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国公不知道成绍正在腹诽他,他还在孜孜不倦地教导成绍:
“不仅西曜国和大苑国对万华国虎视眈眈,就连东安国,也随时在找机会吞并万华国。
但是现在东安国面临内乱,这个时候断没有能力觊觎万华国。
而西曜国,现在国内经济很不好,如果不是很好的机会,不会和大苑国联手攻打万华国。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西曜国才会和大苑国联手攻打万华国呢?”
成绍瞪着眼睛看着老英国公没说话。
老英国公再次被成绍气着!
这蠢儿子,眼睛瞪那么大有什么用?脑子都被屎糊住了!
老英国公气不过,“啪”地一下打在成绍脑袋上。
成绍摸了摸被打的脑袋:“爹,你又打我。”
不怪成绍不接老英国公的话。
他是实在不知道,又怕回答错了惹老英国公生气,才选择不开口。
可是,就算他不开口,老英国公还是会生气。
打了成绍一下后,老英国公的气也顺了,干脆直接说出答案:
“朝廷明年应该会对古甸州出兵,所以要防止西曜国和大苑国趁此机会联合起来攻打万华国。”
成绍一惊:“你说朝廷明年会对古甸州出兵?”
老英国公点了点头。
“朝廷为什么突然对古甸州出兵?就不怕西曜国和大苑国趁此机会联合起来攻打万华国?”
“朝廷这几年国库有了盈余,皇权势力这几年也越来越集中、稳固,国内正是欣欣向荣时候。
而古甸州一直是个隐患,倒不如趁着东安国现在内乱、西曜国经济太差的时候先收拾了。
这样也好过以后其他几国富强再联合古甸州一起对付万华国。
只是……”
这一次,成绍倒是接了老英国公的话:“只是什么?”
“只是出兵总得找个理由,我怀疑殿下对古甸州做了什么才会让万华国有正当理由对古甸州出兵。”
“你为什么说是殿下对古甸州做了什么?不是陛下?”
老英国公没有解释,但他心里想的是:
陛下为人相对守成,做事有些瞻前顾后,否则不会这么多年也没收拾得了一个湖阳郡主!
这样的人,不会主动对古甸州做什么,只会被动接受古甸州的行为。
不像李晏。
一个机会就让她扳倒了湖阳郡主,不仅将湖阳郡主的身家盘剥过半、还将湖阳郡主赶去了封地。
而对世家动起手来也不含糊,捧杀、棍棒加蜜糖的手段玩得顺溜。
还有凌烟阁,处置起来更是不心慈手软。
这样的人,顾忌才不会太多,才会为了万华国的利益主动对古甸州出击。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老英国公没有长千里眼、顺风耳,不可能知道李晏和莽应牙的合作,但他将事情猜得八、九不离十!
见老英国公没有回答他的话,成绍继续问道:
“要是真如你所说:
万华国明年会对古甸州出兵,到时候西曜国和大苑国联合起来攻打万华国、万华国能应对吗?”
这一次,老英国公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细细琢磨起来。
成绍也在思考要如何应敌?只是他实在算不上好的军事人才,对如何对敌才能制胜没有把握。
老英国公想了一会,才道:
“陛下应该不会动西北和北方防线,会让萧清河率领黑衣卫出征古甸州,同时让江南道和西南方向折冲府的兵力进行支援。
这样,就算西曜国和大苑国联合起来攻打万华国,到时可让薛大将军父子率禁卫军或其他折冲府的兵力支援西北和北方防线。
西北防线原本就是薛大将军父子的战场,有他们在,可抵挡西曜国。
至于大苑国,原本军事实力就没有西曜国强,有姚广仁在、再加上朝廷支援,也能应对。”
老英国公分析的对外敌情况与萧清河说的几乎一致。
不得不说:
老英国公到底是领兵上过战场之人,他的军事素养远不是从没上过真正战场的成绍之流可比!
成绍还是有些担忧:
“黑衣卫只有五千人,信善率领黑衣卫能对付得了古甸州吗?”
成绍这是将萧清河当成了自家人、才如此忧心他。
老英国公却对萧清河颇有把握:
“萧清河是个军事人才,他之前的官职都是靠在西北战场上立军功赚下来的。
那次溪州剿匪,听跟着他去的龙武军将领说,全靠他运筹帷幄才能轻松获胜。
古甸州地形地势与溪州相似,有溪州剿匪的经验,萧清河应当能平定古甸州。”
说到这里,老英国公停了下来。
当初,是李晏举荐萧清河为副统领前往溪州剿匪,不会那个时候,李晏就想了几年后让萧清河率军平定古甸州一事了吧?
如果真是这样,李晏的心思还真不是一般深!
不过这样也好。
身为皇太女、未来的帝王,没有一点心计坐不稳皇位!
成绍这一次却神奇地领会了老英国公的想法。
“爹,殿下不会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了吧?”
老英国公缓缓点了点头。
成绍吓了一跳:“几年前殿下才多大,那么小就有这样深的心思了?”
“所以你以后一定要记得:
虽然你是殿下亲叔父,但她始终是君、你始终是臣。
可以亲近、但不要忘了尊卑。”
“那你还和她那样亲热?”
老英国公瞪了成绍一眼:
“我和你能一样?
我是她祖父、你只是她叔父,你和她能有我和她亲近?”
成绍朝老英国公翻了个白眼:
“就你和殿下最亲,我们和殿下都是外人。”
老英国公又“啪”地打了成绍的脑袋一下:“我和你说的话记住了没?”
成绍捂着脑袋:
“我不聪明都是你打的,像大哥,你以前从来不舍得打他。”
成绍以前不敢在老英国公面前提成曦,可这几年,因为李晏常常哄老英国公开心、老英国公的心结也解开了。
听成绍提起成曦,老英国公还是叹了口气:
“要是你大哥还在、你也不用这样辛苦。”
听到这话,成绍也沉默下来。
好一会儿,成绍才道:
“爹,你放心。
我自知平庸,从来不敢心生妄念,我以后会一直听殿下的话。”
老英国公又叹了口气:
“晏儿值得信赖。
你看她对高家那丫头、对萧清河、对叶无涯的态度就知道:
她不是卸磨杀驴之人!”
成绍:这倒是真的!
老英国公又道:
“既然朝廷明年会有大动作,你也得提前布局、替陛下分忧。
要保证朝廷在应对外敌时皇城的安全!”
成绍认真回答:“我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