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闻太子请旨出征平叛,张勤心中微动。

太子亲征,这可是树立军威、巩固地位的好机会。

但他立刻想到另一个问题,秦王李世民及其天策府将领军功赫赫,太子若要独立领兵,将领从何而来?

魏徵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声音压得更低。

“殿下向陛下陈情,言道天策府中多有善战之将,如今四方未靖,正当人尽其才。”

“故奏请陛下,调天策府数员将领随军辅佐,如李靖、程知节、李世积等。”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殿下特意言明,秦王殿下麾下如尉迟敬德、秦叔宝等核心宿将,需留守京师,以备不虞,不便调动。”

“陛下准了?”张勤问。

“嗯。”魏徵点点头,“陛下已准其所请。任命殿下为行军元帅,不日即将点兵出发。”

“此番出征,关系重大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显然,作为东宫谋臣,他既希望太子能借此立威,又担心军事行动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但愿殿下旗开得胜,早日凯旋。”张勤只能如此说道。

魏徵叹了口气,摆摆手:“此事你知晓便可,勿要外传。去吧,太医署那边,牛痘接种之事还需你多费心。”

“京畿安稳,亦是重中之重。”

“学生明白。”张勤躬身告退。

从东宫出来,晚风带着凉意。

坊间的路灯已经点亮,偶有巡逻的金吾卫脚步声整齐划过。

张勤抬头望了望皇城方向,那里依旧是一片寂静的威严,但他知道,有些决定已经做出,有些人马,即将开拔。

……

近几日,牛痘接种之法在杜曲里等疫区的推行初见成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捷报频频传入宫中。

一道更加正式的封赏诏书下达至司农寺,并传谕张勤接旨。

这日午后,张勤正在司农寺的廨房里整理农书,忽听得外面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只见寺丞神色匆匆地引着一位面白无须、身着绯袍的内侍进来,后面还跟着两名小黄门。

而这内侍,也是张勤第一次入宫面圣时的那位。

“张司农,快,宫中有旨意!”寺丞连忙提醒。

张勤心中一凛,赶紧整理衣冠,快步走到廨房外的小院中,拂衣跪下。

那内侍站定,展开一卷黄绢,声音清亮地念道:

“敕曰:司农丞张勤,献策防疫,活民甚众,功在社稷。”

“朕心嘉悦,特赐爵蓝田县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赐永业田八百亩于蓝田县玉山乡。”

“咨尔勤,其敬承朕命,永续忠勤。”

“钦此!”

内侍念完,合上敕书,笑眯眯地递过来:“蓝田县子,接旨谢恩吧。”

张勤深吸一口气,双手过头,接过那沉甸甸的敕书,叩首道:“臣张勤,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

接着从袖中那种些许银两放在内侍手中,低声道:“有劳公公了,一些茶水钱,不成敬意。

内侍满意的点了点头,悄无声息的收起了钱,从小黄门手中取过一个木匣。

打开木匣子,里面是象征县子身份的金鱼袋和一份地契文书。

“县子,这是您的鱼袋和玉山乡八百亩永业田的契书,您收好。日后按制,还有相应的俸料、职田。”

张勤再次谢过,将东西接过。

送走内侍后,他捧着敕书和木匣,正欲回到廨房,感觉像踩在云里。

周围的同僚们这才反应过来,纷纷上前道贺。

寺丞拍着张勤的肩膀,连声道:“了不得!了不得!张县子!这可是天大的恩荣啊!”

同僚们的贺喜声还在耳边,这就算是提升阶层了。

下值后,他径直去了魏徵府上。

魏徵正在书房练字,见他来了,放下笔,目光落在他腰间新佩的金鱼袋上,微微一笑:“勉之来了,旨意下来了?”

“是,老师。”张勤将敕书和地契递给魏徵过目。

“学生心中……甚是惶恐。”

魏徵仔细看了,点点头,语气平和。

“蓝田县子,玉山乡八百亩,陛下此番赏赐,不谓不厚。这是你应得的。然,”

他话锋一转,神色严肃起来,“福兮祸之所伏。爵位越高,盯着你的眼睛就越多。”

“日后一言一行,更需如履薄冰。这八百亩田,是产业,亦是考验。”

“需寻得力可靠之人打理,切记莫成盘剥乡里之劣绅。”

“学生明白。”张勤郑重应道,“定当谨记老师教诲,田产之事,必以不扰民、不荒废为先。”

从魏徵府上出来,张勤又去了皇庄,找到韩老伯。

他将地契给韩老伯看,韩老伯识字不多,但“八百亩”、“永业田”还是认得,激动得手都有些抖。

“郎君…不,县子大人!这……这是皇恩浩荡啊!”

张勤扶住他:“老伯,快别这么叫,还是叫郎君自在。”

“这田在蓝田玉山乡,离庄子有些路程。我思来想去,这管理田产、招募佃户的事,还得劳您多费心。”

“您在这边庄子带出几个得力帮手,日后两边照应。”

“宗旨只有一条,租子按公道收,绝不加赋;待佃户要宽厚,莫起争执。”

“咱们不缺这点租米过日子,要紧的是田不能荒,人心不能失。”

“还有,陆续的,咱们这庄子的粮食、果蔬,也一样的要在咱自己的田上种植种植”

韩老伯见张勤得了偌大恩赏,首先想到的仍是田亩和农户,心中感佩,重重应下。

“郎君放心!老仆一定把这事办妥帖,绝不给郎君脸上抹黑!”

晚上回到张宅,苏怡早已听说了消息,带着小禾、狗蛋、小草在门口迎他。

而张勤在门口抬头望着牌匾,心里想着是不是应该换个更大气点的。

甩甩头,把想法甩出去。他就在她们的簇拥下进了府门。

桌上摆了几样比平日丰盛的小菜,算是庆贺。

狗蛋围着张勤转圈,好奇地摸他腰间的金鱼袋:“阿兄,这是啥?亮晶晶的!”

小草也仰着脸:“阿兄当大官了吗?”

张勤摸了摸他们的头,对苏怡笑了笑:“就是个名头,日子还照旧过。”

苏怡看着他,眼中有关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轻声道:“做了县子,怕是以后……事更多,人更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