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决议已定,远征观察站的计划被提升至最高优先级。然而,与之前每一次破釜沉舟、全员压上的冒险不同,这一次,林烬和联盟高层做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决定——分兵。

曙光纪元号及其护卫舰队将进行全面升级强化,作为远征的主力。而相当一部分人员、舰船以及大部分工程和科研单位,将留在光海,依托前哨基地,继续利用这里的资源进行发展和建设。

这不是退缩,而是战略的成熟。他们不能再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远征观察站前途未卜,吉凶难料,光海必须成为联盟稳固的大后方,一个无论远征结果如何都能保留下来的文明火种,一条坚实的退路,也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支点。

消息公布后,联盟内部再次掀起波澜。不同于高层会议上的理性辩论,普通民众和基层官兵的反应更加复杂和感性。

一些人热血沸腾,渴望追随林烬指挥官前往未知之地,探寻终极真相,成为书写历史的英雄。另一些人则暗自松了口气,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漂泊与战斗,身心俱疲,光海的相对宁静和丰富资源对他们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渴望在这里扎根,重建家园,过上安稳的生活。

但更多的是犹豫和挣扎。战友之情难以割舍,对领袖的信任与追随让他们想要同行,但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又让他们却步。

一时间,申请加入远征军和提交留守申请的报告,雪片般飞向指挥中心。

林烬没有强制指派,而是下令进行自愿选择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员划分。整个联盟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开始为这次意义非凡的分兵行动高速运转起来。

曙光纪元号,主舰桥。

林烬面前的全息平台上,显示着最新的方舟升级方案。石坚正唾沫横飞地讲解着,粗大的手指在虚拟蓝图上不断点动。

“…法则结晶体的特性太他娘的惊人了!”石坚兴奋得满脸红光,“能量传导效率和稳定性比我们最好的超导体还强几个数量级!看这里,主能量核心外围加装结晶环流器,能量输出功率能提升百分之三十,稳定性翻倍!还有这里,舰艏护盾发生器矩阵,用结晶碎片作为聚焦透镜,护盾强度和对法则层面冲击的抗性起码提升百分之五十!”

“动力系统呢?”林烬问道,目光扫过复杂的结构图。

“改装!必须大改!”石坚大手一挥,“原有的跃迁引擎效率不够看了!结合我们从光海废墟和那些古老日志里扒出来的部分技术,老子的团队设计了一套‘仿秩序跃迁引擎’!利用结晶体稳定跃迁通道,能耗降低百分之二十,速度提升百分之十五,最关键的是,对脆弱空间和能量乱流的适应性大大增强!跑那个见鬼的‘虚无长廊’应该能轻松不少!”

“武器系统…”

“也在搞!”石坚抢着说,“主要是能量武器的充能和射程优化,结晶体能让能量束更凝聚,衰减更慢。另外,艾拉女士提供了几种‘执笔者’时代的非致命性控制武器蓝图,像是‘静滞力场发射器’、‘能量中和网’之类的,对付可能存在的自动防御系统或许比直接狂轰滥炸更有效。”

林烬仔细听着,不时提出几个关键问题。方舟的升级是远征的基础,容不得半点马虎。

光海前哨基地,扩建会议。

通过高强度通讯,林烬远程参与了前哨基地的规划会议。首席执政官和工程师们展示了雄心勃勃的扩建蓝图。

“我们将以现有基地为核心,依托这几片最大的废墟板块,构建一个集居住、科研、生产、防御于一体的永久性太空城!”首席执政官语气激动,“能量来源不用担心,光海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安全汲取和转化光海能量的技术。”

“农业区将采用最新的合成生态技术,结合光海特有的能量环境,作物生长周期能缩短三分之一!” “船坞将优先修复和扩建,不仅要维护留守舰队,还要争取实现新舰船的自主研发和建造!” “防御方面,除了舰队巡逻,我们计划在关键区域布设大型能量屏障发生器,并利用法则结晶体尝试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前哨区域的‘弱法则稳定场’,抵御可能的空间风暴或未知威胁。”

林烬认真听着,补充道:“不仅要防御,更要隐蔽。尽可能降低能量信号特征,避免被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发现。你们是联盟最后的根基,安全是第一要务。”

“放心吧,指挥官!”首席执政官郑重承诺,“我们会把这里打造成最坚固的堡垒和最繁荣的家园,等待远征军凯旋!”

人员选拔中心。

苏萤负责协助进行远征队员的心理评估和选拔工作。光蕈网络能让她更清晰地感知申请者的情绪状态和真实意愿。

她看到一位年轻的飞行员,眼神坚定,递交申请时没有丝毫犹豫,他的意识中充满了对探索的渴望和对林烬指挥官的绝对信任。 她也看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精湛,却在递交留守申请时眼神挣扎,他的意识中充满了对妻儿的牵挂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这并非怯懦,而是责任。 她还看到一位原本坚定选择留守的科学家,在最后一刻咬牙更改了志愿,他的意识中回荡着一种“如果不能亲眼见证真相,一生的研究都将毫无意义”的执念。

每一个选择都重若千钧,背后是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家国情怀。

“我没有强迫任何人。”林烬不知何时来到了选拔中心外,看着里面忙碌的景象,对身边的苏茵轻声说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留下,需要勇气去承担发展的重任;离开,需要勇气去面对未知的危险。无论哪种选择,都是在为文明的未来负责。”

苏萤默默点头,她能感受到林烬意识深处的沉重。正是因为他理解每一种选择的重量,才会如此尊重个人的意愿。

告别。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来。

升级焕然一新的曙光纪元号悬浮在光海之外,银灰色的舰体上,新加装的结晶环流器散发着淡淡的蓝色光晕,显得更加威武和神秘。其周围是数量精简但同样经过强化升级的护卫舰队。

而在下方,光海前哨基地灯火通明,无数舰船和工程平台悬浮在周围,留守的人们站在舷窗后、平台上,默默地注视着即将远行的同胞。

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无声的凝视。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目光之中。

林烬站在曙光纪元号的舰桥指挥席上,目光扫过下方那片渐渐繁荣起来的基地,扫过那些留守的、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容:在地球陷落时奋不顾身启动方舟的工程师;在星际漂泊中为保护物资而牺牲的战士;在净土血战中高唱着战歌冲向魔潮的勇士;还有更多,连名字都来不及记住,就永远倒在归途上的同胞…

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换取片刻的安宁,而是为了铺就一条通往真正未来的道路。

今天的分兵,不是为了分离,而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留守者继承发展的希望,远征者继承探索的使命。

“这里是曙光纪元号,”林烬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清晰地传遍远征舰队,也传到了前哨基地,“所有单位,最后一次状态确认。”

“引擎系统就绪!” “导航系统就绪!” “武器系统就绪!” “护盾系统就绪!” …

一连串的报告声沉稳有力。

林烬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那片承载着牺牲与希望的光海,以及那片象征着新生与根基的前哨站。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穿透虚空:

“出发。”

新一代的方舟,承载着旧日的记忆与未来的期许,缓缓调转船头,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光芒,逐渐加速,驶离了光海,再次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无垠的、未知的深空。

身后,是留下的火种与守望的目光。

前方,是等待揭晓的真相与沉重的使命。

传承之重,在于明知前路艰险,仍有人负重前行。

---

(本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