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吗?”他淡淡应了一句,移开目光,“但愿如此。安相乃国之柱石,若真有闪失,实乃两国之不幸。”

他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挑不出一丝错处。

安湄的心却一点点沉下去。他太镇定了,镇定得可怕。

要么,此事真的与他无关。 要么……他的心机和冷酷,已远超她的想象。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而入,在陆其琛耳边低语了几句。

陆其琛眉头微微一蹙,随即对太后道:“太后,前线有些军务急需处理,先行告退。”

他行礼离去,经过安湄身边时,脚步未有丝毫停顿。

安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的疑云和寒意却愈发浓重。

她回到自己宫中,立刻再次联系花月楼。

“查!不惜一切代价,查清那弩箭的真正来源!还有,重点监视与那几个渊国世家有过接触的所有晟国人员!特别是……军械司的人!”

她要知道真相。

无论这真相有多么残酷。

而就在安湄全力追查的同时,渊国冷宫偏殿内,经过白芷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抢救,安若欢的情况终于暂时稳定了下来。

毒素大部分被逼出,心脉也被强行稳住,但他依旧昏迷不醒,脸色苍白如纸,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掉。

白芷几乎虚脱,瘫坐在榻边,握着安若欢冰凉的手,眼泪这才后知后觉地大颗滚落。

“相爷……撑住,你一定要撑住……”她低声哽咽着,“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做……”

窗外,夜色深沉,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吞噬一切。

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彻底打破了短暂的平衡,将两国再次推向了全面对抗的边缘。

夜色如墨,吞噬了晟国皇城的飞檐翘角。安湄坐在冰冷的宫殿里,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张写着兄长安危的密报,每一个字都像淬毒的针,扎进心里,带来绵密而尖锐的痛楚。恐惧与愤怒交织,几乎要将她撕裂,但一种更深沉的、冰一样的冷静强迫她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她不能倒。兄长倒下,渊国震荡,此刻她便是钉在敌人心脏最深处的钉子,绝不能先自乱阵脚。

花月楼的网络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如同暗夜中无声织就的蛛网,捕捉着每一丝可能与刺杀相关的信息。金钱、人情、甚至威胁,所有手段都被用上。安湄坐镇中枢,目光冷冽地分析着每一条汇聚而来的线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弩箭的制式、淬毒的成分、刺客训练有素的行动模式、以及那几个被新政逼到绝境的渊国世家近期异常的资金流动和人员往来……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拼凑,指向一个模糊却令人心悸的轮廓。

确实有渊国世家的手笔,他们提供了资金和部分内应。但最关键的那一环——专业的刺客、军用的弩箭、罕见的剧毒——绝非那几个已是强弩之末的世家所能独立完成。所有的辅助线索都隐隐约约地、迂回地指向了晟国境内,指向了那些对陆其琛新政不满、又与渊国旧利益集团牵扯极深的……军中败类和一个隐秘的、专门处理“脏活”的组织。

不是陆其琛直接下的命令。

安湄得出了这个让她心情复杂到极点的结论。

密报最后附上了一个名字——骁骑营副将,赵猛。此人是旧贵族安插在军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性情暴戾,对陆其琛的改革早已怨声载道,且与渊国清河崔氏有姻亲关系。种种迹象表明,他极可能是跨境勾结的执行者之一。

陆其琛知道吗?

他或许没有亲自下令,但他一定有所察觉,甚至……是默许和纵容!他需要一场混乱来打击安若欢,而那些蠢蠢欲动的旧势力,正好成了他手中最方便的刀!他冷眼旁观,甚至可能暗中行了些方便,等待着坐收渔利!

这种隔岸观火、甚至推波助澜的冷酷,比亲自下手更让安湄感到心寒。

她看着那个名字——赵猛。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既然找到了刀,那便先折了这把刀。既能替兄长报仇,也能狠狠敲打那些宵小,更能……斩断陆其琛一条臂膀,让他尝尝痛楚!

她迅速写下指令,语气决绝:“集中所有资源,查证赵猛罪证,务求铁证如山。同时,将弩箭来源及赵猛与渊国世家勾结之线索,巧妙透露给御史台李大人。”李大人是朝中少数还算正直、且与旧贵族不甚和睦的言官。

她要借刀杀人,用晟国朝堂自己的力量,来清理门户!

指令发出,安湄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中。复仇的快意并未降临,反而是一种无尽的悲凉笼罩了她。她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用上了她曾经最不齿的阴谋手段,在这异国的深宫里,搅动风云。

而另一边,陆其琛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安若欢遇刺的消息传来时,他初是震惊,随即涌起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快意,有解恨,但更多的是一种事情脱离掌控的烦躁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心悸。

他确实暗示过,也确实纵容了那些对安若欢不满的势力。但他没想过会是如此酷烈的刺杀!更没想过,安若欢竟真的可能因此丧命!

那个与他棋逢对手、甚至让他内心深处存有一丝惺惺相惜的安若欢,难道就要这样消失了吗?

这种莫名的空落感让他极其不适。

紧接着,渊国方面传来的消息更是让他心惊。安若欢重伤垂危,渊国朝野震动,边境军队再次进入战备状态,一副随时可能报复的架势!

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他之前的种种算计,都将化为泡影,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更让他焦头烂额的是,朝中御史大夫李振,那个油盐不进的的老顽固,竟然不知从何处得到了风声,开始上书弹劾骁骑营副将赵猛,言辞激烈,直指其勾结外敌、走私军械、图谋不轨!虽然还未明确提及刺杀之事,但字字句句都像鞭子抽在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