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秋的北京,天空是一种清澈高远的蓝。电影学院的表导楼前,金黄的银杏叶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像是时光走过的声音。

顾言琛站在排练厅的落地镜前,看着眼前二十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这是他接受母校邀请,开设的“高级表演工作坊”的第一堂课。这些学生,是从全国数千名竞争者中筛选出的佼佼ers,眼神里闪烁着与他当年如出一辙的、对表演近乎虔诚的热爱,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与敬畏。

他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深灰色羊绒衫,休闲长裤,没有刻意打扮,却自有一股沉淀了岁月与阅历的沉稳气场。他没有立刻开始讲课,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脸庞,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前,那个同样怀揣梦想、在这个排练厅里挥汗如雨的自己。

“不用紧张,”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在这里,我不是影帝顾言琛,只是一个比你们早一些走上这条路的同行,一个希望能帮你们少走些弯路的老师。”

他走到排练厅中央,随意地坐在了地板上,这个动作瞬间拉近了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几个学生愣了一下,随即也纷纷学着坐了下来,围成一个松散的圈。

“在开始所谓的‘技巧’训练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顾言琛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你们为什么想当演员?”

问题很基础,甚至有些老套。学生们面面相觑,然后陆续有人回答。

“因为喜欢被镜头关注的感觉?”

“想体验不同的人生。”

“想用表演传递思想和情感。”

“想让更多人认识我。”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真诚,有的略显浮夸。顾言琛安静地听着,不置可否。直到一个坐在角落、一直低着头的男生,用几乎听不清的声音说:“因为……只有在演别人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排练厅里安静了一瞬。顾言琛的目光定格在那个男生身上,他看起来很内向,甚至有些畏缩,与周围那些光芒四射的同学们格格不入。

“你叫什么名字?”顾言琛问,语气平和。

男生抬起头,似乎没料到会被点名,脸颊瞬间涨红:“陈、陈默。”

“陈默,”顾言琛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点了点头,“很好的名字。记住你刚才说的话。”

他没有多做点评,而是话锋一转:“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想过很多。想拿奖,想成名,想证明自己。这些想法没有错,它们是动力。但支撑一个人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往往不是这些。”

他顿了顿,眼神有些悠远,仿佛穿越了时光。

“我遇到过瓶颈,怀疑过自己,也曾站在领奖台上,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表演的本质不是索取——索取掌声,索取认可,索取名利。而是给予。给予角色灵魂,给予故事生命,给予观众共鸣。”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所以,我的第一课,不是教你们如何哭,如何笑,如何念台词。而是希望你们找到那个‘给予’的初心。找到那个让你觉得‘只有在演别人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内核。”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看不见的灰尘。

“今天没有作业。只有一个问题,留给你们自己:剥开所有外在的光环和欲望,表演,对你来说,究竟是什么?”

课程结束,学生们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陆续离开。陈默走在最后,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走到顾言琛面前。

“顾老师……谢谢您。”他鞠了一躬,声音依旧很小,但眼神里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顾言琛看着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里,那个同样沉默、却内心执拗的自己。他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只说了一句:“保持你的敏感,保护好它。”

离开排练厅,顾言琛没有立刻坐车回家。他独自在校园里漫步,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在他身上跳跃着斑驳的光点。路过小剧场,听到里面传来学生们排戏的声音,青涩却充满激情;路过图书馆,看到窗边埋头苦读的身影。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梦想的味道。

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沈清玥发来的消息,一张照片。照片里,她正在一个剧本讨论会上,神情专注,手指着投影幕布上的内容,似乎在激烈地阐述着什么。阳光从她身后的落地窗照进来,为她整个人镀上了一层干练而耀眼的光芒。

沈清玥:“新项目第一次剧本会,年轻编剧的想法很大胆,很有冲击力。”

顾言琛:“看得出来,顾制片人已经进入战斗状态了。【笑】”

沈清玥:【俏皮表情】“彼此彼此,顾老师今天‘摧残’祖国花朵感觉如何?”

顾言琛:“发现了几个不错的苗子。梦想在延续。”

收起手机,顾言琛的嘴角还带着未散的笑意。他和清玥,如今都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仅仅专注于自身的表演,而是开始尝试着去传递,去扶持,去创造更大的价值。他教书育人,她制片开发,用不同的方式,延续着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他想起不久前,和清玥一起看的一部由她工作室扶持的新人导演拍摄的独立电影。影片很青涩,有很多不足之处,但里面有一种 raw 的、未经雕琢的生命力,一种敢于表达的勇气,让他们都深受触动。

放映结束后的交流环节,那个年轻导演激动得语无伦次,反复感谢沈清玥的知遇之恩。清玥当时对他说:“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自己,谢你心里还有想讲的故事,眼里还有光。我们能做的,只是为还有光的人,提供一个可能被看见的机会。”

那一刻,顾言琛在台下看着台上从容自信、眼光独到的妻子,心中充满了骄傲与爱意。他们的星光,不再仅仅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也开始试图为后来者,投射出一束微光。

回到家时,已是华灯初上。推开家门,温暖的灯光和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念星正坐在客厅地毯上,对着乐高零件蹙眉思索,念玥则拿着彩笔,在一张大纸上肆意涂鸦。

“爸爸!”念玥看到他,立刻丢下彩笔飞奔过来,像颗小炮弹一样撞进他怀里。

念星也抬起头,叫了一声“爸爸”,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研究她的乐高,只是紧绷的小脸柔和了许多。

沈清玥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看到他,眉眼弯起:“回来了?第一天当顾老师,感觉怎么样?”

“挺好。”他换好鞋,走过去,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锅铲,在她额头落下一个轻吻,“就是觉得,责任很重。”

他走进厨房,接手了她正在翻炒的菜。沈清玥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笑道:“能让你觉得责任重的事情可不多。”

“正是因为知道这条路有多难,才更觉得要慎重。”顾言琛一边翻炒,一边说,“不希望他们只看到这个行业的光鲜,更要让他们明白背后的艰辛,以及……真正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吃饭的时候,念玥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的趣事,念星偶尔补充一句,条理清晰。顾言琛和沈清玥听着,时不时交换一个会心的眼神。

饭后,哄睡了两个孩子,两人并肩坐在阳台的沙发上,看着城市的夜景。秋夜的空气微凉,带着清爽。

“今天那个叫陈默的孩子,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你。”沈清玥把头靠在他肩上,轻声说。

“嗯,”顾言琛揽住她的肩膀,“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也许我们现在的努力,就是在为无数个‘陈默’铺一点点路。”

“是啊,”沈清玥感叹道,“以前我们只顾着自己往前冲,现在好像……看得更远了。”

星光在他们头顶闪烁,与城市的灯火交相辉映。他们的个人成就早已抵达巅峰,但此刻,他们找到了新的意义——将积累的经验、感悟和资源,传递给下一代。

梦想,从来不是独善其身。

它的真正延续,在于点燃,在于守护,在于看着更多的星光,在这片广阔的夜空里,勇敢地、璀璨地亮起。

而他们,愿意成为那片滋养星光的夜空,沉默,广阔,且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