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衣盗 > 第28章 济贫院现蹊跷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包混杂着紫雀花瓣的泥土,如同一个无声的谶语,被李致贤小心翼翼地收在书案的暗格内,与那枚砖块碎片、黄惜才的家书以及皇帝的印信放在一处。这几样物件,分别代表着迷雾中不同方向的微光,而他,必须从中找出真正通往核心的路径。

紫雀花的线索暂时无从下手,范围太广,且意义不明,贸然调查极易暴露。李致贤决定将其暂放一旁,集中精力处理李福带回的、关于几家济贫机构的情报。权衡再三,他最终选择了“慈幼局”作为首要突破口。此地位置偏僻,且有“猫爷”称呼及官仓麻袋的线索,相对而言,调查风险较低,且可能与官仓事件有所关联。

接下来的几日,李致贤表面上依旧波澜不惊,每日准时到衙门点卯,处理些无关痛痒的公务,对茂儿爷案的“停滞”似乎已习以为常。暗地里,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向了南城外的慈幼局。

李福按照吩咐,并未靠近慈幼局核心区域,只在周边布下了几个眼线,日夜轮换,记录着进出人员与车辆。回报的信息起初颇为零散:每日有固定的菜贩、柴夫往来,偶尔有善心人士前来探望孤儿或捐赠些旧衣杂物,一切看起来都与寻常的慈善机构无异。

然而,到了第五日深夜,一份加密的急报被送到了李致贤的书房。

“老爷,有动静了!”李福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今夜子时三刻,有一辆蒙着厚布的骡车,未挂任何标识,从慈幼局后门驶入。驾车的是两个生面孔的精壮汉子,动作麻利,警惕性很高。我们的眼线不敢靠太近,但隐约听到车厢沉重,卸货时发出沉闷的金属碰撞声,像是……箱篓之类。”

“金属碰撞声?”李致贤心头一跳,“可看清卸往何处?”

“就是后院那间被严密看守的废弃库房!”李福肯定道,“货物搬进去后,那两人便驾车迅速离开,未作停留。整个过程不到一炷香时间。”

时机、方式、地点,都与之前木匠提供的线索吻合!这绝非正常的慈善捐赠!

“继续监视,加倍小心。”李致贤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命令,“下次若再有类似情况,设法确认箱内具体是何物,但绝不可暴露行踪。”

“是!”

李福退下后,李致贤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金属碰撞声……箱篓……官仓麻袋……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他脑海中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却令人心惊的轮廓。难道慈幼局真的是茂儿爷处理赃物,尤其是那些不易脱手或需要隐匿的金属财物的一个中转站或储存点?

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但如何获取?直接派人潜入?风险太大,一旦失手,不仅会打草惊蛇,更可能让茂儿爷这条线彻底断掉。

就在他苦思良策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竟自己送上了门。

翌日上午,李致贤正在衙门翻阅旧档,一名书吏前来禀报,说是慈幼局的管事婆子求见,为京城冬季赈济孤幼之事,恳请中枢令衙门能拨付些例行的炭火钱粮。

李致贤心中一动,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他立刻收敛心神,不动声色地道:“请她进来。”

不多时,一个穿着半旧藏青棉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约莫五十岁上下的婆子,低眉顺眼地走了进来,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她自称姓孙,是慈幼局的管事之一。

“孙婆婆请起,”李致贤语气温和,示意她坐下回话,“慈幼局抚育孤幼,功德无量。今冬炭火钱粮之事,本官已知晓,自会按例酌情拨付。”

孙婆婆连声道谢,言辞朴实,带着底层人面对官员时特有的敬畏与拘谨。

李致贤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孙婆婆在慈幼局管事多年,想必甚是辛劳。如今局中收容了多少孩童?日常用度可还支应得开?”

孙婆婆忙回道:“回大人话,局里现今有孩童六十三人,全靠各位善人老爷捐助和官府偶尔接济,勉强糊口罢了。尤其是近来米价上涨,孩子们也只能吃个半饱,冬日炭火更是紧缺……”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慈幼局的艰难,情真意切,不似作伪。

李致贤耐心听着,不时点头表示同情,待她说完,才状似无意地追问了一句:“哦?本官听闻,前些时日似乎有人向贵局捐赠了一批米粮?若有多余,或可稍解燃眉之急。”

孙婆婆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极不自然的慌乱,虽然瞬间便被掩饰过去,但如何能逃过李致贤锐利的眼睛。她支吾了一下,才道:“是……是有一位不愿留名的善人,捐了些陈米,已是……已是快吃完了。”

陈米?李致贤心中冷笑,那木匠听到的可是“够吃半年”的米粮,还有“上等”的笔墨书册。

“原来如此。”李致贤不再追问,转而和颜悦色地与她聊了些慈幼局的日常琐事,比如孩子们如何安置,病情医药如何解决,那间废弃库房是否已修缮利用等等。

孙婆婆起初还谨慎应对,见李致贤问的都是些表面问题,渐渐放松了些警惕,回答也流畅起来。但当李致贤提到那间库房时,她的眼神再次闪烁了一下,只说那库房年久失修,堆放着些无用的杂物,并未启用。

李致贤心中已有计较,不再多问,安抚勉励了几句,便让她回去了。

孙婆婆走后,李致贤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这婆子言语多有闪烁,尤其是对那间库房和莫名捐赠的掩饰,几乎坐实了慈幼局内有鬼。她口中的“陈米”与木匠听到的“够吃半年”、“上等货”截然不同,显然是在隐瞒真相。

然而,让他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的是,这孙婆婆的表现,虽然紧张,却似乎……并不像是一个参与重大销赃阴谋的核心人物该有的样子。她的慌乱,更像是一种害怕事情败露、影响慈幼局生存的本能反应,而非穷凶极恶之徒的狡诈。

难道慈幼局本身并不知情,只是被茂儿爷利用?还是说,只有少数高层参与其中?

无论如何,库房是关键。

当夜,李致贤换上一身深色便服,未带随从,借着浓重夜色的掩护,亲自来到了南城外慈幼局附近。他没有靠近,只在李福预设的一处隐蔽观察点——距离慈幼局后院一箭之地的一座废弃土窑顶部,借着稀疏的星光和远处慈幼局门檐下悬挂的孤灯微光,凝神眺望。

夜色下的慈幼局,寂静无声,如同一头匍匐在黑暗中的巨兽。那间备受关注的废弃库房,隐在后院最深的阴影里,不见丝毫灯火,也无人迹。

李致贤耐心等待着,如同潜伏的猎手。寒风掠过枯枝,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时间一点点流逝。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就在他以为今夜不会再有动静,准备撤离之时,慈幼局后院靠近库房的一角,一片看似与围墙融为一体的阴影,忽然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并非库房门开,也非有人翻墙。那动静极小,若非李致贤全神贯注,几乎会以为是错觉。仿佛……是那墙体本身,微微错开了一道缝隙?

紧接着,一个模糊的黑影,如同没有重量般,从那缝隙中悄无声息地“滑”了出来,落地无声,迅速隐入旁边一堆柴垛的阴影中,静止不动。

整个过程,快如鬼魅,无声无息。

李致贤屏住呼吸,心脏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那不是寻常的进出方式!那库房……有暗门?或者密道?

那黑影在柴垛后潜伏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似乎在确认四周绝对安全。然后,才如同一缕青烟,贴着墙根的阴影,以惊人的速度向与慈幼局正门相反的方向移动,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自始至终,李致贤未能看清其身形面貌,只隐约觉得其动作矫捷得异乎寻常,远非寻常盗匪或慈幼局仆役所能及。

是茂儿爷本人?还是其麾下的精锐?

库房有暗格密道,运送物资通过隐秘渠道,联系人也如此谨慎……这慈幼局的水,比想象中还要深!

李致贤没有轻举妄动,默默记下那黑影消失的方位,又在原地潜伏了许久,直到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确认再无任何异常,才悄无声息地退走。

回到书房,已是黎明。他毫无睡意,脑中反复回放着昨夜那鬼魅般的黑影和疑似存在的密道。

慈幼局这条线,显然触及了茂儿爷运作网络的一个关键节点。那库房中隐藏的,恐怕不仅仅是些许赃物那么简单。那神秘的“猫爷”,与这鬼魅黑影是否同一人?那库房之内,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他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谜团的边缘,只要再向前一步,或许就能窥见冰山一角。然而,那黑暗中隐藏的,不仅是真相,更有可能是致命的危险。

下一步,是继续外围监视,等待更多线索?还是……冒险一探那库房的究竟?

李致贤看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目光沉静而坚定。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而那个悄然开启又闭合的暗门,如同一个无声的邀请,也像一个狰狞的陷阱,正等待着他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