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镇马家,此刻正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因为马富财的死,马宝财和马来财都匆匆赶回了马家。
大太太和三姨太哭得死去活来,她们的泪水仿佛要将整个马家淹没。马怡也哭得梨花带雨,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经过一番分析,他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姜珏豢养的那条白蛇,就是害死马老爷和马富财的凶手。
而姜珏,作为白蛇的主人,自然脱不了干系。他们决定,要为马老爷和马富财报仇,让姜珏付出应有的代价!
“普通人为什么非要找死呢?”姜珏在前往马家的!路上,心中暗自思量。
他并不惧怕马家的报复,但他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情而牵连到无辜的人。
然而,既然马家已经找上门来,那他也只能迎难而上了。
姜珏这么堂而皇之地走进马家,可把马家的人看懵了。
他们没想到姜珏竟然敢如此大胆地闯入他们的地盘。三少爷马来财更是怒不可遏,他从腰间掏出那把镜面匣子,冲着姜珏连开几枪。
然而,那些子弹却被突然放出来的白蛇给阻挡住了!白蛇身形矫健,灵活地穿梭在子弹之间,仿佛是在为姜珏保驾护航。
就算道法对普通人没用,但姜珏依旧可以算是个武林高手。
他身手敏捷,反应迅速,轻松地躲过了马来财的攻击。
他冷冷地看着马家的人,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今晚就血洗马家!
那些丫鬟、家丁可以跑,他们只是无辜的仆人,没有必要为马家的恩怨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是,大太太、三姨太、马怡、马宝财和马来财,他们必须死!他们不仅是马家的核心成员,更是各个都想要姜珏死。
求饶也没有用,姜珏可不会心慈手软!他深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至于马家库房的东西,姜珏当然也不会放过。
那些都是马家多年来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他要将它们全部带走,让马家付出应有的代价。
今夜,注定血流成河!
姜珏和马丹娜在月色如墨的深夜,悄无声息地逃离了任家镇。
他们步伐匆匆,仿佛身后有千军万马在追赶,实则只是不愿再与那片是非之地有任何瓜葛。
任家镇的每一块石板路,每一座老旧屋檐,都似乎在诉说着他们不愿回首的过往。
与此同时,宋义接到报案,带着一队巡捕姗姗来迟。他望着空荡荡的街道,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心中暗自庆幸。
开玩笑,他可不想为了那点微薄的俸禄,搭上自己的性命。
至于马家的产业,那自然有马宝财的妻子儿子,马来财的妻子儿子去继承,与他宋义何干?
他犯不着为了别人的家产,去操那份闲心。
而姜珏,他发了!
“你想去哪?”马丹娜轻声问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温柔,一丝期待。
姜珏微微一笑,目光远眺,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道路。“陪着你降妖除魔,守正僻邪,走遍大江南北!”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是对未来的誓言,也是对马丹娜的承诺。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说:“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将与你同行。”
几日后,两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芙蓉镇。
这个小镇曾遭受过兵灾的洗礼,有钱人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那些无力逃离的百姓,在废墟中艰难求生。
姜珏和马丹娜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这个世道,老百姓真的太惨了,他们不仅要面对天灾人祸,还要忍受那些妖邪的侵扰。
就在这时,一个老妇人慌慌张张地走过来,她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她问姜珏和马丹娜是不是游方道士,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马丹娜背着桃木剑,腰间插着法扇,一身道袍随风飘扬,确实蛮明显的!
她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我是,老人家你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是我儿子碰到了脏东西!”老妇人急切地说道,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他……他生吃蟾蜍,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马丹娜和姜珏对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数。他们跟着老妇人来到她家,只见屋内破败不堪,一贫如洗。
而老妇人的儿子,正躲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只蟾蜍,正往嘴里送。姜珏看得差点吐出来,他连忙别过头去,不敢再看。
马丹娜却神色镇定,她一眼就看出老妇人的儿子被饿死鬼附身了。
她取出一张天雷符,轻轻贴在对方的后脑勺上,然后轻轻一拍。
这一拍,仿佛有股无形的力量将饿死鬼从老妇人的儿子身上拍了出来。
那饿死鬼瘦骨嶙峋,偏偏有一个大肚子,仿佛里面装满了无尽的饥饿。它的舌头老长,牙齿跟鲨鱼一样锋利,发出阵阵阴森的叫声。
但马丹娜却毫不畏惧,她念动咒语,几下就将饿死鬼消灭得无影无踪。
驱鬼容易,现在要救人就难了。老妇人的儿子因为太饿了,跑去坟山抓癞蛤蟆吃。
他抓了几十只,本来他还是小心再小心的。他知道癞蛤蟆有毒,所以处理得很干净,然后烤了一只吃。
但他不知道,因为兵灾,乱葬岗到处都是饿死鬼。饿死鬼喜欢附身在人身上,然后不停地吃,直到撑死为止,循环往复。
为了能附身成功,饿死鬼先附身在一只癞蛤蟆上,就是那只被他烤着吃的癞蛤蟆身上。
当老妇人的儿子吃下那只癞蛤蟆时,饿死鬼就趁机附身在了他的身上。他就变得疯狂而饥饿,不停地寻找食物,甚至生吃蟾蜍。
姜珏和马丹娜看着老妇人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同情。
姜珏细心地为那老妇人的儿子熬制了药汤,药香袅袅,满室生温。那病弱青年服下后,不多时便开始剧烈呕吐,秽物满地,却也似将体内毒物一并排出。
待他吐得干净,姜珏又施以解毒之法,手法娴熟,神色专注。
一番忙碌后,青年面色渐转红润,也亏他命大。
姜珏这才松了口气,留下三十斤沉甸甸的大米作为补给。
虽未得一文钱财,反而耗损了不少精力与物资,但老妇人感激涕零,千恩万谢不绝于耳。
两人稍作休憩,养精蓄锐后,便又踏上了游历四方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