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37年9月25日上午,淞沪会战第三十七天,蕴藻浜左翼黔军3营防区。林晚蹲在医疗棚前,正将周明轩帮忙采来的蒲公英分类晾晒——这些草药能消炎,是目前最紧缺的医疗物资。她指尖划过叶片上的露珠,心里还在想着昨天转运的伤员,不知道他们在后方医院有没有用上消炎药。

“林大夫,俺帮你把草药挂起来吧!”二柱子跑过来,手里拿着几根细竹竿,是从前沿的断树上砍的。他脸上带着笑,眼里满是轻松——昨天王锐顺利回来,伤员也安全送到,让他对接下来的战斗更有底气。

林晚点点头,刚想说话,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车的轱辘声,混着清脆的铜铃声,不像日军的军车,反而带着股西南乡绅的气派。她抬起头,看到一辆黑漆马车正往阵地这边来,车头上插着面小旗,上面绣着“贵州商会”四个字。

“是周先生的马车!”王锐从弹药箱旁抬起头,眼睛一亮。他之前在第十二章见过周世昌派来的管家,对这马车有印象。

陈砚也走了过来,心里有些意外——周世昌是原身陈石的表姐夫,贵州有名的乡绅,之前第八章通过书信联系,第十二章派管家送过布鞋和糙米,这次居然亲自来了。马车在阵地前停下,周世昌从车上下来,穿着件藏青色绸缎马褂,手里拿着个紫檀木手杖,脸上带着风尘,却依旧精神矍铄。

“陈石!俺可算找到你了!”周世昌快步走过来,一把抓住陈砚的手,力道大得让陈砚晃了晃,“听说你们跟鬼子死磕了半个月,俺在贵州坐不住,亲自送物资来了!”

身后的车夫和伙计们连忙卸下马车上的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急需的物资:100支崭新的汉阳造,枪身上还泛着蓝光;20斤西药,有消炎的磺胺、治疟疾的奎宁;还有500斤糙米,用粗布口袋装着,散发着新米的清香。

“周先生,您怎么亲自来了?太危险了!”陈砚又惊又喜,连忙让王锐清点物资,“快,让弟兄们把物资搬进掩体,别被日军的炮弹炸了。”

“危险?俺从贵州到上海,走了十几天,一路上听了多少你们打鬼子的事,这点危险算啥!”周世昌拍着胸脯,指着身后的箱子,“这些都是贵州百姓捐的,听说你们缺枪缺药,家家户户都拿出了压箱底的东西,有的农户把耕牛卖了换钱买枪,就盼着你们多杀鬼子!”

士兵们围了过来,看到新步枪和西药,都激动得直拍手。石刚从前沿巡逻回来,看到新枪,立刻拿起一支,拉了拉枪栓,声音清脆:“好枪!比俺们手里的旧汉阳造好用多了!”张猛也凑过来,掂了掂步枪,笑着说:“周先生,你们贵州百姓太仗义了!俺们川军也跟着沾光!”

林晚看到西药,眼睛都亮了,连忙走过去:“周先生,这些磺胺太及时了!我们的草药快用完了,伤员们正等着消炎药呢!”她小心翼翼地把西药放进医疗棚的木箱,像捧着宝贝似的。

周世昌跟着陈砚走进战壕,看到里面加固的沙袋、隐蔽的土雷,还有伤员们虽然疲惫却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好!你没辜负贵州百姓的期望,把弟兄们带得很好。”他突然压低声音,凑近陈砚:“俺这次来,还有件事要跟你说——吴鼎昌那老东西,想截留贵州捐给你们的物资,说要‘统一分配’,俺跟他吵了一架,才把这些东西抢出来的。”

陈砚心里一沉,吴鼎昌克扣黔军补给的事,第八章就从周世昌的信里知道,没想到他现在连百姓捐的物资都想截留。“周先生,您打算怎么办?”

“俺想联合贵州其他乡绅,给军委会写告状信,把吴鼎昌克扣物资的事捅出去!”周世昌眼里满是怒气,“他这是拿百姓的血汗钱谋私,不能让他得逞!”

陈砚点点头,觉得这办法可行:“好!您联合乡绅,我这边也给师部发报,两边一起施压,不信治不了他!”他想起之前刘彪、李达的刁难,心里清楚,只有把吴鼎昌的事解决了,3营的补给才能真正有保障。

周世昌从怀里掏出一本线装书,递给陈砚:“这是《贵州子弟抗战录》,上面记着咱们贵州子弟在前线的功绩,你拿着,以后给弟兄们看看,让他们知道,家乡的百姓都记着他们的好。”

陈砚接过书,封面上的“贵州子弟抗战录”六个字是手写的,笔力遒劲。他翻开一看,里面记着3营每次战斗的伤亡和缴获,连李老栓的名字都在上面,心里一阵暖流:“谢谢您,周先生。我一定给弟兄们看,让他们知道,家乡没忘了他们。”

中午,炊事棚煮了糙米饭,还蒸了几个红薯,周世昌和陈砚、张猛、林晚围坐在一起吃饭。张猛拿着红薯,吃得香甜:“周先生,要是每天都能吃这么好的饭,俺们能把鬼子赶回老家!”

周世昌笑着说:“等打赢了鬼子,俺请你们吃贵州的酸汤鱼、丝娃娃,让你们好好尝尝家乡的味道!”

饭后,周世昌要走了,陈砚带着士兵们送行。二柱子跑过来,递给周世昌一个用子弹壳做的小摆件:“周先生,这是俺做的,您带回去,就当是俺们3营弟兄的心意。”

周世昌接过摆件,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好,俺一定好好收着。你们放心,俺回去就联合乡绅,跟吴鼎昌斗到底,保证物资能送到你们手里!”

马车渐渐远去,铜铃声越来越淡。陈砚握着手里的《贵州子弟抗战录》,心里满是坚定。他对士兵们喊:“弟兄们,家乡的百姓记着咱们,周先生也在为咱们争取物资,咱们更要守住阵地,多杀鬼子,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杀鬼子!守阵地!”士兵们的吼声震得战壕里的野草都在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