,行动力没的说。”

说着还剜了眼书林:

“不像有的人,一出点成果就要去告诉她放的牛羊。

秦川在激光领域的造诣有你学的,有他加入,看你还好意思懈怠。”

当即吩咐秘书:

“把基地的贵宾楼收拾个房间出来,再准备个联合研发办公室,咱们热烈欢迎秦院士。”

三天后,秦川院士的专车稳稳停在基地大门口。

他一身笔挺的西装,提着半旧的公文包快步走下来,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等候人群最前方的郭院士身上,脚步不自觉放稳了几分。

“郭老,劳您亲自等候!”

秦院士快步上前,双手与郭院士握手,姿态恭敬得恰到好处,

“您的体系作战理论我拜读了无数遍,一直盼着能当面请教。”

郭院士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背:

“秦川,你在激光领域的突破是里程碑,咱们是互相学习。”

两人寒暄几句,话语间满是学术前辈的惺惺相惜。

直到郭院士侧身示意往里走,秦院士才将目光转向身后的书林与李昀。

看到书林时,他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对后辈的认可:

“卫上校的多机协同测试报告我看了,数据扎实,思路开阔。”

视线落在李昀身上时,他伸手接过她递来的无人机参数表:

“辛苦李教授,把资料整理得这么细致。”

李昀微微躬身回应:

“秦院士过奖了,都是分内工作。”

她的语气恭敬又疏离。

秦院士“嗯”了一声,目光却不自觉扫过她白大褂袖口磨出的毛边。

这和他印象中“沽名钓誉、追求享乐”的形象截然不同。

他忽然想起自己离婚前,前妻那些“你眼里只有实验室”“看个展约你一个月都约不上”的抱怨。

再看看眼前这个默默把数据整理得一丝不苟的女子,心里莫名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触。

郭院士看出几人间的客气,笑着缓和气氛:

“走,先去看看书林他们的‘宝贝无人机’,咱们边看边聊激光适配的事。”

一行人往实验室走时,秦院士与郭院士并肩,耳中却传来身后两人低声交流的声音。

阳光洒在一行人身上,书林给秦院士做介绍,李昀只在一旁默默递资料。

秦院士听着书林的讲解,目光却瞥到李昀递资料时,指腹上的薄茧,那是常年调试仪器留下的痕迹。

他想到自己之前对李昀的印象,让他心里的愧疚又重了几分。

联合研发办公室很快收拾妥当,秦院士刚把公文包放下,就被郭院士拉去开技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