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小偷传奇 > 第102章 夜谈与海寇传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驿馆的夜晚并不宁静。远处街市的喧嚣隐约可闻,池塘边的蛙鸣虫唱,以及南方特有的、带着湿润水汽的晚风,交织成一首独特的夜曲。云逸房间的灯火通明,他并未急于休息,而是将那份从落鹰峡带出的海图摹本再次铺展在桌上,借着灯光仔细研究。

图上那些陌生的岛屿名称、用朱砂标记的航线,以及星辰坠落的印记,在灯光下显得愈发神秘。

他试图将这些抽象符号与老猫描述的东南沿海地理,以及一路收集的零碎信息相对应,但因缺少关键信息,依然如同雾里看花。

约莫戌时末,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韩护卫和雷豹回来了。

“云将军。”雷豹率先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装备已检查完毕,弓弦都重新上过松脂,箭矢无恙。驿馆内外也查看过,暂无异常。”

韩护卫则简洁明了:“岗哨已安排,两班轮值。”

云逸点头表示知晓,目光投向雷豹:“市面上的风声如何?”

豹上前一步,低声道:“派出去的两个兄弟刚回来。泉州表面繁华依旧,商旅往来如织。但茶楼酒肆里,近来确实多了一些关于海寇的议论。”

“哦?具体怎么说?”云逸神色一凝。

“说是近两个月,有几股新冒出来的海寇,行事风格与以往大不相同。”雷豹回忆着下属的汇报,“他们不像普通海盗那样劫掠商船后迅速分散隐匿,反而更像……军队。组织严密,进退有据,专挑有一定规模的商队或或单的官船下手。而且,他们使用的船只速度奇快,装备的弩箭也异常精良,甚至……有人说在夜战中,看到过他们船上闪烁过类似星光的诡异光芒。”

“星光?”云逸眼神一锐,手指无意识地在海图那个星辰印记上点了点。

“是,传言如此,真假难辨。”雷豹继续道,“还有人说,这些海寇似乎对沿海航道、暗礁以及水师巡逻的规律极为熟悉,几次围剿都让他们提前溜走,我推测,内部有人通风报信。”

“靖海大将军府对此没有反应?”云逸问道。

“反应自然是有的。”雷豹道,“戚大将军加大了巡逻力度,也剿灭了几股小毛贼,但针对这几股新海寇,似乎效果不彰。现在市井间多有议论,说水师内部……或许也并非铁板一块。”

云沉默片刻,这与他们之前的推断相互印证。星陨阁在东南沿海果然有布局,这些行事诡异、装备精良的“新海寇”,极有可能就是星陨阁的外围势力,甚至直接由其操控。他们利用海盗身份作为掩护,一方面劫掠物资财富,另一方面恐怕也在进行着不可告人的勾当,比如转运那些来自海外的特殊矿石,或者……搜寻所谓的“圣血者”。

还有别的吗?关于海外商人,或者近期有无特殊船只靠港?”云逸追问。

“这个……时间仓促,暂时没有更确切的消息。”雷豹摇头,“泉州每日往来船只太多,海外商人也形形色色,若无具体线索,很难排查。不过,兄弟们在码头附近,确实感觉到一些若有若无的窥视感,但无法确定目标。”

云逸若有所思。星陨阁在此地盘踞日久,定然经营着一张隐秘的情报网,他们这一行陌生面孔的到来,引起某些暗处眼线的注意,并不意外。

“辛苦了,让兄弟们也早些休息。”云逸对雷豹和韩护卫道,“明日,我需正式拜会靖海大将军戚远。届时,还需二位一同前往。”

“是。”两人齐声应道,随后退出了房间。

房间内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云逸收起海图,吹熄了灯,和衣躺在榻上,却没有立刻入睡。

窗外月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体内环状气旋缓缓运转,吸收着天地间的能量,心神逐渐沉静。

今日听闻的海寇消息,让他更加确信南下的必要性。星陨阁的触角已经深深插入帝国海疆,若不尽快斩断,后果不堪设想。

与戚远的会面至关重要。这位镇守海疆多年的大将军,是敌是友?他对星陨阁了解多少?对朝廷派来的自己,又会持何种态度?这些都需要明日亲自去验证。

思绪流转间,他对五品“自如”境的感悟也似乎深了一分。

自如,并非强行掌控一切,而是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顺势而为。在这危机四伏的泉州,他更需要这种境界,方能看清迷雾,应对自如。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驿馆外便传来了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一名身着靖海大将军府亲兵服饰的军官,在驿丞的引导下,来到了云逸房外。

“卑职奉戚大将军之命,特来请云特使过府一叙。”军官声音洪亮,举止有度,显然是大将军身边的得力之人。

云逸早已准备妥当,闻言整理了一下衣袍,对身旁的韩护卫和雷豹点了点头。

“有劳带路。”

大将军府的马车已在驿馆外等候。一行人登上马车,穿过渐渐苏醒的泉州街道,向着城中心那座戒备森严的府邸行去。

马车行驶在泉州清晨的街道上,速度不快,稳稳地穿过逐渐热闹起来的市井。与昨日的喧嚣相比,清晨的泉州别有一番韵味。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给这座海滨城市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

路旁的榕树气根垂落,沾满了露水,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

早点摊子早已支起,蒸笼里冒着腾腾热气,散发出面食和肉馅的香气;卖鱼粥和海鲜面的小贩高声吆喝着,那带着浓重闽南口音的官话,让石猛等人听得直挠头;更有挑着担子、箩筐里装满还带着海腥气的各色鲜鱼海货的渔夫,步履匆匆地赶往各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