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嫡女行 > 第121章 番外2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南的暮色来得格外温柔,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余晖透过别院的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瑶坐在梳妆台前,嬷嬷正小心翼翼地为她擦拭裙摆上残留的污渍,那片被醉虾汤汁溅到的痕迹虽已淡去,却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她心头。

楚安躺在旁边的婴儿床上,已经沉沉睡去,粉嫩的小脸上还带着浅浅的红晕,呼吸均匀而绵长。念瑶坐在床沿,手里把玩着白天新买的琉璃球,时不时抬头看看苏瑶,小眉头微微皱着,似是察觉到了父母之间不同寻常的凝重。

“娘亲,”念瑶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下午在酒楼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那个黑衣人是谁呀?他为什么要伤害我们?”

苏瑶放下手中的梳子,伸手将女儿揽入怀中,轻轻抚摸着她柔软的发丝,声音温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没什么,只是一个认错人的坏人,已经被你爹爹教训了。以后不会再有人来打扰我们了。”

她不想让年幼的女儿过早接触这些阴谋与危险,只想让她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可苏瑶心里清楚,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苏柔的余党既然已经找上门来,就绝不会轻易罢手,这场风波,恐怕才刚刚开始。

念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依偎在苏瑶怀里:“娘亲,我不怕坏人,爹爹很厉害,一定会保护我们的。”

苏瑶心中一暖,紧紧抱住女儿:“是啊,爹爹很厉害,还有娘亲,我们都会保护好念瑶和楚安的。”

正说着,房门被轻轻推开,楚墨走了进来。他刚从柴房回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寒气,眉宇间凝着一丝冷冽,看到苏瑶和念瑶相依的模样,眼神才柔和了些许。

“审问得怎么样了?”苏瑶连忙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楚墨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微凉的手,轻轻摇了摇头:“那黑衣人嘴硬得很,无论怎么问,都不肯透露半点关于余党的消息。他身上除了一些碎银,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东西,看来是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难道就一点线索都没有吗?”苏瑶心中一沉。

“也不是全无收获。”楚墨沉吟道,“我仔细观察了他的言行举止,他说话带着京城口音,而且武功路数有些眼熟,像是当年禁军中的人。苏柔当年在宫中经营多年,又与萧允、萧珩勾结,暗中培养了不少心腹,其中不乏军中之人。这些人在苏柔等人伏诛后,便四散逃亡,想来是躲到了江南一带,隐姓埋名,等待时机报仇。”

苏瑶想起当年苏柔的狠辣手段,心中一阵后怕:“这些人既然是军中出身,定然不好对付。我们现在身处江南,远离京城的势力,若是他们暗中偷袭,后果不堪设想。”

“你放心,我已经做好了安排。”楚墨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已经让人加强了别院的戒备,增派了护卫巡逻,尤其是孩子们的住处,更是派了心腹之人严加看守。另外,我也让人去镇上打探消息,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关于这些余党的蛛丝马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那黑衣人虽然不肯招供,但我能感觉到,他只是个小喽啰,背后定然还有主事之人。只要我们耐心等待,总能找到他们的破绽。”

苏瑶点点头,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有楚墨在身边,她总是能感受到莫名的安全感。只是,一想到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她还是忍不住担忧:“我们要不要写信回京城,让父亲或者大哥派人来支援?”

楚墨思索片刻,摇了摇头:“暂时不必。一来,京城路途遥远,消息传递需要时间,等援兵赶到,恐怕早已错失良机。二来,此事若是惊动太多人,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打草惊蛇,让那些余党提前逃窜。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稳住阵脚,暗中调查,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一网打尽。”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苏瑶问道。

“明日我会亲自去镇上一趟,”楚墨说道,“一来是看看打探消息的人有没有收获,二来也想拜访一下当地的知府,虽然不能明说此事,但可以旁敲侧击地了解一下江南一带的治安情况,或许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看向苏瑶,语气温柔了许多:“你在家中好好照看孩子们,不要轻易外出。若是有任何情况,立刻让护卫通报我。”

“好,你也要多加小心。”苏瑶叮嘱道,眼中满是担忧。

楚墨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楚墨便换上一身便服,带着两名护卫离开了别院。苏瑶醒来时,身边早已没了楚墨的身影,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正在巡逻的护卫,心中默默祈祷着楚墨能平安归来,早日查到线索。

吃过早饭,念瑶缠着苏瑶想要出去玩,苏瑶耐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只好答应带她在庭院中散步。庭院里的花儿开得正艳,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花草的芬芳。

念瑶拉着苏瑶的手,蹦蹦跳跳地穿梭在花丛中,时不时弯腰采摘一朵漂亮的小花,戴在头上,笑得格外灿烂。苏瑶看着女儿欢快的模样,心中的忧愁也消散了些许。她只希望,这样的快乐能长久一些,不要被那些阴谋诡计所破坏。

“娘亲,你看这朵花好不好看?”念瑶举起手中的一朵粉色芍药,笑着问道。

“好看,念瑶戴什么都好看。”苏瑶笑着说道,伸手为女儿整理了一下额前的碎发。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伴随着一个熟悉的声音:“王妃娘娘,民妇林氏前来拜访。”

苏瑶心中一动,想起了前几日在集市上遇到的林氏。她没想到林氏会这么快就来拜访,犹豫了一下,还是让护卫开门请她进来。

林氏跟着护卫走了进来,身上穿着一件素雅的青布衣裙,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王妃娘娘,民妇今日特意做了些江南特色的点心,想着送来给娘娘和小世子、小公主尝尝。”

她将食盒递给身边的嬷嬷,目光落在念瑶身上,笑着赞道:“小公主真是越来越可爱了,这模样,真是随了王妃娘娘。”

“林姐姐太客气了。”苏瑶笑着说道,“快请坐,嬷嬷,奉茶。”

林氏道谢后坐下,目光在庭院中扫视了一圈,似是察觉到了什么,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许:“王妃娘娘,不知为何,今日别院的护卫似乎比往日多了不少?”

苏瑶心中暗惊,没想到林氏这么细心,竟然察觉到了护卫的变化。她不动声色地说道:“近日江南一带不太平,楚墨担心我们的安全,便多派了些人看守,以防万一。”

林氏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是啊,前几日镇上也发生了几起盗窃案,听说有不少人家都遭了殃。王妃娘娘和王爷带着孩子在此居住,确实应该多加防备。”

她顿了顿,看着苏瑶,语气真诚地说道:“王妃娘娘若是有什么需要民妇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民妇在这镇上生活了多年,也算是有些人脉,或许能帮上一些忙。”

苏瑶心中有些感动,林氏当年在百绣斋时便对她颇为照顾,如今时隔多年,依旧如此热心。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她不便连累旁人,便笑着说道:“多谢林姐姐好意,我们这边有护卫看着,不会有什么事的。若是真有需要,我定会向你开口。”

林氏也不再强求,转而说起了刺绣的事情。她拿出自己最近绣好的一幅手帕,递给苏瑶:“王妃娘娘,这是民妇近日绣的,还请娘娘指点一二。”

苏瑶接过手帕,只见手帕上绣着一幅江南烟雨图,烟雨朦胧,乌篷船在水面上缓缓行驶,意境悠远,针脚细密,技艺确实精湛。

“林姐姐的手艺还是这么好。”苏瑶赞叹道,“这幅烟雨图绣得栩栩如生,尤其是这烟雨的朦胧感,把握得恰到好处,真是难得。”

得到苏瑶的称赞,林氏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王妃娘娘过奖了,民妇不过是闲来无事,随便绣绣罢了。比起王妃娘娘的技艺,民妇还差得远呢。”

两人聊起刺绣,越聊越投机,苏瑶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林氏的谈吐依旧温和,言语间满是对刺绣的热爱,丝毫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不知不觉间,已近中午。楚墨还没有回来,苏瑶便留林氏在别院用午饭。林氏欣然应允,主动提出要去厨房帮忙,苏瑶推辞不过,只好让她去了。

林氏在厨房中忙前忙后,手脚十分麻利,与嬷嬷配合得十分默契。念瑶也喜欢黏着她,时不时跑到厨房中,看着她做点心,林氏总是耐心地为她讲解,还会偷偷塞给她一块刚做好的桂花糕。

苏瑶坐在客厅中,看着厨房中温馨的一幕,心中忽然有些恍惚。她多么希望,这样平静美好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没有阴谋,没有算计,只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午饭时,楚墨终于回来了。他看到林氏也在,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了温和的神色,与林氏寒暄了几句。

林氏见到楚墨,显得有些拘谨,吃过午饭后,便起身告辞了。临走前,她再次叮嘱苏瑶,若是有任何需要,一定要记得找她。

送走林氏后,苏瑶连忙问道:“楚墨,怎么样?有没有查到什么线索?”

楚墨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几分欣慰:“算是有些收获。我派人打探到,最近镇上确实来了一批陌生人,行踪诡秘,经常在镇东的破庙里聚集。我已经让人暗中监视他们的动向,想来这些人,多半就是苏柔的余党。”

“真的吗?”苏瑶心中一喜,“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立刻派人去抓捕他们?”

“还不是时候。”楚墨摇摇头,“这些人十分警惕,而且人数不明。我们现在贸然行动,很可能会打草惊蛇,让他们逃脱。我已经让人继续监视,等摸清他们的人数和活动规律后,再找机会一网打尽。”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也拜访了当地的知府。据他所说,最近江南一带确实不太平,除了盗窃案频发,还有几起失踪案,至今没有查到线索。我怀疑,这些事情都与苏柔的余党有关,他们可能在暗中招兵买马,积蓄力量。”

苏瑶心中愈发担忧:“照这样下去,他们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除掉他们。”

“放心,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楚墨说道,“再过几日便是十五,镇上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花灯节,到时候街上人多眼杂,正是他们行动的好时机,同时也是我们抓捕他们的最佳时机。我已经让人暗中布置,到时候一定会让他们插翅难飞。”

苏瑶点点头,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她相信楚墨的能力,只要按照计划行事,一定能将这些余党一网打尽。

接下来的几日,别院的戒备更加森严,楚墨每天都会出去打探消息,苏瑶则在家中悉心照料孩子们,同时也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越是平静的表面下,越可能隐藏着汹涌的暗流。

这日下午,苏瑶正在房间里教念瑶刺绣,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她心中一惊,连忙让嬷嬷照看好孩子,自己则起身走出房间。

只见庭院中,几名护卫正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似乎在争执什么。那乞丐看起来约莫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花白,满脸污垢,手中拿着一个破碗,嘴里不停地嚷嚷着:“给点吃的吧,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

“这里是王府别院,不是你讨饭的地方,快走吧!”一名护卫不耐烦地说道,想要将他赶走。

“我不走!我饿了,我要吃东西!”乞丐固执地说道,赖在地上不肯起来。

苏瑶看着那乞丐,心中有些不忍。她知道楚墨向来心善,虽然现在情况特殊,但也不至于对一个乞丐如此苛刻。她走上前,对护卫说道:“算了,给他一些吃的吧。”

护卫有些犹豫:“王妃娘娘,王爷吩咐过,近日不要让陌生人靠近别院,以防有诈。”

“他只是一个乞丐,能有什么诈?”苏瑶说道,“给他一些干粮和银子,让他赶紧离开便是。”

护卫见状,只好去厨房拿了一些干粮和一锭碎银,递给那乞丐:“拿着这些东西,赶紧走吧,不要再在这里纠缠了。”

乞丐接过干粮和银子,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忙磕头道谢:“多谢王妃娘娘,多谢王妃娘娘!”

他站起身,转身就要离开,却在转身的瞬间,目光飞快地在庭院中扫视了一圈,尤其是在楚安的婴儿房方向停留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这一幕恰好被苏瑶看到,她心中顿时警铃大作。这个乞丐,看起来并不像是普通的乞丐,他的眼神太过锐利,而且刚才那扫视的动作,分明是在打探情况。

“等等!”苏瑶连忙喊道。

乞丐心中一惊,脚步顿了顿,缓缓转过身,脸上依旧带着谄媚的笑容:“王妃娘娘,还有什么事吗?”

苏瑶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语气冰冷:“你到底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乞丐眼神闪烁了一下,连忙说道:“王妃娘娘,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乞丐,只是想来讨点吃的,没有别的意思。”

“普通的乞丐?”苏瑶冷笑一声,“普通的乞丐,眼神会这么锐利?普通的乞丐,会在拿到东西后,还四处打探?”

她顿了顿,提高了音量:“说!你是不是苏柔的余党?是来这里打探消息的?”

乞丐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王妃娘娘,您误会了,我真的只是一个乞丐,您不要听信旁人的谗言。”

“是不是误会,搜一下就知道了!”楚墨的声音从院门外传来,带着浓浓的寒意。

只见楚墨带着几名护卫快步走了进来,目光紧紧盯着那乞丐,眼中满是杀意。他刚才在院墙外,恰好看到了乞丐的异常举动,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便赶紧赶了回来。

乞丐看到楚墨,脸色变得更加苍白,转身就要逃跑。可他刚跑了几步,就被楚墨身边的护卫拦住了去路,几下就被制服在地。

楚墨走上前,一脚踩在乞丐的背上,语气冰冷:“说!你是谁派来的?来这里做什么?”

乞丐挣扎了几下,不肯说话。楚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脚下微微用力:“再不说话,我就废了你的双腿!”

乞丐痛得惨叫一声,连忙喊道:“我说!我说!我是……我是苏柔姑娘的旧部派来的,是来打探别院的布防情况的!”

“果然是这样!”苏瑶心中一沉,“你们的人现在在哪里?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我们的人……我们的人在镇东的破庙里。”乞丐喘着粗气说道,“主事的大人说,等摸清了别院的布防,就会在十五花灯节那天动手,劫持小世子,逼迫王爷交出当年陷害苏柔姑娘的证据!”

“陷害?”楚墨怒极反笑,“苏柔勾结太子、三皇子谋反,证据确凿,死有余辜!你们这些余党,竟然还执迷不悟,想要为她报仇,真是痴心妄想!”

他脚下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除了你之外,还有谁在暗中监视别院?”

“没……没有别人了!”乞丐连忙说道,“主事的大人只派了我一个人来打探消息,其他人都在破庙里待命!”

楚墨看着他的眼神,知道他没有撒谎。他冷哼一声,对护卫说道:“把他绑起来,关进柴房,严加看管!”

“是,王爷!”护卫们连忙上前,将乞丐绑了起来,拖了下去。

处理完乞丐,楚墨转过身,看着苏瑶,眼中满是自责:“都怪我,没有考虑周全,让这些人有机可乘,差点让你和孩子们陷入危险。”

“不关你的事。”苏瑶摇摇头,“是这些人太狡猾了,竟然用这种方式来打探消息。还好我们及时发现,没有让他们得逞。”

她顿了顿,说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藏身之处和行动计划,是不是可以提前动手,将他们一网打尽?”

“可以。”楚墨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既然已经摸清了他们的底细,就没有必要再等花灯节了。今夜,我们就行动,彻底除掉这些隐患!”

他立刻召集了所有护卫,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他让一部分护卫留守别院,保护苏瑶和孩子们的安全,另一部分护卫则跟着他,连夜赶往镇东的破庙,抓捕苏柔的余党。

临走前,楚墨紧紧握住苏瑶的手,语气坚定:“你在家中一定要小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轻易开门。等我回来,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我知道了。”苏瑶眼中满是担忧,“你也要多加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

楚墨点点头,转身毅然离去。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苏瑶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他能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夜色渐深,江南的夜晚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蛙鸣和虫鸣。苏瑶坐在房间里,心神不宁地看着窗外的月色,手中紧紧握着楚墨留下的玉佩。念瑶和楚安都已经睡熟了,呼吸均匀。嬷嬷守在一旁,也是满脸的担忧。

时间一点点过去,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煎熬。苏瑶不知道楚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危险。她几次想要派人去打探消息,都被嬷嬷劝住了:“王妃娘娘,王爷自有安排,我们现在派人过去,万一打扰了王爷的行动,反而不好。我们还是耐心等待吧。”

苏瑶只好作罢,心中的担忧却越来越强烈。她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目光时不时看向窗外,希望能看到楚墨归来的身影。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护卫的声音:“王妃娘娘,王爷回来了!”

苏瑶心中一喜,连忙快步走到院门口。只见楚墨带着几名护卫,满身疲惫地走了进来,身上还沾着一些血迹。

“楚墨!”苏瑶连忙上前,扶住他的胳膊,“怎么样?顺利吗?有没有受伤?”

“顺利。”楚墨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眼中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苏柔的余党已经全部被我们抓获,没有漏网之鱼。我没事,只是一点皮外伤,不碍事。”

苏瑶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楚墨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笑着说道:“让你担心了。我们进去说。”

回到房间,楚墨详细说了抓捕的经过。原来,镇东的破庙里确实藏着二十多名苏柔的余党,都是当年从京城逃出来的死忠分子。他们在江南潜伏多年,暗中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就是为了等待时机为苏柔报仇。今夜,楚墨带着护卫突然袭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些人虽然顽抗,但最终还是被全部抓获。

“那主事的人是谁?”苏瑶问道。

“是苏柔当年的贴身侍女,名叫青竹。”楚墨说道,“没想到这个青竹竟然如此狡猾,这些年一直隐姓埋名,暗中联络余党。不过,她现在已经被我们抓获,接下来,我们好好审问一番,看看能不能从她口中问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彻底清除所有隐患。”

苏瑶点点头:“一定要好好审问,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余党。”

“放心吧。”楚墨说道,“我已经让人将他们全部关押起来,派了专人看守。等明日天亮,我就亲自审问青竹,一定要将所有事情都查清楚。”

经历了这一夜的惊心动魄,苏瑶终于可以安心了。她知道,只要楚墨在身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第二日,楚墨果然亲自审问了青竹。青竹倒是比之前的黑衣人爽快许多,或许是知道大势已去,她很快就招供了所有事情。

原来,当年苏柔伏诛后,青竹侥幸逃脱,心中对苏瑶和楚墨充满了怨恨,发誓要为苏柔报仇。她在江南潜伏多年,联络上了许多苏柔的旧部,还暗中培养了一批势力。这次,他们得知苏瑶和楚墨带着孩子来到江南,便想趁机劫持楚安,逼迫楚墨交出所谓的“证据”,为苏柔翻案。若是楚墨不肯,他们就打算杀害楚安,让苏瑶和楚墨痛苦一生。

“证据?什么证据?”苏瑶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

青竹抬起头,眼中满是怨毒:“当年苏柔姑娘根本没有谋反!是你们陷害她!是你苏瑶,嫉妒苏柔姑娘的才华和美貌,联合楚墨陷害她!我相信,一定有证据能证明苏柔姑娘的清白!”

苏瑶看着青竹疯狂的模样,心中一阵冷笑:“苏柔谋反,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怎么可能是陷害?她当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害死了多少无辜的人,你难道都忘了吗?”

“我没有忘!”青竹嘶吼道,“那些人都是该死的!他们阻碍了苏柔姑娘的前程!苏柔姑娘本应该是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都是因为你们,她才落得那样的下场!我一定要为她报仇!”

看着青竹执迷不悟的样子,苏瑶知道,再多说无益。这样的人,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任何道理。

楚墨见青竹已经招供了所有事情,便让人将她关了起来,等待后续发落。

解决了苏柔的余党,别院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楚墨也松了一口气,他让人将所有俘虏都交给了当地的官府,依法处置。

几日后,便是十五花灯节。江南的花灯节热闹非凡,街上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各种各样的花灯挂满了整条街道,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楚墨按照之前的承诺,带着苏瑶、念瑶和楚安,还有嬷嬷和几名护卫,一起前往镇上看花灯。

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情侣们手牵着手,欣赏着美丽的花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贩们推着小车,在街边叫卖着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玩具,声音此起彼伏。

念瑶看得眼花缭乱,兴奋地拉着苏瑶的手,一会儿指着这个花灯,一会儿指着那个花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娘亲,你看那个龙形花灯,好威风啊!还有那个兔子花灯,好可爱!”

苏瑶笑着点点头,眼中满是宠溺。楚墨跟在她们身边,时不时为她们挡开拥挤的人群,还买了不少念瑶喜欢的小吃和玩具。

楚安被嬷嬷抱在怀里,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小眼睛瞪得圆圆的,时不时发出几声咿呀的呢喃,看起来十分可爱。

一行人走到河边,河面上漂浮着许多荷花灯,灯光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许多人都在河边许愿,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苏瑶看着河面上的荷花灯,心中也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家人平安健康,岁月静好,再也没有阴谋诡计,再也没有颠沛流离。

楚墨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轻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放心,以后我们都会好好的。”

苏瑶转过头,看着楚墨温柔的眼神,心中满是暖意。她知道,这个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夜色渐深,花灯节的热闹依旧没有减退。念瑶玩得累了,靠在苏瑶怀里睡着了。楚墨见状,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苏瑶点点头,一行人带着满满的喜悦和疲惫,踏上了返回别院的路。

马车缓缓行驶在青石板路上,车轮碾过路面,发出轻微的声响。苏瑶靠在楚墨肩头,看着怀中熟睡的念瑶和嬷嬷怀里的楚安,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江南的烟雨已经散去,月光洒在大地上,温柔而宁静。苏瑶知道,这场关于仇恨的风波已经彻底结束,她和楚墨,还有孩子们,终于可以在这片美丽的江南水乡,过上真正幸福安稳的生活。

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同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追求幸福的脚步。而这片烟雨江南,也将成为他们幸福生活中,最美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