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操目光闪烁,接口道:

“奉孝之言深得我心。

濡须口虽险,然我陆军强盛,可陆路配合,步步为营,挤压其空间。

且江东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孙策以武力压服诸豪,其弟孙权也算小有贤名,但毕竟根基未稳。

我大军压境,必有惧战求和者。

可令玄耳阁加紧活动,散播流言,或可重金收买其内部要员。”

李勇沉吟道:

“水军方面,我军舰船数量、规模已超江东,新式拍杆、弩炮、以及‘火罐’(火药武器)也已配备。

然江东水兵常年纵横江海,操舟技艺、水性水战经验,恐仍在我军之上,尤其是新附的荆州水师,战力与忠诚皆需时间磨合。

大规模水战,胜负犹未可知。

末将建议,初期应以护航、配合陆军渡江为主要任务,避免与周瑜主力进行不必要的决战。”

刘复静静听着,手指在舆图上划过,最终重重敲在合肥一带。

“便如此定下:

以张合为南征大都督,总领陆路诸军,坐镇襄阳,督率中路,对江陵、江夏保持高压,牵制周瑜主力。

孟德,你精于谋划,善于策反,随张合同行,负责荆南方向的政治招抚与瓦解之事。”

“李勇为水军大都督,总领所有水军舟师。

周泰、甘宁、蒋钦、太史慈皆为汝之副,彼等熟知江东水情,可大胆用之。

水军主力秘密向合肥、广陵方向集结,准备自下游寻机突破。”

“文丑、黄忠等部,向徐州、扬州边境移动,策应下游攻势。”

“程昱总揽后勤,孤要看到粮草军械源源不断输往前线,若有延误,唯你是问!

戏志才统筹全局,协调各方。

郭嘉随孤行动,参赞军机。”

“至于江东内部,”

刘复眼中寒光一闪,

“就按孟德所言,玄耳阁全力运作,不惜代价,我要让孙策未战先乱!

玄音台即刻发动,宣告孙策割据之罪,宣扬我大魏王师乃吊民伐罪,解江南百姓于倒悬!”

战略已定,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军令如山,从陈留发出的指令通过四通八达的驿道和玄耳阁的隐秘渠道,迅速传遍北国。

首先动起来的是堪称恐怖的后勤体系。

在丞相戏志才和长史程昱的亲自督导下,大魏这台高效的国家机器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动员能力。

黄河、淮水、泗水等水道上,漕船首尾相接,帆影蔽日。

船上满载着从冀州、青州、徐州粮仓调拨出的粟米、麦豆,以及豫州、兖州制造的箭矢、兵甲、帐篷、药材。

一辆辆牛车、马车组成庞大的车队,在重新修葺的秦驰道和魏国新修的直道上,碾起滚滚烟尘,将物资运往合肥、广陵、襄阳等前沿集结地。

糜竺坐镇徐州,调动庞大的商会网络,不仅高效运输军用物资,更组织了大量的民夫、工匠随军行动,负责修筑道路、架设浮桥、维护器械。

荀采则在后方统筹调度,确保前线消耗的同时,不影响国内稳定和新政推行。

各州郡的官仓被有序调动,民间市场的物价被严格平抑,显示出魏国如今雄厚的国力底蕴。

在合肥城外,新建的巨型仓城拔地而起,里面粮垛如山,军械林立,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役的长期消耗。

医营、匠作营也陆续设立,随时准备救治伤员、修复军械。

程昱甚至亲自巡视了广陵的物资囤积点,这位以严苛冷峻着称的老臣,仔细核对着每一笔账目,派人检查着每一袋粮食的质量,任何纰漏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的存在,让所有负责后勤的官员都绷紧了神经,无人敢懈怠贪墨。

“大王志在天下,此战关乎国运,若有半分差池,尔等皆提头来见!”

程昱冰冷的话语,让所有听闻者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各地的府兵、常备军也开始接到调令,一队队精锐的魏军士兵开出营垒,唱着雄壮的军歌,向着指定的集结地域开进。

队伍整齐,甲胄鲜明,士气高昂,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魏王的忠诚。

长江北岸,主要的水军基地——巢湖口、广陵港,一片繁忙景象。

水军大都督将军李勇日夜坐镇巢湖大营,督练水军。

广阔的湖面上,桅杆如林,旌旗招展。

大大小小的战舰穿梭往来,进行着各种战术演练。

有体型庞大、如同水上堡垒的楼船,有速度迅捷、用于突击的艨艟,有负责运输兵员物资的走舸,数量远超以往任何时期。

来自北方的水兵们,在军官的呵斥下,努力适应着江水的波涛。

而新归附的荆州水师,则在努力熟悉魏军的旗号、战术以及新的装备。

周泰、甘宁、蒋钦、太史慈四将被委以重任,各自统领一支分舰队。

四人心情激动,不敢掉以轻心,皆全力以赴。

甘宁性情豪迈,很快与北方将领打成一片,他指挥的舰队突击演练尤为凶狠,仿佛要将多余的力气宣泄在训练中。

太史慈沉默寡言,但箭术超群,负责训练水手们的远程射击精度。

周泰和蒋钦则以其丰富的经验,指导着舰队如何应对各种江流和天气状况。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技术。

魏国工坊精心打造的新型战舰,不仅结构更坚固,还配备了改进型的重型弩炮和拍杆。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特制的船只上,配备了蒙着油布的神秘陶罐——那是严格管控的火药武器“震天雷”和“火鸦箭”,

虽尚未大规模配备,但已是李勇准备用来对付江东水军的秘密武器之一。

“江东水军惯于风浪,精通水战,此其长也。

然我舰坚器利,兵力雄厚,士气正旺,此我之长也。”

李勇在一次演练后,对麾下诸将道,

“此战,不必与彼等纠缠于水战技巧之微末。

我当发挥我军优势,以力破巧,以堂堂之阵,碾压过去!

诸君务必让儿郎们熟练操控新舰新械,届时听令而行,必建奇功!”

水军将士齐声应诺,吼声震动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