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 第124章 论奸诈,刘备与曹舒相比,倒显得忠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论奸诈,刘备与曹舒相比,倒显得忠厚了!

入曹营后连妾室都算不上,只能当个洗脚婢。这般落差让吴觅对刘备和吴家兄弟恨之入骨。

当年吴懿为家族造势,特意散布吴觅有皇后命的谶语。刘焉三子刘瑁曾千方百计求娶,但吴觅瞧不上这个病秧子。

果然没过门刘瑁就病亡了。继任的刘璋虽未提亲,可这皇后命的标签也让益州无人敢娶。

三十岁的吴觅成了蜀地最孤独的绝色——她本是吴懿精心培育的政治筹码,如今却沦为交易桌上的牺牲品。

本以为刘备会是她的倚仗,谁知竟要将她送入曹营做洗脚婢?

怀着对刘备的刻骨恨意,吴觅踏进了定军山曹军大营。

...

营帐内。

曹舒早已褪去鞋袜,静候吴觅到来。

他并非戏言,当真要让这位贵女做他的洗脚丫鬟。

毕竟身边 如云,纳妾门槛自然水涨船高。

若无过人之处,岂能入他曹舒的眼?

望着这位本该母仪天下的女子,曹舒不禁心生感慨。

权势当真是蚀骨 !

凤命之身又如何?

还不是要跪着为他濯足?

待洗罢双足,吴觅那双杏眸已噙满泪水。十指不沾 的贵女,何曾想过竟要为陌生男子做这等卑贱之事?

姑娘莫要伤怀。曹舒轻抚丝绢,你我本无瓜葛,我却能将你从成都带至此地。

可恨刘备?可恨吴懿?可恨吴班?

为我洗足千次,便替你向这三人讨债!

若在往日,以吴觅的教养定会断然回绝。但如今家族背弃在前,令她沦为仇敌婢女,那些礼教规矩又算得什么?

复仇的种子,已在她心田生根发芽。

...

处置完吴觅,曹舒转至夏侯渊帐中。

只见一位绿衣妇人正与夏侯渊执手相泣,虽年过三十却风韵犹存。

侄儿拜见姨母。

这正是他从蜀汉换回的夏侯涓。

至于刘备要如何向张飞交代,那便是他自己的难题了。想来那莽夫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毕竟...

刘备曾言:女子如衣衫,兄弟似手足。

他略施手段,张飞便俯首帖耳。

然而此番归来者,除夏侯涓外,更有张星彩。

与强掳的夏侯涓不同,张星彩乃张飞亲生骨肉。

此刻她局促不安地坐在母亲身侧。

面对曹舒行礼,夏侯涓起身还礼:多谢舒公子搭救之恩。若非公子相助,只怕今生再难与叔父相见。语未毕,泪已盈眶。

夏侯渊亦是热泪纵横。十余载魂牵梦萦,今朝终得团圆。

拭去泪痕,夏侯涓拉过女儿引荐:此乃小女星彩,年长公子两岁。少年人当有话说,烦请公子带她熟悉环境。

曹舒会意。所谓同龄话题,不过托辞。然 少女,他自有心得。

待二人离去,夏侯渊叔侄相视而笑。

这些年苦了你了。夏侯渊叹息道,是叔父之过。

夏侯涓摇头:能重聚已是万幸。唯放心不下星彩这孩子。她生于我被掳两年后,自幼清苦,在刘备处唯有与关银屏作伴。

“星彩这次随我同来。”

“我担心她不习惯这里。”

“况且星彩也到了该婚配的年纪。”

“不知能否为她觅得良缘。”

夏侯涓轻叹一声。

为人父母,哪有不替儿女操心的?

她已认命于自己的坎坷人生,

却不愿女儿张星彩重蹈覆辙。

这时,

夏侯渊握拳郑重道:

“涓儿不必忧心。”

“有叔父在,谁敢欺负星彩,就是与夏侯家为敌!”

他绝非戏言。

张星彩是夏侯涓生命的延续,

作为侄孙女,他岂容他人欺侮?

话锋一转,

夏侯涓突然问道:

“叔父觉得舒公子如何?”

“若将星彩许配给他……”

夏侯渊摇头:

“舒公子虽好,但星彩难为正室。”

夏侯涓却笑道:

“对舒公子而言,正室之位真那么重要吗?”

“以他的身份,将来或登九五。”

“届时即便为妾,星彩也能成为贵人。”

“再有夏侯家撑腰,谁敢轻慢?”

闻言,

夏侯渊眼中闪过亮色。

侄女此言有理!

曹舒是他看着长大的侄孙,

若促成这段姻缘,岂不美哉?

他暗下决心,要多多撮合二人。

与此同时,

刘备营中。

换回吴懿、傅彤后,

荆州派与益州派将领终于平息。

但刘备并不知晓......

傅彤并非真正被交换回来,而是曹舒有意安插的暗桩!

在曹舒处目睹刘琦临终所留的斥责信笺后,傅彤内心对刘备逐渐萌生疑虑。

重返刘备阵营后。

傅彤已有 分把握,认定刘备与刘琦之死脱不了干系!

不过。

经曹舒点拨后。

傅彤自然不会鲁莽地当面质问刘备,而是选择暗中查探。

同一时刻。

刘备深知难以攻克葭萌关,正召集众谋士武将共商对策。

常言道。

祸不单行。

正当刘备苦思破局良策之际。

曹操亲率主力大军已穿越汉中北部的阳平关,踏入汉中地界。

距定军山仅剩十余日行程!

曹刘终极对决?

非也!

刘备如今的气势,较之战前已衰退不少。

连曹舒都难以应付,曹操亲至又当如何应对?

值此危急关头。

一封来自成都的书信呈至刘备案前。

执笔之人,正是诸葛亮!

孔明来信?

刘备眼中闪过一道锐光。

与张松的激进作风不同。

诸葛亮行事稳健却暗藏锋芒!

此信为刘备带来破局曙光。

展开信笺,刘备顿时目光炯然!

诸葛亮明确表示,木牛流马已基本研制成功。

若汉中难以攻克。

不妨转变战略方向。

以张飞为主帅,进军武都阴平地区!

这原本就是出兵汉中前,诸葛亮与刘备商议的备用方案。

因曹军实力远超历史同期。

刘备与诸葛亮不得不加倍努力,力求突破。

尤其诸葛亮。

木牛流马本应在二次北伐时才问世的后勤利器。

在曹舒引发的连锁反应下,竟提前研发成功。

此物能极大缓解蜀道运输难题。

加之刘备凭借益州世家支持,重金招募南蛮士兵助阵。

刘备面临两个选择:既可进军汉中,亦可北上攻取武都、阴平二郡,进而威胁凉州!

武都、阴平二郡此时人口尚存,因地处益州与凉州交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此前,刘备曾派张飞率军至武都、阴平附近的下卞城佯攻。曹营则派出曹洪为主将,曹真、曹休为副将,双方形成对峙之势。

诸葛亮提出变疑兵为主力之策,令刘备大为振奋!他立即召集张松商议。

二人看完诸葛亮的书信后,齐声道:孔明此计甚妙。木牛流马确为奇物,可助我军加快粮草运输。然我军主力现集中于葭萌关,若要攻取武都、阴平二郡,须速调兵北上。若撤军消息传至定军山曹营,恐曹舒小儿会趁机袭扰!

刘备深以为然。为取汉中,他已用尽计策,但无论是奇袭定军山还是水路攻南郑,皆被曹舒识破。如今曹操大军将至,届时再取汉中更是难上加难。思虑再三,刘备决定采纳诸葛亮、张松等人建议,先取武都、阴平二郡,再图凉州,汉中之事只能暂缓。

然而,如何从葭萌关战场全身而退又成难题。连日来刘备持续猛攻葭萌关,若突然撤军,守将郝昭必生疑心,曹舒也将察觉。对此,张松二人亦束手无策。

片刻后,其中一人忽道:主公勿忧。

我军可分批撤离此地。

但对葭萌关的攻势不可减弱。

如此,即便曹舒察觉异样,也不敢轻易从定军山驰援!

刘备闻言,眼中一亮。

此计甚妙。

曹舒不明虚实,必不敢贸然出击。

借此时间差,大军可从容撤退!

刘备当即召集众将,下令分批撤军。

为防消息泄露,他只召高级将领商议。

历经挫折,刘备愈发谨慎。

然而——

他未察觉,曹舒安插的细作不止暗卫。

众将无人反对撤兵。

战前,他们渴望建功立业。

如今久战无功,损兵折将。

对益州、荆州将领而言,及时止损确为上策。

见众将赞同,刘备面露喜色。

但他未注意到——

角落里的傅彤,正冷冷注视着他!

……

定军山大营。

曹舒览毕傅彤密报,笑道:

“刘玄德,果真老谋深算。”

“此计必出自诸葛孔明之手。”

“取汉中不成,便转攻凉州。”

“确是诸葛风格!”

曹舒并非妄言。

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后两次直指五丈原,便是因凉州难克,转而谋取关中。

可惜——

傅彤密报已至,刘备撤军之策尽在曹舒掌握。

“子敬,此事你如何看?”

曹舒侧首向鲁肃问道。

鲁肃数日前刚到定军山。

抵达后,他便立即协助曹舒处理政务。

此刻,面对曹舒的询问,鲁肃沉吟片刻,答道:

“主公,刘玄德自知汉中难取,意图占据武都、阴平,以此为跳板进犯雍凉。”

“此计在战略上并无疏漏。”

“若我军坐视他攻下二郡,确实会陷入被动。”

“但刘玄德近来屡战屡败,军心涣散。”

“正是我军突袭的良机!”

曹舒听罢,轻轻摇头,叹道:

“子敬,与其主动出击,我倒另有一策。”

随即,他将计策细细道来。

鲁肃听完,神色复杂地望向曹舒。

这计谋……未免太过狠辣!

论奸诈,刘备与曹舒相比,倒显得忠厚了!

……

五日后。

葭萌关下的刘备军仅剩五分之二。

但刘备、 、张松等核心人物仍在主持撤退。

若他们先行撤离,军心恐将溃散。

为稳定士气,也为了彰显仁德,刘备等人不得不留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