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旨的余波还没在皇庄里完全散去,新的风声又灌进了张勤的耳朵。

朝廷又要用兵了,这次好像是往东边去打窦建德旧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老规矩。

皇庄里气氛也跟着紧了些,上面来催缴粮秣的官吏脚步都匆忙了许多。

张勤蹲在刚翻耕过的试验田边上,捏着湿润的泥土,心里却想着别的事。

打仗,是要死人的,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他记得以前看资料,古代战场上,很多伤兵其实不是当场战死,而是死于后来的伤口溃烂和感染。

草药,尤其是金疮药,在这个时候比粮食还金贵。

好在,前世的他也兼修药学。

他知道一些消炎止血的常见草药,比如黄芩、地榆、茜草什么的,但这年头,草药多是野采,数量质量都不稳定,炮制方法也五花八门。

要是能自己种,统一采收炮制…

想到这里,他坐不住了。

这事比种粮食更敏感,直接牵扯到军资筹备,必须得上面点头,还得有懂行的人帮忙。

他再次硬着头皮去找王珪。

王珪廨舍里堆满了文书,显然也在为出征的事忙碌。

见到张勤,他揉了揉眉心:“张司稼?何事?若是曲辕犁推广之事,自有工部和司农寺操持。”

“下官并非为犁具之事。”张勤赶紧躬身。

“下官是想到…朝廷即将用兵,军中必急需金疮药及各类疗伤药材。”

“如今药材多靠野采,恐难保障。”

“下官斗胆,想请王中允允准,在皇庄试验田旁,再辟一小块地,试种些如黄芩、地榆、三七等宜于止血生肌的药材。”

王珪闻言,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抬眼认真看向张勤:“试种药材?你懂药理?”

“下官不敢说懂,”张勤把头埋得更低。

“只是少时翻阅过几本杂书,略识得几样草药形貌习性。但种植之法、采收时节、炮制手段,皆需专业人士指点。”

“故而…故而还想恳请王中允,能否代为引荐药藏局之同僚?”

“下官只想请教些种植炮制的基础之法,绝不敢窥探药方机密。”

王珪沉吟起来。这张勤,种粮食种出花样,搞农具搞出新名堂,现在又琢磨起种药了?倒是真能折腾。

不过,他说的确是实情,军中药草储备从来都是大事。

若真能摸索出稳定种植某些常用药材的法子,于国于军都是大功一件,于太子声望更是有益。

“嗯,你所虑,不无道理。试种药材之事,本官准了。”

“皇庄地广,划出两亩与你试种。至于药藏局…”

他略一思忖。

“药藏郎蒋合为人还算务实,本官可为你修书一封,你持信去寻他。”

“记住,只问种植炮制之法,切勿多言,更不可探听药方。”

“是!是!多谢王中允!下官明白!绝不敢逾越!”

张勤大喜过望,连连保证。

拿着王珪的信,张勤心里有了底。

他先回皇庄,跟韩老头说了要划两亩地试种草药的事。

韩老头一听,又愣住了:“种药?张丞,那玩意儿娇贵得很呐!不比庄稼,伺候不好就死给你看!而且…那能当饭吃吗?”

“老伯,这不是当饭吃的,”张勤解释,“是给前线将士救命的。咱们试着种,能成最好,不成也不亏啥。”

韩老头似懂非懂,但既然张丞说了,他还是点头:“成吧,反正地是朝廷的。俺让铁柱帮你整地。”

当天下午,张勤就揣着信,找到了东宫药藏局。

药藏局没有多么戒备森严,但也是一股浓重的草药味。

通报之后,他见到了药藏郎蒋合。

蒋合是个精瘦男子,手指尖带着药渍,眼神锐利。

他看了王珪的信,又打量张勤:“张司稼想试种药材?想种何种?”

张勤报出几个名字:“黄芩、地榆、茜草,或许…还有三七。”

蒋合微微挑眉:“哦?张司稼还知三七?此物云贵所产,长安极难成活。”

“下官只是从药书上见过,知其化瘀止血之效卓着,故想一试。”

“亦知它喜阴畏寒,忌涝忌晒,土壤需疏松肥沃且偏酸…或许可尝试搭设荫棚,模仿其生境?”

蒋合原本平淡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这种田的小官竟真能说出点门道,不是纯粹胡闹。

“看来张司稼确非全然门外汉。既如此,黄芩、地榆、茜草之法我可与你细说。”

“三七…你若执意要试,某亦可提供些种子,但成败与否,休要怨我。”

“岂敢!蒋药藏肯指点,下官已感激不尽!”张勤连忙道。

接下来,蒋合详细说了几种草药的习性、播种、管理、采收时节和初步炮制要点。

张勤听得极其认真,不时插话询问细节,用的词虽不那么专业,但问题都切中要害,明显是懂行的。

“蒋药藏,这地榆炭炒存性,火候是否至关重要?过则失效,不及则止血力弱?”

“黄芩采收是否以春秋两季为佳?取其根,是否以条粗、质硬、色黄者为上?”

蒋合原本公事公办的态度,在张勤接连几个切中要害的问题后,渐渐变得认真起来。

他难得遇到一个非药藏局出身却真能聊到点子上的人,话也多了起来。

“看来张司稼于此道,并非略知皮毛啊。”

蒋合语气缓和了不少,“日后种植若遇疑难,可常来探讨。某亦对你这试种之事,颇感兴趣。”

“一定一定!多谢蒋药藏!”张勤心中暗喜,能交好药藏局的人,这步棋走对了。

带着种子和更详细的指导,张勤赶回皇庄。

试验田旁边,韩老头和铁柱已经按要求整出了两亩稍微荫凉些的地。

张勤把从蒋合那听来的要点,简单易懂地讲给爷俩听。

哪样喜欢阳光,哪样怕晒,哪样要种在坡地排水好的地方…

新的活计又干起来了。

播种,浇水,搭荫棚…张勤更是亲自动手,检查土壤湿度,观察苗情。

他对这些草药苗苗,比对待庄稼还要小心几分。

有说张丞真是能人,什么都懂;

也有说瞎胡闹,药材是山神爷赏的,哪能种得活?

张勤不管这些,每天除了照看粮食作物,就是蹲在这两亩药田里,看着那些刚冒头的、弱不禁风的草药苗苗,心里盼着它们能快快长大。

他种下的不只是草药,更像是在种一份救命的希望。

同时,他记得以后会有长孙皇后,会有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