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213章 赛场争锋 证显初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辰刚把小石头送的枇杷树图贴好,书桌角还放着从青山村带回来的紫苏叶标本,手机就弹出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 —— 是全国医学大赛组委会的参赛通知,附带着决赛流程和评审名单。

他指尖顿了顿,想起上周从青山村回城时,苏晓冉提过的这场比赛。当时他还笑着说 “没时间准备”,可此刻看着短信里 “中西医结合创新” 的主题,胸口的玉佩忽然轻轻发热,像是在提醒他 —— 那些在山村践行的神农医道,或许该站上更大的舞台。

“林辰,看到通知了吗?” 苏晓冉的电话很快打过来,背景里有纸张翻动的声音,“评审名单我看了,有协和的李教授、湘雅的张主任,都是出了名的‘严要求’,尤其看重数据和实用性。”

林辰拿起桌上的笔记本,上面记着他在青山村整理的 “情志调理 + 草药辅助” 方案 —— 之前帮村里一位独居老人缓解过抑郁情绪,用的就是枇杷叶茶安神、配合田间劳作调节心神的法子。“我想把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方案报上去,用青山村的实际案例做支撑,应该够实在。”

“我这就整理数据!” 苏晓冉的声音透着干劲,“之前每次随访都备份了原始记录,肯定没问题。”

决赛当天,医学中心的报告厅坐得满满当当。前排的评审席上,五位评委神态严肃 —— 李教授是中医高校的博导,手里总捏着本翻旧的《黄帝内经》;张主任来自三甲医院精神科,桌前摆着厚厚的病例手册;剩下三位评委也都是中西医领域的资深专家,眼神里藏着对 “创新” 与 “实用” 的双重考量。

比赛分两段,先由选手阐述方案,再接受评委提问。第一个上台的是赵天宇,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的 ppt 满是亮眼的数据。“我的 AI 智能诊断系统,能通过语音、表情识别抑郁倾向,准确率达 92%,已在三家社区医院试用,效率比人工诊断提升三倍。”

台下传来小声的赞叹,张主任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了两笔:“效率确实突出,但诊断后的干预方案呢?”

赵天宇愣了愣,很快笑着补充:“系统会推荐标准化用药方案,后续还会优化。”

轮到林辰时,他没带复杂的 ppt,只拿了本笔记本和一袋封装好的草药标本。“我的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干预抑郁症’,分三步:一是用合欢皮、酸枣仁煮茶调节心神,这是从《本草纲目》里改良的方子,青山村的老人喝了三个月,睡眠质量提升 40%;二是配合‘田间疗愈’,让患者参与草药种植、采收,通过劳作调节情志;三是定期随访,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草药用量,避免药物依赖。”

他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老人的随访记录 —— 手写的日期、睡眠时长、情绪评分,还有几张老人在草药地劳作的照片。“这些都是原始记录,没有经过数据美化,真实反映了方案的效果。”

可话音刚落,赵天宇突然站起来:“林医生,你这些数据有问题!” 他快步走到台前,调出自己做的对比图,“你说的‘睡眠质量提升 40%’,和行业平均数据偏差太大,会不会是刻意筛选了‘优质案例’,甚至修改了数据?”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李教授抬了抬眼镜:“林医生,针对这个疑问,你怎么解释?”

林辰皱起眉,他确实没做过 “行业平均对比”,那些数据都是老人每天如实记录的。“这些记录都是患者亲笔写的,我可以提供联系方式让评委核实,但现在没法立刻拿出‘无修改’的证明。”

张主任放下笔,语气谨慎:“我们看重真实,也理解基层案例的特殊性,但没有直接证据,很难让人信服。”

林辰攥紧了口袋里的玉佩,暖意顺着指尖传来,忽然想起苏晓冉昨天说的 “备份”。他刚想开口,报告厅的门突然被推开,苏晓冉抱着笔记本电脑跑进来,额头上还沾着汗:“评委老师,我有证据!”

她快步走到台前,打开电脑里的文件夹:“这是林辰每次随访的原始数据备份,包括录音、手写记录的扫描件,还有我当时同步记录的电子日志。” 她点开一个文件,“比如 3 月 15 日,王爷爷的睡眠记录是 5 小时,林辰的笔记本和我的日志完全一致,没有任何修改痕迹。”

接着,她又调出另一个文档:“这是赵天宇教授系统的试用数据日志,我发现上周三晚上,有一段 15 分钟的操作记录 —— 有人修改了原始诊断阈值,把‘疑似抑郁’的判定标准调低了,这才让‘准确率’看起来更高。”

赵天宇的脸色瞬间白了,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张主任接过电脑,仔细核对了日志时间和修改痕迹,又让助手联系了青山村的老人,确认了随访记录的真实性。

李教授放下手里的笔记本,看向林辰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我们评审时,既怕‘创新’流于表面,也怕‘实用’掺了水分。林医生的方案,有基层案例支撑,有原始数据佐证,更难得的是 —— 它把中医的‘情志调理’和西医的‘随访干预’结合得恰到好处,不是简单的‘1+1’,而是真正贴合患者需求的‘定制化方案’。”

张主任也点头:“赵天宇的 AI 系统有创新,但数据造假失了初心。医学不是比谁的数字更亮眼,而是看谁能真正帮到患者。林医生的方案,让我们看到了中西医结合的另一种可能 —— 不依赖复杂设备,却能扎根基层,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实用性’。”

散场时,苏晓冉抱着笔记本,笑着拍了拍林辰的肩膀:“我就说备份数据有用吧!”

林辰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暖意依旧。他想起小石头画的枇杷树图,想起青山村老人喝着紫苏茶时的笑脸 —— 原来所谓的 “巅峰对决”,从来不是比谁的方案更华丽,而是比谁能把 “医者仁心” 落在实处,比谁能把朴素的传承,变成真正帮到人的力量。

走出报告厅时,阳光刚好落在身上。林辰拿出手机,给赵村长发了条短信:“比赛很顺利,我把青山村的法子分享给了更多人,以后会有更多人受益。”

很快,赵村长回了条语音,里面混着小石头的笑声:“林医生真棒!俺就知道,你教俺们的那些好法子,肯定能帮到更多人!”

林辰看着短信,忽然明白 —— 这场比赛的胜利,不是他一个人的,是青山村每一位老人的信任,是苏晓冉的细心,更是神农医道 “以人为本” 的初心。而这份初心,会像他口袋里的玉佩一样,陪着他继续走下去,把更多温暖的法子,传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