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190章 帆布护春耕 石灰保药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0章 帆布护春耕 石灰保药香

林辰刚把中医科的春季农忙护理手册整理完,手机就响了。屏幕上 “赵村长” 三个字跳出来,接起时,能听到电话那头隐约的水声 —— 山里正是插秧的时节,村民们都在田里忙活。

“林医生,春耕太忙,老人们的腰又扛不住了!” 赵村长的声音带着点喘,显然刚从田里上来,“弯腰插一天秧,晚上疼得翻不了身;还有之前的草药包,这几天下雨潮得很,敷着没之前管用。您看这周能来不?”

林辰心里盘算着,春耕弯腰多,普通护腰不耐磨,得用更结实的材料;草药防潮用石灰最方便,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成本低还管用。他应道:“我们周六就去,带了旧帆布做加强护腰,还有石灰包防潮的法子,再教大家几样插秧间隙能做的康复操。您先让老人们别插太久,每小时直腰歇五分钟,潮的草药包先晒晒太阳。”

挂了电话,林辰和苏晓冉赶紧打包。林辰找裁缝铺要了些旧帆布 —— 比之前的粗布耐磨,适合农忙;苏晓冉则打印了 “石灰防潮与春耕康复操图解”,还带了些旧布块,用来缝石灰包;两人还带了个小喷壶,装着稀释的艾草水,能给受潮的草药包除潮。

周六一早,天刚亮,两人背着帆布、旧布块、石灰粉往青山村赶。大巴车驶进山区,路两旁的田里满是水,村民们弯着腰插秧,偶尔能看到田埂上放着的草帽、水壶,空气里飘着泥土的清香,湿意里裹着农忙的劲。

快到村口时,就看见赵村长站在田埂边。他裤脚卷到膝盖,沾着泥,手里拎着个受潮的草药包,看到大巴车,赶紧在田边的石头上擦了擦手,迎上来。

“林医生、苏医生,可把你们盼来了!” 赵村长把草药包递过来,“这包潮得能拧出水,敷着不热乎,老人们都说没效果。田里还有好几户在插秧,说等歇晌就来学护腰和防潮的法子。”

跟着赵村长往村里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有的扛着秧苗,有的提着水壶,看到林辰两人,都笑着打招呼,说 “等歇晌就去神农庙”,手里的秧苗还滴着水。

到了神农庙,庙里的火塘烧得旺,驱散了春日的潮气。几位歇晌的老人坐在火塘边,手里揉着腰,看到林辰进来,都慢慢直起身。赵村长赶紧搬来凳子,让老人们坐下,又给两人倒了碗热薄荷水。

“大家先歇会儿,咱们先解决草药防潮的事。” 林辰喝了口薄荷水,清爽的味道压下了潮气,“村里的石灰粉最能吸潮,咱们用旧布缝成小袋,装半袋石灰,和草药包一起放进陶罐,潮气就被吸走了。石灰袋每隔十天换一次,还能接着用在田里,不浪费。”

苏晓冉把旧布块和石灰粉分发给大家,赵村长则拿着针线,给每人递了份:“俺家灶房就有石灰,以前只知道盖房子用,没想到还能护草药,这法子真省事儿。”

村民们围在石桌旁缝石灰袋。一位大妈手快,很快缝好一个,装了石灰试了试:“这袋小巧,塞进陶罐正合适,以后草药包再也不怕潮了。”

林辰帮着把石灰袋放进装草药的陶罐,又用喷壶给受潮的草药包喷了点艾草水:“受潮不严重的草药包,喷点艾草水再晒半小时,药效还在,敷着也舒服。”

解决完防潮的事,林辰拿出旧帆布:“春耕弯腰多,普通护腰不耐磨,咱们在旧布护腰外面加一层帆布,又结实又护腰。帆布裁成和护腰一样大,缝在外面,弯腰时能撑住腰杆,插一天秧也不磨破。”

苏晓冉帮忙裁剪帆布,赵村长则找了根粗针,穿了耐磨的麻线:“这帆布结实,俺家以前做过锄头套,用了好几年都没破,做护腰正好。”

村民们跟着学缝帆布护腰。一位大爷缝好后,绑在腰上试了试,弯腰比了比插秧的动作:“真得劲!帆布撑着腰,弯腰没那么沉了,比之前的护腰耐用多了。”

林辰蹲下来,帮大爷调整护腰的松紧:“别绑太紧,不然弯腰费劲;也别太松,护不住腰。插秧时尽量用腿发力,别光靠腰使劲,歇晌时就做会儿康复操。”

说着,林辰站在庙院里,教大家做春耕间隙的康复操:“双脚分开和肩宽,双手叉腰慢慢转腰,左右各十圈;再往后伸腿,每条腿伸五次,不用抬太高,能感觉到腰和腿拉伸就行。站着就能做,不耽误歇晌。”

老人们跟着学,有的转腰时有点慢,却很认真;田埂上歇晌的村民也凑过来,站在门口跟着做,手里还拿着没插完的秧苗,却学得有模有样。

中午,村民们留林辰和苏晓冉吃饭。饭桌上摆着刚从田里摘的青菜、煮鸡蛋,还有用新收的大米煮的粥,都是春耕时节的新鲜吃食。赵村长端起一碗粥:“这粥熬得烂,老人们插秧累了,吃着舒服,也不费胃。”

林辰喝着粥,青菜的鲜混着米香,很爽口。他看着桌上的帆布护腰,笑着说:“有这护腰和康复操,大家插秧时腰能少遭点罪,草药包防潮了,敷着也管用,春耕能顺顺利利的。”

饭后,林辰跟着赵村长去检查康复器材。器材放在庙后的棚子里,轮值员正忙着擦器材上的潮气,看到林辰,有点不好意思:“忙着插秧,好几天没仔细擦了,器材上有点潮。”

林辰摸了摸器材,拿出喷壶喷了点艾草水,又用布擦干:“春天潮气大,每天擦一遍,再在棚子里放两个石灰袋,能吸潮。等春耕忙完,大家就能来训练了。”

轮值员赶紧点头,找了个旧布缝石灰袋:“俺记着了,每天来擦,保证器材好好的。”

准备回城时,村民们都来送他们。有的手里拿着刚缝好的帆布护腰,说要给两人留着干活用;有的抱着刚从田里摘的青菜,硬往背包里塞;孩子们则把自己画的 “插秧和护腰” 图画送给林辰:“林医生,等稻子熟了,您来吃新米呀!”

赵村长把一个布包递过来,里面装着青菜、晒干的薄荷,还有一本春耕健康记录:“谁用了帆布护腰腰不疼了、谁的草药包防潮了,都记着了。您放心,春耕再忙,俺们也不忘护身体。”

林辰接过布包,点头说:“你们也别太累,插秧时多歇会儿。我们过段时间再来,给大家查查腰和膝盖,再教大家做新米做的养生粥。”

车子开动时,村民们站在村口挥手。田里的秧苗在风里晃,像绿色的波浪。孩子们追在车后,手里举着青菜,大声喊着 “林医生再见”。林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山、绿油油的稻田,还有村民们的笑脸,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温意顺着指尖漫开,压下了春日的湿潮。

回到城里,林辰把村民们送的青菜分给科室同事,又跟张教授说了青山村的情况。张教授翻着春耕健康记录,笑着说:“你们能跟着农忙节奏调整方案,用村里现成的帆布、石灰解决问题,既实用又不花钱,这才是‘温暖奇遇’的核心 —— 把健康法子融进村民的日常,让他们忙得踏实、过得舒服。”

林辰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暖意。他想起白天在村里的场景:老人们绑着帆布护腰学插秧,大家围着石桌缝石灰袋,孩子们举着图画笑,赵村长忙着记记录 —— 这些画面像春日的阳光,亮堂堂的,落在心里踏实。

晚上,林辰躺在床上,想起赵村长说的 “今年春耕最省心,腰不疼、草药也管用,不用愁干活遭罪了”,心里暖暖的。他知道,青山村的 “温暖奇遇” 还在继续,而他也会带着这份温暖,在从医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 用山里常见的帆布、石灰,做最实在的帮助;用真心的陪伴,给春耕的日子添份健康的稳,让每个农忙的季节,都能暖得像火塘里的光,踏实又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