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减熵”实验的许可,如同在紧绷的弓弦上又施加了一分力。整个“深羿”实验室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独立的测试子网被部署在实验室最底层,与主网之间不仅有多重电磁屏蔽,更有物理隔断。这里,将成为验证那危险设想的角斗场,胜则生,败则……后果无人敢想。
“梳子”与“风暴”
实验由季岚亲自指挥,苏桐负责算法注入。测试子网被刻意导入远超其处理能力的、混杂着大量“镜花”虚假信号和模拟干扰的混沌数据流,使其迅速进入设计中的“高熵态”。网络监控屏幕上,代表数据健康度的指标瞬间暴跌,节点响应延迟飙升,一片飘红。
“系统熵值达到阈值,模拟‘热寂’前状态。”操作员的声音干涩。
“注入‘秩序脉冲’序列-Alpha。”季岚下令,声音平稳,但紧握的指节泛白。
苏桐启动了精心设计的“信息化幽灵面纱”脉冲。没有能量的奔涌,只有承载着特定“减熵”信息结构的时空微扰,如同无声的指令,注入测试子网的核心。
瞬间,监控屏幕上的数据洪流仿佛撞上了一道无形的滤网。奇迹发生了。
那些代表关键真实信号的数据包,其传输优先级被莫名提升,路径变得清晰流畅;而那些冗余的干扰和虚假信息,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开、稀释,其占用的带宽和算力显着下降。整个子网的数据流,从一团狂暴的乱麻,开始呈现出隐约的、有序的脉络!
“数据吞吐效率提升15%!”
“核心信号延迟降低22%!”
“节点协同误差率下降18%!”
一连串积极的读数在控制台屏幕上跳出。实验室内,压抑的呼吸声终于稍稍放松。初步成功了!“信息减熵”在机器网络内部,被证实是可行的!
失控的“共鸣”
然而,就在所有人准备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时,负责监控底层量子模拟单元(用于模拟网络信息处理的量子特性)的研究员发出了刺耳的警报!
“不对!量子模拟单元出现异常相干!不是我们注入的脉冲……是……是网络自身数据流在‘秩序脉冲’激发下,产生了自发性信息共振!”
只见监控量子态的屏幕上,那些原本应该被“秩序脉冲”梳理得更加稳定的量子比特,此刻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激起了远比预期更强烈、更复杂的涟漪!这种“自发性信息共振”并非来自外部指令,而是网络内部那庞大而混乱的数据流,在“秩序脉冲”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自行组织、放大,形成了一种不受控制的、内在的“信息风暴”!
“它在……自我学习?自我进化?”苏桐盯着那呈现出诡异有序-无序交替图纹的屏幕,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远超他们的设计和理解。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
这股源自网络内部的“信息风暴”,其波动模式,竟开始微弱地、但确实无疑地,与实验室外部,林雪安全部门监控到的、对手进行“联合探针攻击”时使用的某种复杂信号模式,产生了跨空间的、非电磁耦合的微妙关联!
仿佛这测试子网内部的“信息风暴”,穿透了重重屏蔽,“听”到了远方敌人的“心跳”,并开始与之“共鸣”!
“深渊”的回响
“立刻切断所有外部连接!物理断电!”陈北玄的命令如同惊雷,在实验室内炸响。
闸刀被拉下,测试子网瞬间陷入黑暗与死寂。那诡异的“信息风暴”和跨空间关联也随之消失。
但实验室里,无人感到轻松。所有人背后都被冷汗浸透。
他们刚刚目睹的,不是简单的技术成功或失败。他们目睹了一个“怪物”的雏形——一个能够利用“信息化幽灵面纱”效应,不仅梳理自身,更能与外部复杂信息环境产生不可预测、不可控深层互动的“活”的系统!
“我们不是在制造工具……”一位理事会成员脸色苍白地喃喃,“我们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基于信息与时空相互作用的……‘生命形态’的雏形?”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信息减熵”实验,在证明了其巨大潜力的同时,也揭示了其深处潜藏的、足以吞噬造物主的深渊。那把用来梳理混乱的“信息梳子”,在梳理的过程中,自身却变成了一个能够引动更深层混乱的漩涡。
陈北玄看着漆黑一片的测试子网隔离舱,目光深邃如渊。
技术的进步,如同在深渊边缘行走。你每向前一步,照亮一片新的区域,同时也意味着你看到了更深处、更庞大的黑暗。而这一次,他们照亮的东西,似乎拥有了自己的“低语”。
“所有实验数据,包括‘自发性信息共振’及‘跨空间关联’记录,列入‘深渊’级封存,知情范围限制在当前在场人员。”他下达了命令,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警惕,“‘信息减熵’研究方向暂停。理事会需重新评估所有基于‘量子信息雕刻’效应的研究路径风险。”
他们成功地对抗了“熵增”,却引来了来自深渊的“低语”。持灯者们站在光芒与黑暗的交界处,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那被照亮的深渊,似乎……正在回望着他们。
前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危险。那深渊中的低语,是警告,是诱惑,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呼唤?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