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飞张了张嘴,想反驳,但看着刘备严肃的面容和关羽不赞同的目光,又想起之前被处罚、被百姓指责的场景,终究是把话咽了回去,闷头喝了一口酒。

见张飞有所收敛,刘备的语气也缓和下来。

他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却没有立刻喝,目光望着窗外朦胧的月色,悠悠一叹。

“唉……说起来,那马孟起,当年在凉州,何等英雄了得。

锦马超之名,威震关西。

谁又能想到,短短数年,竟会落得如此下场……在那开封城外的工地,与囚徒为伍,与沙石土木为伴。”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沧桑:

“还有那韩遂、李傕、郭汜……当年哪个不是搅动风云的人物?

如今呢?……这世间之事,盛衰荣辱,当真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

他转过头,看着张飞,语重心长地说道:

“三弟,正因世事无常,我等更需谨言慎行,珍惜眼前这得来不易的安稳。

陛下雄才大略,再造乾坤,非你我昔日所能想象。

在这新朝,过往的荣光与恩怨,都该放下了。

安安分分做个百姓,守法经营,平淡度日,未尝不是一种福分。

莫要再执着于口舌之争,更莫要再去招惹是非了。”

关羽也点了点头,默然饮酒。他虽傲,却也明白,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这些旧时代的遗老,能在这新秩序下求得一方安宁,已属不易。

张飞听着刘备的感慨和劝诫,看着杯中浑浊的酒液,没有立刻反驳。

他或许不能完全理解大哥话语中的意思,但“工地”、“处罚”、“生意难做”这些实实在在的教训,以及马超等人在开封城外工地的真实景象,还是让他那粗大的神经受到了一些触动。

他闷闷地“嗯”了一声,不再吹嘘,只是默默地吃着菜,喝着酒。

小屋之内,灯火如豆,映照着三张神情各异的面孔。

窗外,是日益繁华、秩序井然的开封夜景,是属于大宋的新时代。

而屋内的三人,则在酒意与往事中,品味着世事变迁的滋味,努力适应着这已然天翻地覆的人间。

献俘、庆功的喧嚣过后,开封皇城大殿内,气氛再次回归正常,百官也融入了到帝国日常运转之中。

然而,与往日商议农桑、科举、财税不同,今日君臣所议,乃是关乎帝国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气运的西向大战略。

龙椅之上,刘复目光沉静,扫过殿内重臣:

刚刚立下不世之功的曹操、足智多谋的戏志才与郭嘉、掌管钱粮的程昱、负责工程的工部尚书,以及兵部、礼部等一众大员。

马超叛乱的血腥教训犹在眼前,却也如同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清除了西北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为更深远的布局扫清了障碍。

“西陲已定,然此非终点,实乃起点。”

刘复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昔日汉武设西域都护,总揽南北二道,扬汉威于绝域。

然其制多有局限,依赖军威,时断时续。

今我大宋,当承前代之志,更立新章,使西域永为华夏之藩屏,丝路永为帝国之血脉!”

他看向曹操:

“孟德经略西北,亲历战事,熟知情弊。依你之见,当如何经营?”

曹操出列,躬身奏对,他早已胸有成竹:

“陛下圣明。马超之乱,根源在于前朝对凉州及西域控制薄弱,地方豪强与羌胡部落尾大不掉。

今叛乱既平,正宜因势利导,强化管辖。臣以为,当立即重建并加强‘西域都护府’!”

他详细阐述道:

“此都护府,不应仅是军事机构。

其职能当涵盖军政、民政、商贸、外交四端。”

“军政上,需驻以精兵,控扼玉门、阳关等要隘,并在车师、于阗等战略要地建立军镇,形成梯次防御与威慑体系,足以弹压地方,抵御可能来自北方草原的侵扰。”

“民政上,需选派干练官员,协助乃至逐步接管西域诸国部分民政管理,推广《大宋律》,教授农耕、医药之术,潜移默化,使其渐染华风。”

“商贸上,都护府需保障丝路畅通,打击盗匪,管理市场,征收合理商税,并鼓励中原商贾西出,亦引导西域商贾东来,使东西财货其流。”

“外交上,代表朝廷接受西域诸国朝贡,处理邦交事宜,贯彻‘怀柔远人’之策,使其真心归附。”

曹操最后强调:

“而这一切的根基,在于路!

水泥官道必须尽快西延,直抵玉门、阳关,并择机向西域腹地延伸。

路通则血脉通,血脉通则政令通,军力可达,商旅可行,文化可融!”

刘复微微颔首,对曹操的方略表示赞同。

他目光转向戏志才和郭嘉:

“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戏志才补充道:

“曹将军所言甚是。臣以为,西域都护之人选,至关重要。

需得文武兼备,刚柔并济,既懂军事威慑,亦晓怀柔安抚。

且需赋予其较大临机决断之权,因西域距中原遥远,消息往来不便。”

郭嘉则带着一丝惯有的懒散笑容,眼神却异常锐利:

“陛下,西域诸国,小国寡民,其心各异。

都护府可效仿战国‘远交近攻’之策,亦可利用诸国矛盾,使其相互制衡,均需倚仗我都护府调停。

同时,可效仿对羌氐之策,招其贵族子弟入京学习,名为深造,实为质子与教化。”

刘复综合众臣意见,最终决断:

“便依此议!即日起,筹建‘西域大都护府’,秩比边州都督,驻地暂设于敦煌,待玉门关外形势稳定,再议西迁。

首任大都护人选,着吏部、兵部会同曹将军,从西征将领及朝中能吏中择优举荐。”

他顿了顿,继续道:

“都护府下,设长史、司马等文官,管理民政、商贸;

设都尉、校尉等武官,统领驻军;

另设‘市政司’,专司丝路贸易管理与征税;

设‘宣化司’,负责传播华夏文教、医药、农技。”

“至于招徕西域子弟入学之事,”

刘复看向礼部尚书,

“由礼部拟定章程,可在国子监下设‘西域生员馆’,妥善安置,悉心教导,使其沐浴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