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164章 少爷的清闲和开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事很快谈完了。

张维贤让卫时觉天黑才能走,不能在外面让人看见。

又与怀宁侯、定远侯聊了一会。

戌时,吃过饭才回家。

长辈还在,卫时觉不可能到后院正房。

以前除了老头,后院只有他一个,两侧八个院子随便占。

其中两院子还带着二进套院。

卫时觉单身时候,在靠近门口的小院。

现在成家了,就可以到套院了。

照壁后面四间正房,右边是厨房,左边是仓库,东西两间厢房是下人房间,

中堂一个照壁,绕过才是后院,东西还各有三间房,正房才是少爷夫人房间。

卫时觉没下人,老头的下人都是部曲的妻女,所以有四个老妈子。

呈缨和祖十五各占一边厢房,卫时觉推门到东厢房。

中间餐桌、锦榻,两侧隔断,下侧卧室,上侧书房。

迈步到卧室,里面还亮灯,一个老妈子铺简单小床陪呈缨。

看到卫时觉进门,呈缨立刻微笑,“郎君放心,您快休息吧,妾身好着呢,再有两月您就能看到孩子了。”

卫时觉到床边摸摸肚皮,侧耳倾听,附身亲吻安慰两句离开。

西边厢房黑灯,祖十五休息了。

山花墙有个小门,可以直接通过主屋到后面的花园。

大户人家女眷就这么个交流方式,后院除了主人,全是女人。

推门进正屋,新婚的准备。

邓文映正在翻看一个刺绣,连忙起身帮他卸甲,脱衣服。

去掉累赘,卫时觉挥挥胳膊,一身轻松,“不用学女红,你也学不会。”

邓文映开心搂身上,“胡说,以后女儿要学。夫君得洗澡,浴室准备了洗澡水。”

卫时觉看她有点别扭,也没提醒,过段时间带老婆出去转转。

西边是浴室,浴桶有盖,底座是从外面生火的两个大铁槽,脚下铺着木板。

试下水温,一起洗。

展开双臂仰天吐口气,“舒服!少爷才能洗澡啊。”

邓文映笑嘻嘻坐怀中附耳道,“夫君,大嫂说了,咱们早晚会有,所以要早晚勤快。”

哎呀,妯娌之间没个好。

第二天,卫时觉醒来都巳时了。

大床实在太舒服了,翻个身不想动。

老头去顺义了,没人打扰他们。

去了趟净房,回来继续补觉。

再睁眼下午未时。

吃饭与呈缨、祖十五聊会天,黄昏了,邓文映又是期盼的眼神。

妥妥的猪。

五月初四。

卯时,一睁眼就起床。

院子里很冷清,下人看着他都很拘束。

太无聊了,还不如出去撩鸡逗狗。

他一个人坐在前院的台阶。

二傻子似的,看着太阳东升,突然被管家叫醒。

“少爷,有位商会东主求见,说是韩先生引荐。”

卫时觉立刻回神,“请到客房。”

一位山羊须精干的中年人很快出现,客房看到卫时觉恭敬行礼,“小人张平,拜见将军,将军神威,如雷贯耳,得见真颜,三生有幸。”

卫时觉伸手,“张东主会说话,坐吧。”

张平指一指门口随从,“听闻将军大婚,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有心了!”卫时觉客气一声,对外大吼,“管家,收下张东主的心意,快点奉茶。”

张平这才躬身落座,“将军是贵人,肯定很忙,小人不敢打扰,您吩咐一下,小人与府上管事商量即可。”

卫时觉挠挠头,为难说道,“一时半会也不知从哪里说起,前线急需盐粮布,别的还真靠后,但后军会帮朝廷转运粮,所以需要盐布,如何交接、运输、打点,很啰嗦啊。”

张平略显惊讶,“将军,您带小人走一遍即可。”

“鄙人恐怕需要一段时间。”

“不不不!”张平连连摇手,“怎么敢劳烦将军,您安排人即可。”

卫时觉没听懂,“京城到桃林卫,如何打点?”

“将军放心,这点小事不劳烦您,小人可以摆平。”

“桃林卫呢?”

“韩指挥使既有后军默许,按例打点卫所即可。”

“运输马车和牲口呢?”

“鄙号自然足够。”

“与鞑靼人打道可以?”

“将军放心,鄙号也出过关,既然您与他们平价交易,那就绝对是朋友,若有难处,炒花必须帮忙摆平。”

“这价格…”

“按山海关价格提供,多赚一文小人就是砸自家门风,您可以派人验每车货。”

卫时觉,“……”

两人沉默片刻,均有点尴尬。

张平当然看出,他遇到的是雏。

卫时觉尴尬的不是生意,也不是银子,而是没人,过几天才有。

张平干坐一会,犹豫道,“将军,咱们一年算一次银子,鄙号不需要预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侮辱咱的身份,你提供数量,我们来送,义锦验货即可。”

卫时觉哭笑不得摆手,“卫某不是担心生意的事,前线繁琐,没有带部曲回来,当下没有合适的人。”

张平一愣,“原来如此,小人随时等候将军。”

卫时觉伸手示意他喝茶,笑着说道,“生意确实简单,卫某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蒲城公的身份,自寻烦恼,你在城北的山西会馆吗?我会让人去找你。”

张平刚抿了一口,又摇手,“小人在崇文门的平阳会馆,与城北的山西会馆不是一回事。”

卫时觉感兴趣,“为什么?蒲商不是晋商?”

“蒲商肯定是晋商,嘉靖朝京城扩建外城,京城陆续出现会馆,我们平阳会馆来的早,主要联络陕豫楚会馆,与北面有点脱节。

太原商号本来在平阳会馆内,宣大晋商不愿被压一头,所以山西就有两个会馆,但不影响生意,晋人随便去,两个会馆都帮忙转交书信,带士子游学赶考,彼此互相做生意。”

卫时觉惊叹,“难怪山西士子、官员数量,远超北方、西南省份,与江南毫不逊色,商业即文化,文化即科举,科举即见识,越来越富啊。”

张平腼腆一笑,“这个…可能有关系吧,山西两家会馆,南到江浙和闽粤、北到河套,东到山海,西到甘肃,南方士子游学确实经常联系我们,也帮官府押送税赋。”

“为何不出山海关?”

“说来话长,上面交代,不允许我们分润别人的生意。”

卫时觉更好奇了,“再请教,你刚才说帮官府押送税赋?”

“别的地方会由解户或漕运押送,山西不需要,万历年起,会馆与府衙商议,地方官府收取税赋,除了当地截留,送太仓部分折算给商号,我们在京城帮忙入仓即可。”

“是吗?全国有几个地方像你们一样?”

“据小人所知,只有山西全省这么做,其余地方并非省府牵头,有几个府也是商号代送,有南阳府、济南府、徽州府、绍兴府…”

卫时觉蹭的起身,两眼放光,“先不说如何折算,这押解方式高效先进,卫某得学习一下,走走走,去你们会馆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