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 > 第443章 逆向工程的诱惑与风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3章 逆向工程的诱惑与风险

“先锋号” 前哨站的紧急会议室里,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会议桌中央的全息投影上,悬浮着 “希望方舟” 号武器系统的三维模型 —— 一艘长达数百米的银白色战舰,舰首的 “深渊湮灭炮” 炮口泛着淡紫色的能量光晕,两侧的 “灵能脉冲发射器” 像展开的翅膀,模型下方标注的参数让所有人的呼吸都微微停滞:“深渊湮灭炮:单次攻击可摧毁直径 10 公里内所有实体目标,深渊能量转化率 95%;灵能脉冲发射器:可干扰 500 公里内所有电子设备,对灵能生物造成精神冲击。”

“这才是创世文明的真正力量!” 莉娜的手指忍不住在全息模型上滑动,目光紧紧盯着 “深渊湮灭炮” 的炮管结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如果我们能逆向研究出这种武器,别说追猎者的侦察舰,就算是他们的主力舰队,我们也有一战之力!之前试航时‘老兵号’的武器虽然升级了,但和这个比起来,根本就是小孩的玩具!”

她的话像一颗石子,在团队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凯调出 “希望方舟” 数据库中武器技术的详细文档,屏幕上弹出 “深渊湮灭炮” 的核心结构图 —— 由 “超分子能量聚焦腔”“灵能 - 深渊能量耦合器”“量子触发装置” 三部分组成,文档中还附带了一次实战测试记录:创世文明用这门炮,在 30 秒内摧毁了一支由 20 艘战舰组成的追猎者编队,自身能量消耗仅为常规武器的 30%。

“从技术原理上看,我们已经掌握了部分基础。” 凯的语气带着犹豫,手指在文档上圈出 “超分子能量聚焦腔” 的结构,“新型合金能承受聚焦腔的高温高压,灵能谐振晶体也能实现能量耦合,但‘量子触发装置’的核心参数缺失了 40%,需要通过逆向工程推导 —— 如果成功,我们能在 2 个月内造出小型化的‘深渊湮灭炮’,安装在‘老兵号’的舰首。”

这份 “诱惑” 太过致命。外部局势持续恶化,边境殖民地遭袭频率越来越高,黑市悬赏令让无数佣兵在数据深渊边缘搜寻;内部 AI “奥丁” 的异常波动尚未解决,随时可能出现失控风险。如果能拥有 “深渊湮灭炮” 这样的武器,团队就能从 “被动防御” 转向 “主动反击”,甚至能凭借武器优势,快速整合遗忘星域的其他势力,形成对抗追猎者的联盟。

“想想看,当追猎者的舰队再次出现时,我们不用再狼狈撤离,而是能直接用湮灭炮轰碎他们的战舰!” 莉娜的声音带着鼓动,她拿起终端,调出之前对抗追猎者时的损伤报告,“上次我们的护盾被他们的粒子炮击穿,3 名船员受伤,‘老兵号’的引擎舱差点报废 —— 如果当时有这种武器,我们根本不会付出这样的代价!”

雷诺的手指轻轻敲击着会议桌,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全息模型上的 “能量失控风险提示”—— 文档中用红色标注的警告:“深渊湮灭炮需创世文明‘灵能核心’稳定能量输出,非适配能量源可能导致炮管炸裂,引发连锁能量爆炸,波及范围 100 公里。” 他抬头看向星璃,眼神中带着询问 —— 团队中,只有星璃能感知到灵能与深渊能量的耦合风险。

星璃的额间晶体微微发亮,灵能轻轻覆盖在全息模型上,她能 “看到” 武器运行时的能量流动轨迹 —— 深渊能量在聚焦腔中被压缩至极限,灵能像一条细线引导能量方向,稍有偏差,压缩的能量就会像失控的洪水,冲破炮管的束缚。“灵能感知到‘量子触发装置’的参数缺失,不是简单的技术遗漏,更像是创世文明故意留下的‘安全锁’—— 他们担心非灵能核心驱动的武器会失控,所以隐藏了关键参数。”

她调出之前实验室中 “灵能 - 量子耦合发生器” 的测试记录,屏幕上显示着 3 次能量失控的实验数据:“即使是小型化的耦合装置,在参数偏差 0.1% 时,就会出现能量泄漏;如果放大到湮灭炮的规模,参数偏差 0.01%,就会引发相当于 10 颗核弹的爆炸 —— 我们现在的技术,根本无法保证参数的绝对精准。”

凯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之前只看到了武器的强大,却忽略了能量控制的难度。“希望方舟” 的武器技术基于创世文明的 “灵能核心”,而团队目前只能用 “灵能谐振晶体 + 量子能量转换器” 替代,两者的能量稳定性相差至少 3 个数量级。他快速计算了一下风险概率:“按现有技术,逆向研究的湮灭炮在测试阶段,能量失控的概率高达 47%;即使测试成功,实战中因环境干扰(如电磁风暴、深渊能量波动)导致失控的概率,也超过 20%—— 这不是武器,更像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比能量失控更致命的,是 “暴露风险”。凯调出黑市悬赏令的最新动态 —— 追猎者的幕后势力已将悬赏金额提升至 2000 万星币,且新增了 “优先上报使用创世文明武器技术者” 的条款,悬赏令中甚至附带了 “深渊湮灭炮” 的简易识别特征:“淡紫色能量光束,爆炸后产生绿色残留云,伴随灵能波动。”

“追猎者一直在寻找‘希望方舟’技术的使用者。” 雷诺的语气沉重,他指着悬赏令中的识别特征,“一旦我们在战斗中使用湮灭炮,哪怕只发射一次,他们就能通过能量特征锁定我们的位置。之前他们只是小规模排查,现在如果发现我们掌握了核心武器技术,必然会派出主力舰队进行‘清除’—— 我们现在的防御能力,根本无法抵挡追猎者的全力进攻。”

莉娜的兴奋渐渐冷却下来。她不是没有考虑过暴露风险,却没想到追猎者的警惕性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她看着终端上 “老兵号” 的防御参数,又对比了追猎者主力舰队的攻击数据,沉默了片刻:“就算我们造出湮灭炮,也只能应对小规模战斗。如果追猎者派出 10 艘以上的主力舰,我们的护盾撑不过 15 分钟,湮灭炮再强,也挡不住蜂拥而至的攻击。”

星璃补充道:“还有 AI 的隐患。‘奥丁’目前还存在异常波动,如果我们将武器系统接入舰船主系统,一旦 AI 出现逻辑混乱,可能会误触发武器发射指令,或者在战斗中切断武器的能量供应 —— 到时候,我们不仅要面对追猎者,还要应对内部的武器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会议室内的讨论从 “是否逆向研究武器”,逐渐转向 “当前阶段的核心需求”。凯调出团队的技术研发进度表:纯白能量防御网的覆盖范围仅完成 30%,深渊能量中和菌群的量产效率还需提升 50%,新型合金的生产成本过高,无法大规模应用于护航舰 —— 这些防御和基础技术,才是团队当前最需要突破的瓶颈。

“逆向研究武器,就像在没有学会走路之前,就想跑马拉松。” 雷诺做出总结,他关闭了全息模型中的武器系统,切换到防御技术研发界面,“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攻击能力,而是生存能力 —— 只有先完善纯白能量防御网,确保‘先锋号’和‘老兵号’能在追猎者的攻击下存活;只有先提升基础技术,确保资源供应和系统稳定,才能考虑武器升级。”

他提出了具体的决策:“暂缓所有与‘希望方舟’武器技术相关的逆向研究,将‘希望方舟’数据库中武器相关的文档全部加密封存,仅限凯和星璃查看;优先推进三项核心任务:第一,完成纯白能量防御网的全覆盖,提升‘先锋号’和所有护航舰的防御能力;第二,优化深渊能量中和菌群的量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为后续生态修复和深渊能量防护做准备;第三,修复 AI‘奥丁’的异常波动,清除底层协议中的陌生指令,确保舰船系统稳定。”

这个决策得到了团队的一致认可。莉娜虽然有些遗憾,却也清楚这是当前最理性的选择 —— 她将终端中保存的 “深渊湮灭炮” 结构图加密,标注上 “待基础技术成熟后再启” 的备注;凯则开始调整研发计划,将原本分配给武器研究的资源,全部转移到防御和基础技术领域;星璃则准备用灵能进一步分析 “奥丁” 核心处理器中的指令冲突,寻找修复异常的方法。

会议结束后,凯留在会议室,重新打开 “希望方舟” 的武器技术文档。全息投影中,“深渊湮灭炮” 的模型依旧散发着诱人的光芒,但他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冷静。他知道,这份诱惑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团队现在需要的不是 “一时的强大”,而是 “长久的生存”—— 只有克制住眼前的诱惑,一步步夯实基础,才能在未来与追猎者的最终对抗中,真正掌握主动权。

星璃路过会议室时,看到凯正在专注地分析文档,她走进来,灵能轻轻覆盖在文档上:“这些武器技术,就像创世文明留下的‘双刃剑’,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伤害自己。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先打造好‘剑鞘’,再去拿起这把剑。”

凯点头,关闭了文档:“等我们的纯白能量防御网完成全覆盖,AI 的异常修复完毕,再回来研究这些武器。到时候,我们不仅有使用它们的能力,更有控制风险的底气。”

夜色渐深,“先锋号” 前哨站的实验室和车间依旧灯火通明。团队成员们各司其职,没有了之前对武器技术的狂热,却多了一份脚踏实地的坚定。他们知道,克制诱惑比追求刺激更难,却也更重要 —— 在对抗追猎者的漫长战斗中,一时的冲动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只有保持清醒的认知,稳步提升实力,才能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希望我们下次讨论武器技术时,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掌控这份强大。” 凯看着实验室中忙碌的身影,轻声自语,眼中没有了遗憾,只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