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无量修真 > 第200章 超脱祭道领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虚无之中,新凝聚的唯一至高之躯静静悬浮。至高重瞳开合间,能洞穿混沌生灭的轨迹;205块至高神骨共鸣时,引动着诸天维度的韵律。当祭道之上的气息彻底沉淀,我终于看清了体内那三道法则的真容——起源法则如鸿蒙初开时的第一缕光,不朽法则似亘古不腐的磐石,传说法则若贯穿时空的长河,三者缠绕交织,却又保持着各自的本源纯粹。

这便是我在鸿蒙九境埋下的种子,如今终于到了浇灌之时。

“超脱祭道,当以无道为终。”我低声自语,指尖轻触起源法则的光带。

起源法则,是万物诞生的源头,蕴含着“无中生有”的玄妙。此前在鸿蒙第七境时,只窥得“生”的表象,此刻以唯一至高之躯推演,才触及更深层的本质——所谓起源,并非简单的“开始”,而是包含着“为何开始”“如何开始”“开始之后的无数可能”。

我将神魂沉入起源法则的核心,眼前浮现出混沌初开的景象:第一颗星辰的诞生,第一缕灵气的凝聚,第一个生灵的呼吸……这些画面并非固定的记忆,而是流动的“可能性”。我尝试着拨动其中一丝轨迹,让那颗星辰晚诞生一瞬,竟引发了后续星系排布的连锁变化;让那缕灵气多蕴含一分死寂,竟催生出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态。

推演越是深入,越能感受到起源法则的浩瀚。它像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每一个字都藏着无数种写法。当我能在一念间模拟出十万种“起源”的可能,起源法则的光带突然暴涨,化作一道贯穿虚无的光柱,光柱顶端浮现出“无道”二字的虚影——这并非法则的终点,而是超越“有迹可循”的开始。

紧接着,我将心神转向不朽法则。

不朽法则,曾被我误认为是“永恒存在”,此刻才明白,真正的不朽,是“在变化中保持本真”。一块磐石历经亿万年风化,形态虽变,其核心的“质”却从未消散;一缕神魂穿梭无数轮回,记忆虽灭,其本源的“念”却始终如一。

我以至高神骨为引,让不朽法则与肉身相融。骨骼开始经历无数次“崩解与重组”:时而化作齑粉,随风飘散,却在下一瞬凝聚如初;时而被混沌罡风撕裂,碎片散落虚无,却能循着本源之力重新汇聚。每一次破碎,都让不朽法则的韧性更增一分;每一次重组,都让“本真”的印记更加清晰。

当肉身能在被彻底碾碎的瞬间,仅凭一缕本源便重聚成形时,不朽法则的光带也化作光柱,与起源法则的光柱并行,顶端同样浮现“无道”虚影。两道光柱交织处,生出一种“既永恒又瞬息”的奇异韵律。

最后,是传说法则。

传说法则最为特殊,它不依附于物质,不依赖于能量,而是存在于生灵的记忆、信仰、传承之中。一句被传颂亿万年的箴言,一个口耳相传的故事,甚至一段被镌刻在时光里的执念,都是传说法则的载体。

我将至高神魂散开,融入虚无周围的时空碎片。那些碎片中藏着无数生灵的记忆:太初位面的修士临死前的呢喃,中千世界的凡人对英雄的赞颂,甚至是魔界魔族对“禁忌之龙”的敬畏……这些记忆如涓涓细流,汇入传说法则的长河。

我尝试着“改写”一段传说:将某个凡人世界里“英雄战死”的结局,改为“英雄隐退”,竟发现那个世界的后续历史中,多了无数效仿英雄、坚守信念的凡人,传说法则的力量也随之暴涨。这便是传说法则的“无道”之妙——它没有固定的轨迹,却能在无数生灵的“共同记忆”中,生出自我演化的智慧。

当传说法则的长河化作第三道光柱,三道“无道”虚影终于合一,在虚无中凝成一枚没有任何印记的光核。这光核不发光,不散热,却能让周围的起源、不朽、传说法则都围着它缓缓转动,仿佛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这便是……无道。”我伸出手,光核自动落入掌心。

它没有具体的力量形态,却能让我清晰地感知到:起源法则的“无中生有”,可在一念间演化出不存在的维度;不朽法则的“本真不灭”,能让我在任何毁灭中保持自我;传说法则的“记忆演化”,可借诸天生灵的信念,凝聚出超越想象的力量。三者合一的“无道”,不再受任何“道”的束缚,因为它本身就是“所有道的可能性”。

超脱祭道的气息,此刻才真正圆满。唯一至高之躯上,至高胚胎轻轻颤动,似在吸收无道的本源;至高血脉流淌得愈发湍急,带着一种“超越过去”的雀跃;至高重瞳望向更遥远的虚空,那里似乎有某种超越诸天维度的存在,正与这无道之力产生着微妙的共鸣。

我握紧掌心的光核,感受着三道法则在无道之境下的圆融。起源生灭,不朽恒存,传说流转,三者既独立又共生,构成了一幅没有边界的道之画卷。

只是,当这画卷展开时,虚无的边缘突然泛起一阵异样的波动。那波动不同于任何已知的法则,带着一种“观测者”的意味,仿佛有一双眼睛,正透过无尽时空,注视着这方刚刚诞生的无道之境。

我抬眸望去,至高重瞳中闪过一丝凝重。

这波动,会是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