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少平小心翼翼地将昨儿个没吃完的两个玉米面馍包好,虽说如今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但他节约惯了,更是饿怕了,过得节俭一些,有备无患嘛,

又检查了一下书包里的课本,打算回家还能抽空看会儿书,

金波则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把一件磨破了领子的衬衫塞进那个打着补丁的帆布包里。

“少平,快点,磨蹭啥呢?赶紧的,我还等着回家吃饭去呢!”

金波催促着,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归家喜悦,一想到回家就能吃到母亲做的,哪怕只是多了一点点油星的饭菜,能躺在自家虽然硬但熟悉的土炕上睡个懒觉,那都是值得的。

“就好了,就好了!”

孙少平嘴上应着,动作也加快了些,两人收拾妥当,把瘪瘪的行李包甩在肩上,相视一笑,走出了宿舍门,

走廊里,校园中,到处都是和他们一样行色匆匆、面露归色的同学。

有的急着去赶那趟通往县里几个大镇的,班次少得可怜的公共汽车,

有的眼巴巴地望着路口,指望能遇到同村顺路的驴车或者拖拉机捎上一段,

还有家更远的,家庭不富裕,舍不得那几分钱的车票,就只能靠双腿丈量几十里的山路了,

像孙少平和金波这样,能骑着自行车回家的,在同学里已经算是“高配”了,双水村离县城不算近,步行得小半天,就算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下来,也得两个来小时,

孙少平看着金波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永久”牌自行车,心里又是感激,又有些过意不去。

他家过去那烂包光景,能勉强供他上高中,父母和大哥已经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艰辛,自行车这种“高档物品”,他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好在金波家条件相对宽裕些,两人又是从小光屁股玩到大的好兄弟,每周回家,他都能蹭金波的车。

只是,这时间一长,再加上黄土高原的路况实在不敢恭维,坑坑洼洼,尘土飞扬,这辆金波父亲咬牙给他新换不到一年的自行车,就被他们两个半大小子造得不成样子了,

车架子肉眼可见地有些摇晃,连接处的焊点似乎都松动了,链条护板磕得坑坑洼洼,车轱辘在转动时也能看出些许不圆润的变形,跟打摆子一样,

“晃悠,晃悠!”

每一次颠簸,都伴随着各种零件“哐啷哐啷”的抗议声。

“金波,这车……都快被我坐散架了”,

孙少平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那冰凉却布满划痕的车座。

金波却浑不在意,大手一挥,脸上是浑不吝的爽朗,

“嗨!说这干啥?坏了就坏了呗,大不了再让我爸掏钱买一辆,咱俩谁跟谁?我爸你叔,你爸我大爹,两家人跟一家似的,是兄弟就别叽叽歪歪的!”

这番仗义的话,让孙少平心里暖烘烘的,金波从不会像城里那些有钱人家同学一般,用那种站在高处,自有优越感良好的轻蔑眼神看待他,大家都是平等的,

心里那点愧疚也被冲淡了不少。

“行,那我不客气了!”

孙少平笑了笑,利落地跳上了自行车的后座。

金波一脚蹬开车支架,用力一踩脚蹬,自行车发出“嘎吱”一声呻吟,晃晃悠悠地载着两人,驶出了校门,汇入了通往石圪节公社方向的土路。

车轮碾过黄土,扬起细细的烟尘。

离开了学校的围墙,呼吸着田野间略带土腥味的自由空气,

心情都跟着舒畅起来,两人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少平,下个礼拜去下面公社文艺演出的事,你准备咋样了?”

金波一边费力地蹬着车,一边兴奋地问,他的笛子吹得好,是学校文艺队的骨干,这次下乡演出自然少不了他。

孙少平坐在后座,手抓着冰冷的铁后架以保持平衡,脸上也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还能咋准备,就是把那几首诗歌再背熟点,到时候别卡壳就行。”

孙少平也入选了,他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才能,觉得能入选学校文艺演出小队,可能因为长相周正?

嗓音条件觉得还成,朗读诗歌很有感情,估计是这些。

这对于平时沉默内敛的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表现机会。

“嘿嘿,我听说郝红梅、顾养民他们也入选了。”

金波语气里带着点促狭,他可是知道少平之前和郝红梅那点纠葛,以及和顾养民打过架的事。

孙少平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嗯,还有晓霞他们几个。”

提到田晓霞的名字时,语气不自觉地轻快了一些,那个像小白杨一样挺拔、思想独特的女孩,总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诶呦呦,晓霞叫得这么亲热”,

前头骑车的金波忍不住回头打趣,

“我看你俩平日里在学校,天天凑一块,我有时都找不到你人,你俩是不是在谈对象?”

这话一出,孙少平的脸“唰”地一下就红透了,像被晚霞烧着了一样,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感觉屁股底下的铁架子都烫人。

“你……你胡说甚哩!”

孙少平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带着明显的慌乱,

“什么谈对象,就是……就是普通同学,碰巧都爱看些课外书,交流一下……报纸上有些文章写得挺好,外国小说和诗集也能开阔眼界……不是你想的那样。”

只是越是解释,声音越是发虚,语句也越是支支吾吾,逻辑混乱。

脑海里却不自觉地浮现出田晓霞那双明亮又带着点狡黠的眼睛,想起她慷慨地把那些珍贵的书籍,报纸借给自己时那爽朗的笑容,

想起两人在篮球场边,在校园角落因为某个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又酣畅淋漓的时刻……

这些画面让他心跳更快,脸上的热度怎么也退不下去。

金波在前面蹬着车,虽然看不见少平的表情,但听他这磕磕巴巴的辩解,心里就跟明镜似的了,

他嘿嘿坏笑起来,故意拉长了声音:

“哦……普通同学啊……普通同学天天凑一块儿看《参考消息》?看什么《热爱生命》?”

这些他都是在少平宿舍床铺上枕头底下看见的,

“还讨论得那么起劲?我咋没见你跟别的‘普通同学’这么‘交流’啊?少平,你小子可不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