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220章 太阴蔽日,苍梧夜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0章 太阴蔽日,苍梧夜行

李昭站在阶前,指节仍抵着龙椅扶手上的木刺,后梁降臣们的抽噎声渐次平息,却压不住殿外传来的马蹄声——那是李继勋的飞骑营在清理残兵。

大王。李振捧着节度使印绶的手终于稳了些,可眼角的泪还是砸在印纽上,北境急报说...耶律阿保机的骑兵已过松漠都督府。

李昭垂眸盯着帛书上二字,喉结动了动。

前世他研究过阿保机的发迹史,这头草原雄狼此刻该还在整合八部,怎么突然南下?

许是后梁覆灭的消息刺激了他。

但眼下更棘手的是岭南——刘岩那只南海鳄正借着中原战乱啃食州县,若不趁他根基未稳斩断爪牙,等他坐大,怕是比契丹更难对付。

传李继勋、孟知祥。他将帛书折起,指尖在案上的地图上重重一叩,先解决南边的麻烦。

半个时辰后,李继勋带着一身血锈气冲进殿门,铠甲上还粘着段凝亲兵的碎布;孟知祥则捧着一卷新绘的岭南舆图,青衫下摆沾着未干的墨渍——显然是从书局直接赶来的。

看这里。李昭展开地图,指尖停在邕州位置,刘岩虽占岭南,可他杀兄夺位,交州曲颢不服,容州庞巨昭观望,内部乱得像锅沸粥。

若能拿下邕州,西可连南诏,东可断刘岩与交州的粮道,等于抽了他半条脊梁。

孟知祥的指尖顺着邕州往西划:漓水沿岸有南汉斥候,正面强攻必然打草惊蛇。

所以要绕。李昭的指节敲在苍梧山位置,你率三千轻骑,弃重甲,带三日干粮,夜渡漓水,走苍梧山小径。他抬眼时目光如刀,记住,要让刘弘操以为你是游兵骚扰。

李继勋突然咧嘴笑了:末将明白,大王这是要放烟幕弹!

不错。李昭扯了扯玄色披风,我已命人在贺州散布谣言,说淮南主力到了。

刘弘操那匹夫向来自负,必定调主力东援——他的拇指重重按在邕州西侧,到时候,这里就是漏风的墙。

孟知祥低头看舆图,手指在苍梧山小径上反复摩挲:末将今夜便出发。

是夜,漓水泛着冷光。

孟知祥站在岸边,看着士兵将竹筏推入水中——每只竹筏只载十人,用浸了泥的布裹住桨叶,连划水声都压得极轻。

他摸了摸腰间的青铜虎符,那是李昭亲手交给他的,还带着体温。

报——暗桩从芦苇丛里钻出来,脸上涂着草汁,苍梧山猎户说,山后有条野径,能绕到邕州西侧。

孟知祥眯眼望了望对岸的火把——南汉斥候的岗哨每隔半里就有一处,像串在漓水边上的红果。

他咬了咬牙:改道苍梧山。

传我令,马嘴裹布,刀鞘塞棉,谁弄出响动,军法处置!

三千轻骑隐入山林时,月亮刚爬上树梢。

邕州城,南汉大营。

刘弘操踢翻脚边的酒坛,琥珀色的酒液溅在黄少卿的皮靴上。不过是淮南游兵!他抽出腰间横刀,刀光映得帐内众人缩了缩脖子,老子带三万精兵守岭南,杨行密活着都没占到便宜,何况李昭那毛头小子?

黄少卿攥了攥拳。

他本是邕州流民首领,去年才降了南汉,可刘弘操总拿二字戳他肺管子。将军,他压着气,苍梧山那片林子最适合伏兵,末将愿带两千人去守西侧——

守个屁!刘弘操一刀劈在案上,松木碎屑溅了黄少卿一脸,你当老子不知道?

李昭在贺州散布谣言,想调老子往东!

老子偏要将计就计,把主力全拉到东边,等他游兵累得脱层皮,老子再回来收拾——他突然凑近黄少卿,酒气喷在对方脸上,怎么,你想通敌?

黄少卿后退半步,喉结动了动。

帐外的更鼓声传来,三更了。

他望着刘弘操腰间晃动的虎符,突然想起李昭的字旗——听说那旗子插到洛阳时,百姓们跪在路边哭,说终于不用吃观音土了。

寿州观星台。

李昭仰头望着夜空,青铜浑天仪的影子在他脸上投下蛛网般的裂纹。

前世他研究过894年的天文记录,今夜子时三刻,会有月掩毕宿的天象,月光要暗足三刻钟。

这是孟知祥的机会。

传信。他对身边的亲卫说,用飞鹰传书,务必让孟知祥收到:子时换岗,太阴蔽日,奇袭良机。

亲卫刚要退下,他又补了一句:再让陈九去贺州,把淮南二十万大军已过五岭的谣言,说得真些。

夜风掀起他的衣摆,观星台下的灯火连成一片,像极了前世博物馆里的星图。

李昭摸了摸腰间的玉牌——那是苏慕烟亲手雕的,刻着二字。

他望着南方的夜空,轻声道:阿烟,等邕州拿下,我便接你回洛阳。

苍梧山的夜黑得像浸了墨。

孟知祥扯了扯缰绳,青骓马打了个响鼻,被他立刻捂住嘴。

前方林子里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斥候回来了。

将军,斥候抹了把脸上的汗,邕州西侧营地有五百守军,子时换岗,守将是个酒囊,这会子正搂着美人灌酒。

孟知祥抬头看天,月亮正被乌云啃去半边。

他抽出腰间短刀,在掌心划了道血痕——痛,才能让脑子清醒。解下佩铃,刀出鞘三寸。他压低声音,跟紧我,谁要是惊了鸟,我剥他的皮。

子时三刻,月光骤暗。

孟知祥的短刀捅进哨塔守兵的喉咙时,那守兵还在打哈欠。

他反手甩出飞爪勾住塔顶,三两下爬上去,将字小旗插在哨杆上——这是信号。

山风卷着血腥味散开时,西侧营地里传来惊呼。

孟知祥跃下哨塔,正撞见一个穿皮甲的将领提着剑冲过来,他侧身闪过劈来的剑,反手扣住对方手腕一拧,只听的一声,那将领的剑落地。

黄少卿?孟知祥借着月光看清对方面容——正是李昭提过的邕州降将。

黄少卿疼得额头冒冷汗,却突然笑了:将军是来取邕州的吧?他指了指北边,北门有个狗洞,能钻三十人。

末将愿带路,换个...换个能说话的前程。

孟知祥盯着他的眼睛。

前世李昭说过,黄少卿后来在岭南治灾颇有口碑,是个能成事的。

他松开手:带路。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

孟知祥猛地转头,只见桂州方向的山路上,火把连成一条火龙,像条吐着信子的赤链蛇。

桂州援军!黄少卿变了脸色,刘弘操那蠢货,竟把桂州兵也调过来了!

孟知祥摸了摸腰间的虎符,虎符上的纹路硌得他手心发疼。

他望着邕州城墙上的灯笼,突然笑了:来得好。他抽出刀指向北门,黄将军,带路。

山风卷起他的披风,字旗在暗夜里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