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安全宣告大典的余温尚未散去,灵睦镇的百姓们还沉浸在安宁祥和的喜悦中,陆承宇已将目光投向了联盟长远的防御建设。随着聚居点数量增加、商道延伸至东方丘陵,原有的灵睦镇围墙与边界哨所防御设施,已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外敌入侵或突发风险。“安全不仅要靠律法与民生保障,更要有坚不可摧的防御屏障。”陆承宇在议事会上说道,“我们要扩修石墙,将灵睦镇的围墙向外延伸,同时加固所有边界哨所,打造‘内城稳固、外防严密’的防御体系。”

孙烈对此深表认同:“如今联盟声名远扬,难免引起远方势力的觊觎。扩修石墙能让百姓们更有安全感,也能让军队在战时拥有更有利的防御阵地。”他顿了顿,补充道,“之前抵御蛮族和流寇时,要是有更坚固的石墙,我们的伤亡还能再减少一半。”

赵伯言算了一笔账:“扩修石墙需要大量的青石、石灰和人力。灵睦镇周边的青石山可提供石材,黑风谷的石灰窑能供应石灰,人力方面,各聚居点的百姓们刚享受到安全红利,想必会积极参与。另外,商道上的商贩们也愿意出资支持,毕竟石墙能保护他们的贸易安全。”

林晚秋则考虑到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扩修工程浩大,难免会有工匠受伤。我会安排医疗团队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医疗点,配备足量的止血丹和消炎膏,同时培训一批急救人员,确保受伤人员能得到及时救治。”

经过商议,扩修石墙的方案最终确定:以灵睦镇原有围墙为基础,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各延伸三里,形成周长十二里的新围墙;石墙高两丈、厚一丈,墙体采用青石砌筑,中间填充碎石与石灰混合物,顶部设置雉堞与了望口,每隔五十步修建一座箭楼,配备弩箭车与投石机;同时,加固黑水河、青石山等边界哨所的石墙,将其升级为可容纳百人的防御堡垒,与灵睦镇的主石墙形成联防呼应。

消息传出后,各聚居点的百姓们踊跃报名参与施工。有的百姓自带锄头、铁锹等工具,有的则赶着马车前来运送建材,甚至连少年护卫队的孩子们,也主动要求帮忙搬运碎石。“联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和好日子,现在扩修石墙保护家园,我们怎么能不出力!”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农,扛着锄头出现在施工现场,脸上满是坚定。

扩修工程由张铁匠与经验丰富的老石匠共同负责。张铁匠熟悉铁器锻造与工程结构,负责设计箭楼与防御器械安装位置;老石匠则擅长石墙砌筑工艺,指导工匠们按标准施工。施工前,张铁匠带着工匠们勘察地形,根据灵睦镇的地势起伏,规划石墙的走向,确保石墙既能抵御外敌,又能利用自然地形节省建材。

“石墙的基础必须挖深三尺,用大块青石铺底,再浇灌石灰浆,这样才能稳固不倒。”老石匠站在施工现场,手把手地教年轻工匠们砌筑技巧,“每块青石之间要严丝合缝,石灰浆要涂抹均匀,这样才能抵御风雨侵蚀和攻城锤的撞击。”

施工队伍被分成多个小组,各司其职:采石组负责在青石山开采青石,将大块青石切割成规整的石材;运输组负责将石材、石灰等建材运往施工现场;砌筑组负责搭建石墙主体;器械安装组则在石墙砌筑到一定高度后,安装箭楼与防御器械。

采石组的工匠们每天天不亮就前往青石山,挥舞着铁锤和钢钎开采青石。青石质地坚硬,开采难度极大,工匠们常常要花费半天时间才能开采出一块合格的石材。“这块石头够大,能用来铺石墙基础!”一位工匠大喊着,与同伴们一起将重达千斤的青石抬上马车。

运输组的百姓们则赶着马车,穿梭在青石山与灵睦镇之间。山路崎岖,马车行驶缓慢,每运送一趟建材都要耗费大量体力,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想到以后有坚固的石墙保护家园,再苦再累都值得!”一位马车夫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道。

砌筑组的工匠们更是精益求精。他们按照老石匠的要求,将每块青石准确地摆放在指定位置,然后用石灰浆填充缝隙。为了确保石墙的垂直度与平整度,工匠们用细线吊着重物进行测量,稍有偏差就立刻调整。“石墙是用来防御的,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老石匠每天都要仔细检查石墙的砌筑质量,发现问题就当场整改。

然而,扩修工程刚进行了半个月,就遇到了难题。灵睦镇西侧的沼泽地地势低洼、土壤松软,石墙基础难以稳固,刚砌筑好的部分石墙出现了轻微倾斜。“这样下去不行,石墙迟早会倒塌!”张铁匠看着倾斜的石墙,眉头紧锁。

老石匠围着沼泽地转了好几圈,沉思道:“沼泽地土壤松软,普通的青石基础无法承重。我们可以用松木打桩,先在沼泽地中打下密集的松木桩,形成稳固的地基,再在上面砌筑石墙。松木在水中不易腐烂,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陆承宇立刻批准了这个方案,组织工匠们前往灵睦镇周边的山林砍伐松木。工匠们将松木削成尖状,然后用大锤将其打入沼泽地中,每根松木桩都深入地下五尺以上。经过十天的努力,密密麻麻的松木桩在沼泽地中形成了坚实的地基,石墙砌筑工作得以继续推进。

与此同时,边界哨所的加固工程也在同步进行。孙烈带领联合军队,协助工匠们加固哨所的石墙,在哨所周围挖掘壕沟,设置鹿角等防御障碍。“这些哨所是联盟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加固到能抵御千人进攻的程度!”孙烈说道,他亲自指导士兵们安装弩箭车和投石机,确保每一座哨所都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

林晚秋的医疗团队则在施工现场忙碌着。临时医疗点每天都要接待十几名受伤的工匠,有的被碎石划伤,有的被工具砸伤,还有的因劳累过度晕倒。医护人员们有条不紊地为伤者清洗伤口、涂抹药膏、包扎止血,同时为施工人员熬制祛湿解热的汤药,预防疾病发生。“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累了就休息一会儿,不要硬撑!”林晚秋每天都要在施工现场巡查,提醒工匠们注意劳逸结合。

扩修工程进行到一个月时,一支来自东方的商队带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名为“赤焰汗国”的势力,近期正在扩张领土,已吞并了周边几个小型部落,传闻他们拥有强大的骑兵和攻城器械,下一步可能会向西进军,逼近联盟边境。

“赤焰汗国?”陆承宇看着商队首领送来的情报,脸色变得凝重,“看来我们的石墙扩修工程必须加快进度,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孙烈说道:“赤焰汗国的骑兵战斗力很强,我们必须在石墙上增设更多的箭楼和防御器械,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做好应对大规模进攻的准备。”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陆承宇决定从各聚居点抽调更多人力,同时将军械库的部分工匠调往施工现场,协助石墙砌筑与防御器械安装。各族议事会也积极响应,蛮族部落派出了百名青壮年,用马匹帮助运输建材;青岩部落则派出了熟悉山地作战的族人,协助加固边界哨所。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石墙扩修工程的进度大大加快。灵睦镇的新石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外延伸,箭楼一座座拔地而起,石墙顶部的雉堞与了望口整齐排列,远远望去,气势恢宏、固若金汤。

三个月后,灵睦镇的扩修石墙工程顺利竣工。新石墙周长十二里,高两丈、厚一丈,墙体由青石砌筑而成,中间填充着碎石与石灰混合物,坚硬无比。石墙上共建有二十四座箭楼,每座箭楼都配备了两架弩箭车和一架投石机,箭楼之间设有了望口和射击孔,便于士兵观察和射击。石墙的四个角落各建有一座高大的了望塔,塔顶可以俯瞰灵睦镇及周边数十里的景象。

边界哨所的加固工程也已完成。黑水河、青石山等六座主要哨所,石墙厚度增加到一丈五,哨所内修建了粮仓、蓄水池和医疗室,可容纳百余名士兵长期驻守。哨所周围挖掘了宽三丈、深两丈的壕沟,沟内设置了尖木桩,壕沟外侧布置了鹿角和铁丝网,形成了多重防御体系。

扩修石墙竣工的当天,陆承宇带领孙烈、赵伯言、林晚秋等人登上石墙视察。站在高大的了望塔上,灵睦镇的全貌尽收眼底,远处的商道、稻田、村落与边界的界碑遥相呼应,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有了这道石墙,百姓们就能安居乐业,军队也能更有底气地抵御外敌了!”陆承宇感慨道。

孙烈手持弓箭,对着远处的靶心射了一箭,箭头精准地命中靶心。“石墙上的射击孔设计得非常合理,士兵们在里面射击既安全又精准。而且箭楼和了望塔视野开阔,任何敌人都难以靠近而不被发现。”

赵伯言则算了一笔经济账:“扩修石墙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但从长远来看,能节省大量的军费开支。有了石墙的保护,我们就不用在每个聚居点都驻扎大量军队,只需在灵睦镇和边界哨所部署主力,形成联防,就能有效保障联盟的安全。”

林晚秋看着石墙上设置的急救箱和饮水装置,说道:“我们在每座箭楼和了望塔都配备了急救药品和饮用水,士兵们在战时受伤后能得到及时救治,也能长时间坚守岗位。”

为了检验石墙的防御能力,陆承宇下令进行了一场模拟攻城演练。联合军队分成攻防两队,攻方模拟外敌,使用攻城锤、云梯等攻城器械进攻石墙;守方则依托石墙、箭楼和防御器械进行防守。

演练开始后,攻方推着攻城锤向石墙冲来,试图撞击城门;同时,士兵们扛着云梯,想要爬上石墙。守方则通过射击孔射箭,用弩箭车发射密集的弩箭,投石机将巨大的石头投向攻城锤和云梯。攻城锤刚靠近城门,就被投石机投出的石头砸中,瞬间瘫痪;爬上云梯的士兵则被守方射出的箭击中,纷纷掉落。

经过一个时辰的演练,攻方始终无法突破石墙的防御,最终以守方胜利告终。“太好了!这石墙果然坚不可摧!”观看演练的百姓们爆发出阵阵欢呼,对石墙的防御能力充满了信心。

扩修石墙的消息传到周边势力后,各方反应不一。蛮族部落和青岩部落的首领纷纷前来祝贺,认为石墙不仅能保护联盟,也能为周边势力提供安全屏障;而远方的赤焰汗国则派来了使者,假意祝贺,实则打探石墙的防御情况。

赤焰汗国的使者站在石墙下,仰头看着高大坚固的石墙,眼中闪过一丝忌惮。“陆盟主,贵联盟的石墙真是气势恢宏,想必防御能力也非常强大。”使者说道,语气中带着试探。

陆承宇看穿了使者的心思,不卑不亢地说道:“联盟扩修石墙,只为自保,无意侵犯任何势力。但如果有谁敢来挑衅,我们必将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使者见状,不敢再多言,寒暄几句后便匆匆离去。陆承宇知道,赤焰汗国的威胁并未消除,联盟必须继续加强防御,同时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扩修石墙的工程不仅提升了联盟的防御能力,也促进了联盟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施工过程中,工匠们不断改进砌筑工艺和工具,发明了更加高效的采石机和运输工具;石墙的修建也带动了青石、石灰等产业的发展,周边的采石场和石灰窑生意火爆,为联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灵睦镇的百姓们更是直接受益。石墙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保障,还成为了灵睦镇的一道标志性景观。每天都有百姓来到石墙下散步、观赏,孩子们则在石墙附近的空地上玩耍、训练。“有这道石墙在,我们晚上睡觉都踏实多了!”一位百姓说道。

少年护卫队的孩子们更是将石墙当作了训练场地。他们在石墙上练习攀爬、射击,模拟防守场景,为将来成为联盟卫士做准备。小石头带领着队员们,在箭楼里模拟操作弩箭车,脸上满是认真的神情。“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成为石墙上的守卫者,保护联盟的安全!”小石头说道。

陆承宇站在石墙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坚定。这道扩修的石墙,不仅是联盟的防御屏障,更是百姓们心中的安全象征,是联盟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见证。他知道,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各种挑战,但只要联盟上下一心,依托坚固的石墙和强大的军队,凭借完善的律法和民生保障,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永远守护好这片安宁祥和的土地。

灵溪精灵飞到陆承宇的肩膀上,轻声说道:“陆承宇,这道石墙凝聚着联盟百姓的心血和希望,它将像界碑一样,守护着和平与安宁。”

陆承宇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灵溪精灵的翅膀,目光坚定地说道:“这道石墙是联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而百姓们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最坚固的后盾。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防御体系,提升军队战斗力,让联盟永远远离战乱,让百姓们永远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扩修的石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石墙巍然矗立,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守护着灵睦镇,守护着联盟的每一寸土地。在陆承宇和伙伴们的带领下,在各族百姓的共同守护下,这道扩修的石墙,终将成为中原大地和平与安全的永恒象征,见证着联盟的繁荣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