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寒门学霸替嫁竟然入了豪门 > 第100章 携手未来,幸福新生活的启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携手未来,幸福新生活的启航

晨光还没完全亮透,苏雨宁已经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泛着微弱的蓝光,她点开一个加密文件夹,输入密码。文档标题是《“额外一小时”公益学习计划·初版框架》。

她没急着写内容,先在空白页上敲下三行字:

不筛选“优秀”,只识别“需要”。

不贴标签,不搞排名,不设淘汰。

随时退出,不留负担。

这三点,是她凌晨三点醒来时,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的底线。她知道,很多公益项目一开始是好意,最后却变成变相考核,反而给原本就喘不过气的孩子再压一块石头。她不想那样。

鼠标滚轮往下拉,她开始填具体内容。试点学校选了三所,都是省内重点中学里设有贫困生专项通道的。她不打算对外公开招募,而是通过校方匿名推荐,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意愿强、但缺乏系统方法的学生优先。

课程设计部分,她写了很细。不是直接照搬自己的习惯,而是拆解成可复制的动作模块——比如“十五分钟高效阅读法”“错题反向推导训练”“碎片时间记忆锚点”。每一条都避开对设备和网络的高要求,确保哪怕只有旧手机和平板也能参与。

她特意加了一条备注:所有学习数据由学生自主上传,平台不做追踪分析,不生成成长曲线图。我们不是要造样板,是要留出口。

写到一半,她停下,回头看了眼床头柜上的闹钟。五点四十七分。再过十三分钟,就是六点整,宝宝该醒了。

她保存文档,顺手把标题前的括号从“草稿”改成“初版”。然后关掉电脑,起身去厨房热牛奶。

顾砚辞已经在餐桌旁了,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会议纪要。他抬头看她一眼,“昨晚我跟高管会开了二十分钟,放了那段视频。”

“哪个?”

“孩子画画说爸爸总在打电话那个。”

她点点头,倒了杯温水坐下。

“有人问投入产出比。”他语气平平,“我说,如果下一代连表达都不愿意了,咱们现在赚的所有钱,将来不过是换个名字进拍卖行。”

她抿了口水,“他们信了?”

“没全信,但同意先做小范围测试。”他把纪要推过来一点,“不挂品牌,不宣传,只做内部家庭邀请制。第一批不超过十组。”

她扫了一眼签字栏,看到几个核心部门负责人的名字都签了字。

“你没提我们的宝宝?”

“没有。”他说,“他是参与者之一,不是标杆。”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

客厅传来窸窣声,宝宝揉着眼睛从房间爬出来,穿着小熊睡衣,一头软发翘着。他走到地毯上,蹲下,拿起蜡笔就开始涂。

苏雨宁走过去,看他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房子,外面一圈蓝色线条围着,像水,又像风。

“这是什么呀?”她坐下来,离他不远不近。

“云上的家。”他头也不抬,“我和爸爸妈妈住这儿。”

“哦?那它怎么上去的?”

“飞的。”他认真地说,“翅膀一扇就起来了。”

顾砚辞也走了过来,蹲在他旁边,“要不要加个轮子?这样落地也能跑。”

“不行。”宝宝摇头,“轮子太吵,会吵醒小鸟。”

“那装螺旋桨呢?”顾砚辞摸着下巴,“轻轻转的那种。”

宝宝想了想,点点头,在房子顶上画了个小圆圈,又添了几根线。

“还要窗户。”他说,“要看星星。”

三人就这么围着一张纸,你一句我一句地添细节。没人纠正比例,没人提醒现实中房子不能飞,也没人说这画拿不出去参展。

阳光慢慢移到茶几边缘,照在那份会议纪要的一角,字迹有些发白。

中午她回书房继续改方案。这次加了退出机制的具体流程:学生可随时申请终止参与,系统自动清除所有记录,连“曾参与”的标记都不会保留。她在旁边批注:保护尊严,比留下痕迹更重要。

下午三点,她把最终版发进私人邮箱,附件命名:“额外一小时_v1.0_仅存档”。

顾砚辞打来电话,声音压低,“董事会那边有人问亲子项目是不是资源浪费。我回了一句——我们现在省下的每一分‘无效投入’,二十年后都会变成下一代无法弥补的情感缺口。”

她没说话。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他顿了顿,“问这话的人,自己儿子去年因为抑郁休学了。”

她轻轻捏了捏眉心。

“我不是想争赢谁。”他在那头说,“我只是不能再看着同样的事重演。”

傍晚饭后,宝宝又趴回地毯上,这次用绿色画了片森林,说云上家要落在树顶上。苏雨宁坐在沙发边,打开笔记本,翻到一页空白,写下一句话:真正的支持,是让人感觉不到被“支持”。

顾砚辞走过来,接过她的本子看了一眼,没说话,只是轻轻合上,放在茶几另一端。

“累了吧?”他问。

她摇摇头,目光还在宝宝身上。

他起身拿了条薄毯,搭在她肩上。然后坐下来,靠在她身边。

窗外天色渐暗,楼下的车流声变得柔和。客厅灯没开大,只有一盏落地灯亮着,光晕圈住三人所在的区域。

宝宝终于放下笔,爬过来钻进两人中间,脑袋枕在苏雨宁腿上,眼睛快闭上了。

她伸手抚了抚他的头发。

顾砚辞低头看了看,轻声说:“你说他会记得今晚吗?”

她没回答。

他也不再问。

夜彻底落了下来。城市灯火在远处连成一片,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金。

苏雨宁慢慢闭上眼,又睁开。她知道明天一早还得修改几处措辞,比如把“帮扶对象”改成“参与家庭”,把“提升效率”换成“探索节奏”。

这些词很重要。它们不只是文字,是态度的起点。

顾砚辞的手覆上来,盖住她放在膝盖上的手指。温度稳定,力道很轻。

宝宝的呼吸渐渐均匀,一只脚搭在沙发边缘。

她看着茶几上的笔记本,封面朝下,静静躺着。

风吹动窗帘一角,掀起来又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