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默苏醒的消息,如同一剂强效的活力素,瞬间注入了整个“守望者”堡垒。连日来笼罩在核心层头上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昂扬斗志。领袖的归来,不仅意味着主心骨的复位,更象征着那柄斩碎了“鹰巢”的利刃,已然淬火重生,变得更加锋锐。

陈默没有浪费时间沉浸在康复中。在苏婉医生确认他身体机能已稳定,甚至比昏迷前更有活力后,他立刻重新投入工作。听取了陈建国、陈锋、陈雪等人关于他昏迷期间外界剧变的详细汇报后,他站在指挥中心那幅巨大的区域地图前,目光沉静。

地图上,“鹰巢”的标记已被移除,代表着“守望者”的盾牌与禾穗徽记,在其原本的位置熠熠生辉。而代表着“江东安全区”和“军方安全区”的标记,正通过新绘制的、象征合作与盟约的虚线,与“守望者”紧密相连。

“时机成熟了。”陈默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鹰巢’的覆灭,是我们打出的最强硬的一张牌。现在,是时候将这份威慑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稳固的区域秩序了。”

在他的亲自推动下,“守望者”的外交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正式的外交照会发往“江东”与“军方”,提议召开三方高级别峰会,商讨并签署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区域联防与互助条约》。

峰会的地点,经过谨慎磋商,定在了位于三方势力交界处、一个由“守望者”控制的前哨小镇“磐石镇”。这里地势开阔,易于警戒,也象征着三方平等的地位。

峰会当日,“磐石镇”戒备森严。“守望者”的护卫队、“军方”的侦察兵、“江东”的安保人员交织巡逻,气氛肃穆而紧张。

会场设在一座经过加固的礼堂内。陈默代表“守望者”,身着简洁的深色作战服,肩章上是那枚醒目的盾牌禾穗徽记。他的气息内敛,眼神深邃,仅仅是坐在那里,便自然成为整个会场的焦点。陈锋(伤腿基本痊愈)与陈雪分坐两侧,一个威严,一个睿智。

“军方安全区”的代表依旧是王团长,他穿着笔挺的旧式军装,肩章上将星闪耀,身后跟着几名精干的参谋军官,作风一如既往的硬朗直接。

“江东安全区”的代表则换了一位,是一位名叫韩兆年的中年男子,据说是管理委员会中新晋的实权派,以务实和善于审时度势着称。他穿着得体的行政装,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身后跟着的随从也更像是文职与技术人员。

会议在一种既友好又暗藏机锋的氛围中开始。

韩兆年首先发言,对“守望者”摧毁“鹰巢”的“壮举”再次表示了高度赞赏,并热情洋溢地阐述了区域合作的美好前景,言辞恳切,姿态放得很低。

陈默平静地听着,空间感知悄然展开。在清晰的物理构图之上,他“看”到了韩兆年周身那层看似真诚的“暖橙色”之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代表着算计与谨慎的“暗青色”。他心中了然,江东的转变,更多是基于对“守望者”实力的忌惮与对“天神”组织报复的恐惧,其合作诚意需要打上问号。

王团长的发言则简单明了:“废话不多说。‘天神’亡我之心不死,‘鹰巢’只是其一。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情报共享与军事联动机制。这是条约的核心。”他周身的情绪色彩是沉郁而坚定的“铁灰色”,代表着军人的务实与对潜在威胁的高度警觉。

陈默点了点头,接过话头:“王团长所言极是。盟约的核心,在于应对共同的外部威胁,尤其是‘天神’组织及其背后的‘净世会’。为此,我提议……”

他提出了一个详尽的框架:

一、建立联合情报中心: 三方共享关于“天神”、“净世会”及重大尸潮、变异体活动的情报,由“守望者”主导技术分析(隐晦地肯定了陈雪团队的能力)。

二、构建军事互助机制: 任何一方遭受“天神”或大规模非自然尸潮攻击时,其余两方有义务提供包括军事支援、物资援助在内的必要帮助。成立联合指挥部,负责协调重大军事行动。

三、划定安全区与贸易走廊: 明确三方势力范围,建立受保护的贸易通道,促进物资流通与技术交流,但各方保有内政自主权。

四、针对‘净世会’的特别条款: 任何一方发现“净世会”直接活动的证据,必须立刻通报盟友,并采取联合应对措施。

这些条款,既体现了合作诚意,也确保了“守望者”在联盟中的主导地位和行动自由度。

韩兆年对情报共享和贸易条款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在军事互助的义务范围和联合指挥部的权限上,显得有些犹豫,那层“暗青色”明显加深。

王团长则更关注军事联动机制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指挥权责的明确划分。

谈判进入了实质性的拉锯阶段。

陈默并未急躁,他利用新获得的情绪感知能力,敏锐地捕捉着对方代表的细微情绪变化。当韩兆年对某条军事条款流露出过于强烈的抗拒(“暗青色”几乎覆盖“暖橙色”)时,他会适时让步,转而在贸易或技术条款上争取更多利益。当王团长对某个指挥细节表现出疑虑(“铁灰色”出现波动)时,他会让陈锋以其专业的军事角度进行解释,打消对方的顾虑。

他的表现,不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战士或复仇者,更展现出了一位成熟政治家、战略家的沉稳、耐心与洞察力。

经过数轮紧张而高效的磋商,最终,一份凝聚了三方共识的《磐石条约》正式签署。

条约基本采纳了陈默提出的框架,明确规定了三方军事互助的义务,建立了以“守望者”技术为核心、三方人员共同参与的联合情报中心,并划定了受保护的贸易区。虽然在一些细节上各有妥协,但一个以“守望者”为核心、旨在共同对抗“天神”与“净世会”的区域联防体系,已然雏形初现。

签约仪式后,三方代表共同出现在“磐石镇”的广场上,面对众多闻讯而来的民众和各方记者(主要是“守望者”的宣传人员),宣布了盟约的达成。

这一刻,通过电波和口耳相传,迅速传遍了整个区域。

格局,被彻底重塑。

曾经三足鼎立、互相猜忌甚至暗中掣肘的局面,被一个以“守望者”为主导的、相对稳固的同盟体系所取代。

“守望者”的威望,藉由此盟约,达到了真正的顶峰。它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幸存者据点,而是成为了引领区域命运走向的、不可或缺的领导力量。

然而,站在掌声与瞩目之中,陈默的目光却投向了更远的南方,那是“天神”组织力量更深厚的腹地,也是“净世会”阴影可能笼罩的方向。

联盟的建立,并非终点,而是应对更大风暴的起点。

他知道,“天神”与“净世会”的沉默,绝不会持久。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带领着新生的“守望者”与崭新的联盟,去迎接那必将到来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格局已定,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