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当死侍 > 第60章 权掌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宫,紫宸殿。

往日庄严肃穆的大殿,此刻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躁动。百官依序而立,却无人能保持往日的沉稳,目光不时瞟向御阶之下,那空置了十余日的首辅之位,又或是悄然扫过站在武官班列最前方,那一身素服、神色沉静如水的林默。

景和帝端坐龙椅,年轻的脸上带着一丝不安与茫然,频频看向珠帘之后。珠帘内,太后的身影隐约可见,却同样沉默。谢琰的骤然离世,留给这对孤儿寡母的,是一个群龙无首、暗流汹涌的朝堂。

“陛下,太后!”沉寂终于被打破,礼部尚书,一位谢琰时代的旧臣,手持玉笏出列,声音带着刻意的悲痛与沉重,“首辅大人薨逝,举国同悲。然国不可一日无主,朝不可一日无相。当务之急,是推选贤能,继任首辅,以安定朝局,总理国政!”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大殿瞬间沸腾!

“臣附议!首辅之位,关乎国本,当选德高望重、老成谋国之臣!”

“臣以为,当循祖制,由百官推举,陛下钦定!”

“首辅之责,在于平衡朝野,调和阴阳,非通达经史、明悉典章者不可胜任!”

清流一派的官员纷纷出列,引经据典,看似公允,实则意图将他们推崇的、注重道德文章的耆老旧臣推上相位,以期恢复“文人政治”的传统,压制林默这等凭借军功和“奇技”上位的寒门势力。

然而,他们的声音很快被另一股更加强势的声浪所淹没。

“陛下!太后!”兵部侍郎,一位与江北军镇关系密切的官员,声若洪钟,“如今北虏虽暂退,然狼子野心不死,慕容克余孽未清,西陲又有‘黑狼’崛起,边境安危,系于一线!值此多事之秋,首辅之位,当选任能提振军心、善处军国机要之能臣!岂可拘泥于经史文章?!”

“臣附议!”又一位将领出列,声音铿锵,“历阳之战,若无林国公临危受命,焚龙炮,守孤城,破铁骑,我南朝社稷危矣!林国公忠勇盖世,才智超群,更兼格物院利国利民,于军于民皆有殊功!臣等以为,由林国公继任首辅,方能震慑内外,保我江山永固!”

“臣等附议!”

“江北诸将,亦同此心!”

支持林默的军方将领和务实派官员纷纷发声,言辞激烈,气势逼人。他们抬出林默的赫赫军功和格物院的实绩,与清流空谈道德的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朝堂之上,顿时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争吵不休,互不相让。景和帝被这阵势吓得脸色发白,求助似的看向珠帘。

珠帘微动,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传来:“诸位爱卿,所奏皆有道理。首辅之位,干系重大,容朕与太后……细细思量。”

这显然是在拖延。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林默,终于动了。他缓步出列,并未看向争吵的双方,而是直接面向御座,深深一揖。

刹那间,整个紫宸殿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年仅弱冠、却已位极人臣、功高震主的年轻国公身上。

“陛下,太后。”林默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首辅谢公新丧,举国哀恸。此时争论继任之人,确有不妥,易生纷扰,亦非谢公所愿见。”

他先定下基调,表示了对谢琰的尊重,也暗示了当前争论的不合时宜。

“然则,国事蜩螗,确需有人主持。”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臣本微末,蒙先帝、太后、陛下及谢公不弃,委以重任,幸不辱命。然臣年少德薄,才疏学浅,于首辅总理阴阳、调和鼎鼐之重任,实难胜任。”

他以退为进,主动示弱,反而让那些准备攻击他“跋扈”、“恋权”的人一时语塞。

“然,”林默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百官,最后落回御座,语气变得坚定,“臣深受国恩,值此危难之际,岂敢惜身?若陛下、太后信重,朝野同仁不弃,臣愿暂领枢密院使、平章军国重事,于这段非常时期,协理军政,稳定朝局,以待贤能!”

枢密院使!平章军国重事!

这不是首辅之名,却几乎囊括了首辅所有的核心权力——军权与参决政务之权!而且,是“暂领”、“协理”,姿态放得极低,让人难以拒绝。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没想到,林默会提出这样一个方案。这既避免了直接冲击“首辅”这个名位可能带来的激烈反弹,又巧妙地将他推到了实际掌权者的位置!

清流官员们面面相觑,想要反对,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难道要反对一个刚刚立下不世之功的国公,在国难当头时“暂领”军国重事,为国分忧吗?

军方和务实派官员则心中暗喜,林默此举,无疑是当前最稳妥、也最能实现权力过渡的方案。

珠帘之后,太后与景和帝低声商议了片刻。显然,对于他们而言,一个有能力、有威望,且姿态谦恭的林默来“暂理”朝政,远比一个完全无法掌控的朝堂争斗要可靠得多。

“准奏。”太后的声音终于传来,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即日起,晋封林默为太师,领枢密院使、平章军国重事,总揽军政,协理朝纲。望林爱卿不负朕与太后厚望,安定社稷,匡扶国祚!”

“臣,林默,领旨谢恩!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林默伏地,声音沉凝。

尘埃落定。

没有血流成河的政变,没有激烈的朝堂对抗,林默以其积累的雄厚实力、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恰到好处的姿态,兵不血刃地接掌了南朝的至高权柄。

当他从丹陛之下站起身,转身面向百官时,那身素服仿佛也无法掩盖其身上骤然散发出的、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目光所及之处,无论是昔日政敌,还是军中同袍,皆不由自主地垂下眼睑,或躬身以示臣服。

权掌乾坤,自此而始。

走出紫宸殿,阳光有些刺眼。侯三如同影子般跟上,低声道:“恭喜太师。”

林默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

“回府。”他淡淡道。

权力的巅峰,他已然踏上。但这并非终点,而是另一个更加凶险、也更加波澜壮阔的起点。内要整顿朝纲,压制异己;外要警惕北虏,开拓海疆;更要推动格物,改变这个时代。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他相信,凭借手中的力量与超越时代的见识,他必将在这历史的画卷上,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太师府(原国公府)的匾额悄然更换。府门之外,车水马龙,前来拜谒的官员络绎不绝。而府门之内,林默已然铺开了新的蓝图。

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正式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