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檀香袅袅。
老皇帝萧衍半倚在软榻上,听着贴身老太监低声禀报着安国公府上午发生的一切。
当听到兀术姿态放得极低,皇帝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哦?单独求见苏爱卿……姿态放得如此之低……”
皇帝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榻沿。
“这兀术,倒是个会做戏的。”
老太监垂首恭立,不敢多言。
皇帝挥了挥手: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苏爱卿若来,直接引他进来。”
“老奴遵旨。”
老太监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安国公苏擎天便入宫,来到了养心殿。
“老臣参见陛下。”
苏擎天躬身行礼。
“爱卿平身,赐座。”
苏擎天在锦墩上坐下,将上午与兀术会面的经过,包括对方的每一句言辞,都原原本本、事无巨细地汇报了一遍。
皇帝听得十分仔细,不时微微颔首。
待苏擎天说完,他沉吟片刻,开口道:
“爱卿应对得当,既守住了底线,又留有余地,张弛有度。这兀术,以退为进,看似哀求,实则拖延,其所图恐怕不小啊。”
苏擎天点头称是:
“陛下明鉴。老臣亦有此感。他反复强调需请示狼主,更像是在等待什么,或者说,为他们可能的其他行动争取时间。老臣已修书提醒靖远侯,加强戒备。”
“嗯,谨慎些总是好的。”
皇帝表示赞同,他话锋一转,回到了谈判条件本身。
“爱卿提出的三条底线,退兵、不犯边、驻军权,确是关键,必须坚持。不过,这驻军十年之期,以及五万两黄金的赔偿……可稍作调整,以显我朝并非一味强压,亦愿促成和谈之诚意?”
苏擎天明白皇帝的意思,这是要在保持战略主动的同时,也给对方一个看似可以下的台阶,避免谈判彻底僵持甚至破裂。
他沉吟道:“陛下所虑极是。驻军十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主要在于威慑。或可缩短年限,但驻军权本身不可动摇。至于赔偿金额,亦可适当调整,但需有替代或补充,以确保我朝实际利益不受损。”
皇帝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苏擎天总能迅速领会他的意图。
他仔细思量片刻,缓缓说出自己的决断:
“这样吧,爱卿。那草场驻兵之期,可从十年改为三年。三年时间,足以让我北境防线向前稳固推进,战略缓冲之地已成。三年后,视两国关系再议,主动权仍在我手。”
“陛下圣明!”
苏擎天觉得此议甚好,既保持了威慑,又展现了灵活性。
皇帝继续道:
“至于赔偿,五万两黄金确显咄咄逼人。可降至黄金两万两,但需额外增加一个条件——”
他目光深邃,看向北方。
“让雪狼国提供活羊五万头,牛五千头,于协议签订后三个月内,分批交付北境!”
苏擎天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妙啊!
陛下此计,实在是高!
黄金虽好,但远水难解近渴,且运输、兑换繁琐。
而五万五千头活畜,对于正面临粮草危机的北境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
这些牛羊,既可宰杀充作军粮,缓解燃眉之急,亦可蓄养起来,作为可持续的肉食来源,更能大大提振军心士气!
这比单纯的要钱,实在得多,也更能切中北境当下的要害!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苏擎天由衷赞道:
“此条件一出,既显我朝促成和谈之诚意,又直指我北境最大需求,可谓一举两得!那雪狼国以牧业立国,拿出这些牛羊虽也肉痛,但比之五万两黄金,更容易接受些。”
皇帝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满意的笑容:
“如此,爱卿便依此新策,与那兀术周旋。底线便是:退兵三百里、十年不犯边、草场驻军三年不变,赔偿为黄金两万两外加五万羊五千牛。可视情况,在支付方式和年限上稍作让步。但核心利益,绝不可失!”
“老臣明白!定不负陛下重托!”
苏擎天起身,郑重领命。
有了皇帝这番定策,他心中更有底气了。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苏擎天才告退离去。
看着苏擎天离去的背影,皇帝缓缓靠回软榻,喃喃道:
“苏爱卿,北境之局,就看你和赵擎川的了……还有那个……沈言……”
他的声音渐低,养心殿内重归寂静。
五日后,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由安国公府的心腹家将快马加鞭,送到了镇北关靖远侯赵擎川的手中。
靖远侯屏退左右,在书房内仔细阅信。
信纸上是安国公苏擎天那苍劲有力的笔迹。
信中详细记述了与雪狼国使团在紫宸殿的激烈交锋,以及兀术私下拜访时的种种表现,尤其是其反复强调需“请示狼主”的拖延姿态。
当读到安国公明确指出“此乃可能缓兵之计,兀术姿态过于做作,恐暗中另有图谋,侯爷需倍加戒备”时,靖远侯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久经沙场,政治嗅觉同样敏锐,安国公的怀疑,与他心中隐隐的不安不谋而合。
雪狼国狼主绝非优柔寡断之人,使团前来,必然带有明确的授权和预案,如此反复请示,极不正常。
接着,信中提到了朝廷的决议:
已任命安国公孙女苏清月为宣慰使,押送粮草北上犒军。
但信中也坦言,因国库空虚,此次粮草数量仅为往常的一半,望北境将士体谅朝廷难处,并设法自行筹措部分,以度严冬。
“粮草仅半……”
靖远侯深吸一口气,感到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
北境本就缺粮,朝廷支援再打折扣,这个冬天将异常艰难。
他将密信仔细收好,面色凝重。
“来人!”
他沉声喝道。
“侯爷有何吩咐?”
亲兵统领应声而入。
“击鼓聚将!紧急军议!所有五品以上将领、侯府属官,即刻到帅府议事堂集合!”
靖远侯命令道,语气不容置疑。
“是!”亲兵统领凛然领命,快步而出。
很快,急促而响亮的聚将鼓声在镇北关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