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清玥坐在新成立的工作室会议室里,面前摊开着一份份项目计划书,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空气中弥漫着新装修的味道,混合着咖啡的香气,也混合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创业者的焦虑与兴奋。

这里是“玥影工作室”,位于市中心一栋创意产业园区的顶层。视野极好,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的轮廓。选择这里,不仅因为环境清幽,更因为这里远离了传统影视公司的聚集地,象征着一种全新的开始。

成立个人工作室的想法,在官宣恋情后不久便在她心中萌芽。那场席卷全网的风暴,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依附于任何光环之下都不如自身强大来得可靠。她想要的,不仅仅是做一个被选择的演员,更希望能主动创造内容,讲述那些真正打动她的故事。

这个决定得到了顾言琛毫无保留的支持。他只是在她熬夜看商业计划书时,默默为她端来一杯温热的牛奶,说:“想做就去做,家里有我。” 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最坚实的后盾。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会议桌对面,坐着她的两位核心合伙人——毕业于沃顿商学院的运营总监赵明宇,以及从业十余年、人脉深厚的制作总监田欣。此刻,三人的脸色都不太轻松。

“清玥,‘玥影’成立的消息发布后,递来的本子确实不少,”田欣推了推眼镜,将一份整理好的报表推到她面前,“但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还是冲着你的知名度来的,希望你能出演,本质上还是把你当演员,而不是制作方。”

赵明宇接口道,语气理性而克制:“而且,我们目前的资金流虽然健康,但要独立投拍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风险依然很大。几个有意向的资方,都提出了比较苛刻的对赌条款,或者希望我们在内容上做出妥协,加入更多市场喜欢的‘爆款’元素。”

沈清玥拿起那份报表,目光扫过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项目名。《倾城宠妃再爱我一次》、《霸道总裁的小娇妻带球跑》……这些明显是跟风热点的快餐式项目,与她想要打造的“有温度、有态度”的内容相去甚远。而那几个资方看好的项目,要么是过度消费她个人形象的爱情片,要么是要求加入无脑喜剧元素的现实题材,都让她感到一种创作的窒息感。

她合上报表,抬起头,目光清亮而坚定:“明宇,田姐,我们成立‘玥影’的初衷,不是为了快速赚钱,也不是为了重复我自己。如果只是为了安全,我大可以继续只做演员,片酬足够丰厚,也不必承担这么大的压力。”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另外两人耳中:“我想做的,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是那种,很多年后被人提起,依然会觉得有价值的作品。也许这条路会很难,会很慢,但我想试试。”

田欣看着沈清玥挺拔而坚定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她见识过太多在名利场中迷失的艺人,像沈清玥这样,在巅峰时期还能保持清醒头脑,敢于跳出舒适区,追求更高职业理想的,凤毛麟角。

“我明白你的想法,清玥。”田欣开口,“我这里其实有一个本子,压了很久,之前找过几家平台和公司,都因为题材小众,商业风险太高被拒了。”她从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抽出一份已经有些卷边的剧本,封面上是手写的两个字——《她的城》。

沈清玥转过身,接过剧本。只看了故事梗概和前三场戏,她的心就被牢牢抓住了。故事讲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北方小城的纺织女工,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面对下岗潮、家庭变故,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从母亲那里传承下来的裁缝手艺,一步步开创出自己服装品牌的故事。没有狗血的情节,没有开金手指的主角,只有平凡人在大时代下的挣扎、坚守与微光。

“这个本子……”沈清玥的声音有些发紧,“很好。”

赵明宇快速浏览了项目预算和风险评估,眉头皱得更紧:“清玥,田姐,这个项目风险系数确实很高。年代戏,制作成本不小;现实主义题材,受众有限;而且女主角需要从青年演到中年,年龄跨度大,对演员要求极高,票房号召力存疑……”

“但故事是好的,不是吗?”沈清玥打断他,眼神灼灼,“我相信,好的故事自有它的力量。”

决定接下《她的城》,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几个月,沈清玥真正体会到了作为制片人的千头万绪。

为了敲定最适合的导演,她亲自飞了三座城市,与多位风格各异的导演恳谈,最终说服了一位以拍摄现实主义题材见长、但对商业市场有些排斥的文艺片导演合作。她说服对方的理由很简单:“好故事不应该被埋没,我们需要让更多人看到。”

为了搭建靠谱的制作团队,她动用了自己这些年积累的所有人脉,一个个电话打过去,诚恳地邀请。有人婉拒,有人观望,也有人被她的热情和剧本本身打动,毅然加入。

最难的,是资金。正如赵明宇所料,大部分资方对这个项目望而却步。那段时间,沈清玥几乎每天都在见各种投资人,反复阐述项目的核心价值与市场可能性,磨破了嘴皮子。她甚至第一次动了用自己的积蓄全额投资的念头,被顾言琛和团队及时劝阻。

“这不是孤注一掷的时候,”顾言琛在电话里对她说,声音沉稳,“我相信你的眼光,但也需要遵循市场规则。我们再想想办法。”

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沈清玥还在工作室修改融资计划书,顾言琛来接她回家。他随手拿起桌上那份被翻得起了毛边的《她的城》剧本,靠在沙发上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是整整两个小时。

回去的车上,他一直很沉默。直到车子驶入车库,他才开口:“这个本子,我投了。”

沈清玥愕然转头。

“不是以你丈夫的身份,”顾言琛看着她,目光在昏暗的光线下异常认真,“是以一个演员和潜在投资人的身份。我看好这个故事,也看好你作为制片人的眼光和能力。”

顾言琛的加入,像一剂强心针,不仅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更带来了一种信誉的背书。很快,又有两家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投资机构表达了明确的投资意向。

资金问题初步解决,选角又成了新的难题。原定的女主角在开拍前一周,因为另一部商业大片给出了无法拒绝的片酬和档期而临时毁约。消息传来时,整个项目组几乎陷入绝望。年代戏的场景、服装、档期都已确定,临时换主角,损失巨大,甚至可能导致项目流产。

那是沈清玥压力最大的时刻。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没有人知道她在里面想了什么。傍晚,她走出来,眼睛有些红肿,但眼神却异常坚毅。

她召开了紧急会议,对垂头丧气的团队成员们说:“天没塌下来。演员没了,我们再找。这个项目,必须做成。”

她亲自联系了多位实力派女演员,甚至大胆启用了两位在电影圈资历尚浅但极具天赋的电视剧演员来试戏。最终,她顶住各方压力,力排众议,选定了一位演技过硬但市场热度稍逊的中年女演员——周雯。这个决定让赵明宇和田欣都捏了一把汗。

“我相信周雯老师能演活‘陈绣’这个角色,”沈清玥在决策会上说,“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好表演自己会说话。”

《她的城》终于在一片质疑与期待交织的复杂目光中开机了。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年代戏的还原度、演员状态的调整、预算的控制……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沈清玥第一次不是以演员的身份待在剧组,而是作为那个需要协调一切、解决一切问题的人。

她会在导演和演员对表演理解有分歧时,耐心沟通,寻找最佳平衡点;她会在预算超支时,亲自去和场地、服化道部门磨价格,甚至为了省下一笔钱,同意在某场戏里客串一个只有背影的路人甲;她会在周雯因为压力过大而崩溃时,陪她在片场边坐到深夜,听她倾诉,给她鼓励。

她不再是那个只需要负责把自己角色演好的沈清玥。她是“玥影工作室”的创始人,是《她的城》的制片人,是这个庞大项目的掌舵者。她学会了看复杂的财务报表,学会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学会了在压力面前保持微笑和镇定。

某个深夜,拍摄终于结束。沈清玥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临时住处,顾言琛带着两个孩子来探班,已经睡着了。她轻轻吻了吻女儿们熟睡的脸庞,然后走到阳台上。

初冬的夜风带着寒意,她却觉得格外清醒。抬头望去,城市的夜空看不到星星,只有远处工地上塔吊的指示灯,像一颗颗固执的红色星辰。

她想起自己决定成立工作室时对顾言琛说的话:“我不想只是顾言琛的太太,也不想只是念星念玥的妈妈,我还想是沈清玥自己。”

如今,她正走在这条充满挑战却无比充实的路上。制片人之路,道阻且长。但看着远方那些如同星辰般闪烁的灯光,她知道,她的“城”,正在一砖一瓦地,被亲手建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