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主控室内,巨大的星图中央,一个光点正在以一种奇异的、非凯普勒式的轨迹缓缓移动,其路径复杂,时而加速,时而骤停,甚至偶尔会出现微小的空间跳跃迹象,仿佛在躲避着什么无形的追踪。旁边无数复杂的公式和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新,计算阵列满负荷运转发出的嗡鸣与光海能量接入时特有的、温和却磅礴的能量波动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令人紧张的科技感。

墨辰和他的团队已经不眠不休地计算了超过六十个标准时,每个人眼中都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高度亢奋。动态坐标的锁定进入了最关键的最终阶段。

“轨迹预测吻合度达到98.7%!最后十二小时序列计算启动!”墨辰的声音因为长时间缺乏睡眠而沙哑,却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能量稳定!法则参数校准完毕!这次一定能成功!”

林烬静立于舰桥前方,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那颗跳动的光点。苏萤站在他身侧,光蕈网络与心口的光种微微发光,她不仅能感受到方舟内部紧张的氛围,更能隐约感知到外部光海那看似平静的波涛下,一丝难以言喻的不舍与忧虑,仿佛一位母亲看着即将远行的孩子。

艾拉则紧盯着那些不断刷新的、源自“执笔者”文明高等数学的公式,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这熟悉的计算方式勾起了她无数的回忆,但公式中那些为了适应光海本地法则环境而做出的修正,又让她感到一丝陌生和惊叹——后来者们的学习与适应能力超乎她的想象。

“隔离与观察站…”她低声喃喃,“据说里面保存着灾难发生前,相对完整的科技树备份,尤其是…关于‘现实稳定’理论的初期研究。如果能得到它,或许…”她的目光投向林烬,又迅速移开,似乎隐藏着什么想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距离坐标最终锁定还剩不到一个标准时。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然而,就在这最后的关头——

嗡!!!

一股极其突兀的、尖锐的能量波动猛地从光海深处爆发开来,如同平静湖面砸入巨石!

这股波动并非指向方舟,却粗暴地干扰了光海能量的稳定供给!正在进行的计算序列猛地一乱,几个关键参数瞬间失真!

“不好!能量波动!计算序列出错!”墨辰失声惊呼,双手疯狂地在控制台上操作,试图稳住,“快!切换备用能源!重新校准!”

方舟内部一阵忙乱,备用能源迅速接替,但就这么一刹那的干扰,已经让即将完成的锁定功亏一篑!动态坐标的预测模型瞬间崩溃,光点在主屏幕上的轨迹变得一片混乱!

“怎么回事?!光海怎么会突然…”明心道人又惊又怒。

苏萤脸色微变,她通过网络感知到的,是光海意识在那瞬间爆发出的剧烈恐惧,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刺痛了一下,导致了能量的本能失控。

“它…它好像被惊吓到了…”苏萤不确定地说,“某种…来自极远处的…共鸣?”

还没等他们查明原因,又一个惊人的发现被汇报上来。

“报告!检测到超远程空间信号!来源方向…与之前推算的‘观察者阵列’可能坐标区域高度吻合!”信号分析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信号强度极弱,但模式…与光海意识之前散发的波动有7.3%的相似性!更像是…某种应答机制?”

几乎同时,墨辰那边也有了意外发现。

“等等!刚才的干扰…虽然破坏了主要计算序列,但…但残留的能量波纹,竟然和我们之前尝试捕捉‘观察者阵列’背景辐射规律时建立的某个过滤模型…产生了极其短暂的共鸣!”他猛地调出另一组数据,“看!如果以这个共鸣点为基准,反向推导…‘观察者阵列’的坐标概率…飙升到了89.1%!而且它的位置…似乎是固定的?”

两个消息,如同两道截然不同的惊雷,劈在了所有人面前!

一边,是“执笔者”文明留下的、相对可知可控的“隔离与观察站”,拥有他们急需的科技和相对安全的环境(尽管也有警告),但坐标难以捕捉,且刚刚因意外中断。

另一边,是光海意识恐惧的、神秘的“观察者阵列”,可能蕴含着关于“先驱”和“它们”的终极真相,风险未知且极大,但其坐标似乎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赤裸裸地摆在了面前。

主控室内瞬间分成了两派。

“当然是去观察站!”石坚毫不犹豫地开口,声音沉稳务实,“我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资源来计算坐标,眼看就要成功!虽然暂时中断,但既然能算第一次,就能算第二次!观察站是我们文明的技术,理解起来更容易,风险更可控!那个什么阵列,连光海都害怕,虚无缥缈,太过冒险!”

“但我认为观察者阵列更重要!”艾拉立刻反驳,学者的探究欲和某种深藏的执念在她眼中燃烧,“‘执笔者’的技术已经证明了它的危险性和局限性!我们需要跳出这个框架!‘观察者阵列’可能提供另一个视角,甚至是解决‘寂灭潮汐’的真正关键!机会就在眼前,89.1%的概率,值得冒险!”

“可是光海意识的警告呢?”明心道人忧心忡忡,“‘观察即被察觉’,‘其源非善’。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贸然前往,可能引来无法想象的灾祸!”

“留在‘执笔者’的框架里就不会有灾祸了吗?”艾拉激动地指着屏幕上的动态坐标,“那个观察站同样可能吸引‘清除程序’!而且,我们真的能完全信任一个连自己文明都毁灭了的种族留下的遗产吗?”

支持石坚的多是军事人员和务实派,他们更看重已知的安全和切实的资源。 支持艾拉的则多是一些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他们对未知的知识充满了渴望。

双方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林烬和苏萤。

苏萤微微蹙着眉,她抚摸着心口的光种,感受着光海渐渐平复却依旧残留着惊惧的波动,轻声道:“光海的恐惧是真实的…但那份对‘观察者阵列’的指引,似乎也并非虚假…很矛盾…”

林烬沉默地听着双方的争论,目光在两份坐标之间缓缓移动。

一份是“执笔者”的遗产,触手可及却刚刚遭遇波折,代表着相对熟悉的道路。 一份是“先驱”的遗迹,神秘诱人却危机四伏,代表着全新的未知。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握紧了。

他想起了这一路走来的牺牲,想起了混沌珠的包容与归墟之眸的死寂,想起了自己这身力量所承载的、超越个体文明的责任。

“计算‘观察者阵列’坐标的精确方位和跃迁所需能量、时间。”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

墨辰一愣,立刻操作起来:“计算完毕!坐标已锁定,跃迁预计需要消耗当前能量储备的65%,时间约十五个标准日。”

“继续计算‘隔离与观察站’的动态坐标,投入剩余35%算力资源,优先级下调。”林烬继续下令。

众人屏息看着他。

林烬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星图上那个刚刚被锁定的、代表“观察者阵列”的固定光点上。

“未知,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遇。”他的声音沉稳,“‘执笔者’的道路已经证明并非坦途,我们需要新的视角。89.1%的概率,这个风险,可以承担。”

艾拉脸上瞬间露出喜色,石坚等人则眉头紧锁。

“但是,”林烬话锋一转,“我们不做孤注一掷的赌博。”

他看向苏萤:“苏萤,利用光种和网络,尝试与光海做最后沟通,不必深究,只需确认前往‘观察者阵列’方向是否存在其已知的、即刻的、无法抵御的危险。”

他又看向墨辰:“计算出的‘观察者阵列’坐标,与之前日志中提到的其他节点坐标、‘摇篮’坐标进行对比分析,查看其相对位置,寻找任何可能的地理关联性或潜在风险模式。”

最后,他看向所有人:“方舟继续完成最终修复升级。七十二小时后,根据所有补充信息,做最终决定。”

“在此之前,全员备战状态。目标未知,无论去向何方,我们都必须以最强的姿态面对。”

命令清晰而冷静。

没有盲目冒险,也没有固步自封。

在风险与机遇之间,他选择了一条更加谨慎,却也更加积极的道路——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然后做出负责任的抉择。

争论暂时平息,所有人再次投入到各自的任务中。

主屏幕上,两个坐标光点并排闪烁着。

一个飘忽不定,代表着文明的过去与遗产。 一个稳固清晰,代表着未知的真相与危险。

方舟的命运,将在七十二小时后,迎来又一次关键的分岔。

而林烬的目光,则愈发深邃。

他有一种预感,无论选择哪条路,他们都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接近某个笼罩在宇宙之上的、巨大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