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岳再兴笑道:“石龙场主不必多礼,看来伤势恢复得不错。”

石龙感激道:“全赖真人当日出手相救,否则石龙早已是宇文化及拳下之鬼!”

“此次前来,除却感谢真人的救命大恩,更是诚心希望能追随在真人座下,聆听教诲,求取无上大道!”

他语气诚恳,目光中充满了渴望。

岳再兴本就需借助石龙在扬州的本土势力,自然不会故意推拒,闻言便笑道:“石龙场主一心向道,诚心可鉴,能来我重阳宫,是贫道之幸,亦是道门之福。”

“只是贫道座下八十一名真传弟子已满,石龙场主亦是一方豪雄,成名多年,就不必拘泥于称呼贫道为师父了。”

石龙却态度坚决,再次躬身道:“不可!弟子既决心聆听真人宣讲大道,怎敢不以师礼相待?”

“弟子不敢妄想能与景阳、清远等师兄并列,成为师父的真传弟子,只求师父能收我为记名弟子,石龙便心满意足,感激不尽!”

岳再兴见他心意甚诚,便也不再矫情,颔首道:“既然你执意如此,那也好,便依你之言。”

石龙闻言大喜,知道这是岳再兴正式应允收下他的意思。

当即不再犹豫,撩起衣袍下摆,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向着岳再兴行了三跪九叩的拜师大礼。

岳再兴端坐椅上,神色坦然,受了他这隆重大礼。

礼成之后,岳再兴亲自引领石龙来到自己清静的小院。

大师兄景阳早已备好香茗与精致茶点,安静地侍立一旁。

石龙连忙向景阳拱手道谢:“有劳大师兄。”

景阳微笑着回礼:“石龙师弟不必客气。”

说罢,便安静地退了下去,将空间留给师徒二人。

岳再兴看着神色恭谨的石龙,缓声道:“石龙,你既一心求取大道,贫道今日,便说说我对‘道’之一字的理解。”

岳再兴所求的武道极致,其实本质上也是追寻冥冥中的“大道”,武功不过是他探索大道、验证大道的一种形式与途径。

他如今五气朝元圆满,与道家炼气士所追求的境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加之他的武学根源本就出自道家全真一脉,故此,他这个“道门真人”的身份,倒也并非虚妄。

再者,他的武功境界早已超凡脱俗,尤其是在破碎虚空的世界中曾亲身参悟过助传鹰破碎虚空的《战神图录》。

更曾以无上神通引动国师八师巴与魔宗蒙赤行提前飞升,其对天道的感悟与认知,远非此世寻常武人乃至道学大家所能企及。

岳再兴由浅入深,从道法自然,讲到阴阳化生,从炼精化气,提及神与气合........

他讲述的大道,并非空泛的经文,而是结合自身修行体验,直指本源。

石龙听得如痴如醉,许多过去钻研《长生诀》乃至其他道经时百思不得其解的关隘、晦涩难懂之处。

在岳再兴的阐述下,竟豁然开朗,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新天地的大门!

最后,岳再兴又针对石龙本身的情况,指点他的成名绝技“推山手”。

他将降龙十八掌中那股至大至刚、无坚不摧的意境与发力法门,巧妙地融入“推山手”之中。

使得这门原本算是一流的掌法,在层次与威力上再度提升了一个等级,隐隐触摸到了顶级外功的门槛。

同时,岳再兴也开始教导石龙转修《纯阳真功》。

《纯阳真功》作为“混沌功”的简化版,其根本在于纯阳大道,却具备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特性。

故此石龙转修此功,并不会因为自身原本修炼多年的内力属性而有所冲突。

反而能以其为资粮,更快地转化出更为精纯的纯阳真气。

感受着自身武功与道境肉眼可见的提升,石龙心中激动难以自抑。

他再次推金山倒玉柱般,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岳再兴身前,神色虔诚无比,如同最虔诚的信徒面对真神。

“弟子石龙,叩谢师尊传道授业之恩!”

这一刻,他彻底归心。

石龙作为扬州城公认的第一高手,他经营的“石龙武场”也是扬州城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武场,门下弟子过千,关系网遍布三教九流。

可以说,在扬州地界,除开官方官府,石龙及其武场的势力就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得到石龙的真心投效,几乎意味着整个扬州城的民间武力层面和相当一部分的人心,已然间接掌控在了岳再兴的手中。

此后,石龙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重阳宫中,换上了一身朴素的青色道袍,潜心修行。

至于外界的石龙武场日常事务,则基本交给了几名信得过的亲传弟子打理。

自此,石龙武场在实质上,也成为了重阳宫在外围的重要势力和眼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天下战乱愈发炽烈,烽烟四起,失去家园和田地的流民越来越多,如同潮水般涌向相对安稳的江南地区。

在岳再兴的授意下,重阳宫开始在山门外设立粥棚,每日定时施粥,赈济这些逃难而来的灾民。

同时,依托着“悦来商行”庞大的财力和物资支持,重阳宫逐步将宫观附近的大量无主或抛荒的田亩购买下来。

然后雇佣这些身强力壮的流民进行耕种,约定收取收成的一半作为地租。

或许在后世看来,收取五成的地租比例显得很高,但在当时那个土地兼并严重、租税苛酷的年代,这已经是极为仁慈和低廉的条件了,至少能让这些流民看到活下去、甚至安定下来的希望。

随着这些善举不断发酵,口碑相传,前来投奔重阳宫、寻求庇护和活路的流民越来越多,在重阳宫周围渐渐形成了新的村落。

流民越来越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好在岳再兴深谙可持续之道,从一开始施粥就定下规矩,粥要可见人影,是真正的稀粥。

这样既能吊住性命,又不会因过于稠厚而引来无数饥民拖垮储备,同时也筛选掉了部分纯粹想不劳而获之人。

等到新开垦和接管田地的第一季粮食收获之后,情况自然会好转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