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当死侍 > 第124章 沉默的回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国十七年的盛夏,热浪炙烤着夷洲军港。海军都督以及一众将领、官员,肃立在码头,目光死死盯着远方空无一物的海平面,焦虑与期盼交织在每一张被海风侵蚀的脸上。距离第一支搜寻舰队出发已过去数月,依旧杳无音信。希望,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点点变得渺茫。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一个平静的午后,了望塔上突然传来了声嘶力竭、几乎变调的呼喊:“船!有船!是……是我们的船!!”

瞬间,整个港口如同炸开的油锅!所有人都涌向码头边缘,极目远眺。

海天相接处,首先出现的,是一个微小得几乎可以忽略的黑点。渐渐地,黑点变大,显露出模糊的帆影……不,那不是完整的帆,是残破的、打着补丁的帆!船体的轮廓也清晰起来,并非威武的“镇海”级,而是一艘体型小得多、船身布满破损与焦黑痕迹、航行姿态都显得有些不稳的……通讯快船!

是“深蓝探索舰队”出发时携带的辅助船只之一,“海燕号”!

它没有悬挂任何旗帜,只是以一种近乎麻木的沉默,缓缓地、艰难地驶向港口。

当“海燕号”终于靠上码头,放下跳板时,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船上下来的人不多,仅有二十余人,个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眼神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茫然与深入骨髓的疲惫。带队的是“海燕号”原本的船长,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航海,此刻他的一条胳膊用简陋的木板固定着,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疤痕。

“都督……我们……回来了……”老船长看到迎上来的海军都督,喉咙沙哑地吐出几个字,便几乎要瘫软下去。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刚刚铺设完毕、尚未正式启用的建康至夷洲实验性电报线路(仅能传递极简代码),被发送到了太师府。

澄心堂内,林默看着那份由夷洲基地翻译过来的、极其简短的电文——“‘海燕’归,余舰尽没,人员十存一,详情后报。”——他闭上了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但终究,还有人活着回来。这本身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立刻下令,以最高规格救治和安置归来的幸存者,并严密封锁消息,待他们身体状况稍有好转,立刻护送回京,他要亲自听取汇报。

半个月后,建康,太师府一间僻静的偏厅内。林默屏退左右,只留下侯三记录。他看着眼前这二十几名经历了生死考验、依旧惊魂未定的幸存者,目光温和而坚定。

“慢慢说,把你们经历的一切,都告诉朕。”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在老船长断断续续、时而因恐惧而哽咽的叙述中,一幅惨烈而诡异的远航图景,逐渐呈现在林默面前。

舰队出发初期一切顺利,按照海图航行,也发现了几处可以作为补给点的小岛。然而,在继续向东,深入未知海域后,他们遭遇了远超预想的、持续不断的猛烈风暴。巨大的浪头如同山峦,“镇海”级战舰在自然之威面前也显得脆弱不堪,其中一艘因龙骨受损,在风暴中沉没。

风暴过后,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他们迷失了方向,罗盘指针疯狂乱转,仿佛那片海域存在着强大的磁异常。紧接着,舰队被一片浓得化不开的、终日不见阳光的海雾所笼罩。雾中,他们遭遇了某种……从未见过的、体型巨大、性情凶猛、能够喷吐腐蚀性液体的海洋生物(疑似某种史前海怪或未知物种)的袭击!又损失了一艘战舰。

最后的“北冥号”和仅存的“海燕号”,在弹尽粮绝、船员伤病交加的情况下,于迷雾中挣扎。最终,“北冥号”的蒸汽主机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及海水侵蚀发生爆炸,迅速沉没。“海燕号”凭借其小巧和运气,侥幸逃脱,在海上漂流了不知多久,依靠收集雨水和捕捉鱼类,才九死一生地找了回来。

风暴、磁异常、诡异海雾、恐怖海怪……幸存者的描述,将东部远洋渲染成了一片充满未知危险的死亡海域。

林默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知道,这些幸存者的描述可能因恐惧和疲惫而有所夸张或扭曲,但核心信息是明确的——帝国目前的航海技术和对远洋的认知,还远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安全的跨洋航行。

“你们辛苦了。”听完叙述,林默站起身,对幸存者们郑重说道,“帝国不会忘记你们的牺牲与贡献。好生休养,你们的经历,将是帝国未来征服海洋最宝贵的财富。”

送走幸存者,林默独自在偏厅中沉思了许久。

东进大洋的计划,必须调整,但绝不能停止。他需要更坚固的船(全钢铁舰体),更可靠的动力(改进蒸汽机乃至内燃机?),更精确的导航(解决磁异常问题),以及对远洋生态、气候更深入的了解。

这将是一场更加漫长、需要更多技术积累的远征。

他走到窗前,望着东方。那片吞噬了帝国精锐舰队的大洋,此刻在他眼中,不再仅仅是机遇,更是悬在帝国海权梦想之上的、一道必须用技术与勇气去跨越的天堑。

沉默的回归,带回了失败的苦涩,也带回了用生命换来的、无比珍贵的教训。帝国的深蓝之梦,在经历了第一次惨痛的挫折后,将变得更加务实,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