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勤几乎是挂着笑,一瘸一拐地被铁柱他们搀回皇庄的。

浑身疼,心里却热乎得像揣了个暖炉。

韩老头见他这狼狈样,吓得不轻,连忙上前搀扶。连声问出了啥事。

张勤只含糊说采药滑了一跤,幸好遇到个老药农帮了一把,还指点了几句种药的窍门。

他没敢提孙思邈的名字,只说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先生。

歇了一晚,身上还是酸疼,但张勤躺不住了。

脑子里那座“图书馆”清晰无比,孙思邈的指点言犹在耳。

他天不亮就爬起来,点上油灯,忍着疼,用炭笔在小本子上唰唰地记,有些记不得的便翻阅脑中《千金方》:三七,半地下窖藏,腐殖土,排水…黄芩,喜阳,忌连作…地榆,炭炒存性…

天蒙蒙亮,他就把韩老头和铁柱叫到那两亩药田边上。

“老伯,铁柱,咱得把这些苗挪挪窝。”

张勤指着那几片长势不太精神的草药苗。

“我昨儿个请教了那位老药农,他说咱这地方选得还是不太对。”

“这几株三七,最是娇贵。”

“得给它们挖个浅坑,四壁用石头垒上,底下铺一层碎石子沥水,上面再填厚厚的腐叶土和咱沤好的肥土混的土”

“把它移进去,上头还得搭个草棚子遮阴,不能直接让日头晒着。”

韩老头听得认真,皱着脸琢磨:“这么麻烦?跟伺候祖宗似的…”

“能活能长就是好祖宗!”张勤笑道。

“还有这些黄芩,得移到那边日照更足的高埂上去。地榆倒是问题不大,但旁边得除除草,它争不过野草。”

说干就干。

张勤亲自下手,按照脑子里“图书馆”的标准和孙思邈的经验,指挥着韩老头和铁柱小心翼翼地移栽。

该挖坑的挖坑,该垒石的垒石,该搭棚的搭棚。

又把从山里采回来的那些鲜药,挑出品相好的、根须完整的,也依样画葫芦种下去。

忙活完药田,又把这次进山采回来的药材全部摊开在司稼所门口的干净席子上。

种类还真不少:黄芩、地榆、茜草、三七、还有几株白头翁和紫花地丁。

“铁柱,去拿几个簸箕来,再找些细绳。”

“咱们把这些药分分类,拾掇干净。”

他一边动手挑拣,一边教:“像这黄芩,得把芦头(根茎)和须根去掉,留下主根,晒干了才好入药。”

“地榆呢,根和叶子都能用,但得分开放。”

“茜草要取根,注意别弄断…对,就这样。”

他又特意挑出一些颗粒饱满的种子,小心地用旧布包好:“这些种子得留着,明年咱自己种。”

韩老头看着张勤熟练的动作和清晰的吩咐,啧啧称奇:“张丞,您这跌了一跤,倒像是把药王爷的学问跌进脑子里了?懂得比俺这老把式还细!”

张勤心里一咯噔,面上却不动声色:“嗨,还不是那位老药农指点得明白?再加上以前看的杂书,两下一凑,就清楚了些。”

花了大半天功夫,才把所有的药材分门别类处理好,该晾晒的晾晒,该收起的收起。

看着收拾好的几大捆药材,张勤心里琢磨开了。

这些药材,尤其是止血消炎的黄芩、地榆、三七,正是军前急需的。

放在自己这儿用处不大,送去药藏局,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也能再卖个人情。

他对铁柱说:“铁柱,你去套个车。把这些晾得差不多的黄芩、地榆、三七,还有那几捆茜草,都装上。”

“我进城一趟,送去药藏局蒋大人那儿。”

“好嘞!”铁柱答应着去了。

张勤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药材,确保没有混入杂草泥土,这才换了身干净点的衣服,坐上铁柱赶的牛车,晃晃悠悠往城里去。

到了药藏局,见到蒋合。

蒋合看着张勤送来这大批处理得干干净净的药材,很是惊讶。

“张司稼?你这是…从哪弄来这许多好药材?还处理得如此妥当?”

尤其是那几块三七,虽然不大,但品相完整,十分难得。

张勤拱手道:“蒋大人,这些都是下官带人在附近山里采的,按您上次指点的法子粗略处理了一下。”

“想着军前必然急需,留在下官那里也是无用,特送来给大人,或许能应应急。”

蒋合拿起一块地榆,看了看断面,又闻了闻气味,点头赞道:“采的时节对,处理也得法,炮制火候稍欠,但已极难得了!张司稼真是有心了!”

“如今军中确实极缺此类药材,你这可是解了燃眉之急!我代前方将士,多谢你了!”他这话说得真心实意。

“蒋大人言重了,分内之事。”

“下官已在皇庄试种,若有所成,日后定再为大人送来。”

“好!好!”蒋合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对张勤的印象更好了几分。

这个种田的小官,做事踏实,不居功,还懂分寸,真是难得。

送走张勤,蒋合立刻吩咐手下:“这些药材,赶紧按方配制,尤其是金疮药,加紧赶制,尽快送往前军!”

张勤坐在回程的牛车上,看着夕阳西下,心里踏实了不少。

药材送出去了,人情做到了,药田也按新法子整顿了。

有了图书馆和药王的指点,两大外挂,这种植草药怎么着也得走上正轨。

药王这条大腿,无论如何都得抱紧了。

……

迈子不能步得太大。

就这样日复一日。

开春了,冻土化开,空气里带着潮湿的泥土味儿。司稼所那十亩地里,宿麦开始返青,绿汪汪一片。

但张勤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另一种庄稼上——水稻。

关中之地,主粮是粟麦,但长安周边也有水田种植水稻,只是产量不高,种植也不甚普遍。

正巧,皇庄内也有种着水稻的田亩。

不过现在太子殿下和王中允、魏洗马都不在长安,还真没法找他们再划出试验田来给自己了。

“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