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49章 史册中的奇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月二十七,京城收到蓟州总督刘策的奏报。

朝臣笑的前俯后仰。

对宣城伯幼弟产生了一丝同情。

这孩子是个实诚人啊。

一路都没有借用圣谕欺压良善。

绝对是大明朝有史以来,最实诚的钦差。

到地方不颐指气使、不盛气凌人。

别说兵备道等地方官,胥吏、执役也没刁难。

而且人人都能赚银子。

至于银子是从哪里弄的,朝臣管不着,反正不是官衙给的差役银,人家私补用度,当然得夸赞一声。

卫时觉撒银子还挺高兴,那朝臣也高兴。

按朝臣的估计,卫时觉应该快速经过迁安、卢龙、抚宁,抵达山海关。

见到熊廷弼,多少能补点粮草。

但他们想错了。

十月初一,卫时觉还在鹿儿岭。

这是使团第一次在一个地方超过五天。

鹿儿岭是个千户所,不论上官如何想,千户所的家眷很开心。

每天六十两,不多不少,校尉大人每天给。

简直是活菩萨、财神爷。

千户拿银子到三屯营按内部价购买物资,回去赚银子,还能补贴开支,过个肥年。

十月初五。

使团离开鹿儿岭,抵达三十里外的太平寨。

这里的千户已经准备好了,甚至在兵堡外敲锣打鼓欢迎。

接下来是冷口、河流口、刘家口、桃林口、燕河城、台头城、界岭口、箭扞口、义院口、董家口、一片石。

全是蓟镇的地盘,但刘策没法管。

公事上说,他与使团隔着一堵墙都没见面,以免被弹劾结交朝臣。

私事上说,他也不能阻拦使团‘犒赏’边军。

朝廷没人催使团,大家都在看乐子。

但他们忘记一件事,离开三屯营后,就没有官衙驿站通信了。

卫时觉完全控制了消息,朝臣只能从边军奏报中得知行程,而且滞后很多天。

后军都督府、内廷、皇帝,却能每日知晓使团的行程。

他们一开始还大笑。

到十月十五,就笑不出来了。

卫时觉终于展示了他的‘力量’。

他把笑话全反弹了回来。

绝了。

这家伙竟然做起了生意。

银子在边关买不到东西,行脚商也很少去关隘驻地。

但银子可以在京畿花啊。

边关家眷如同鞑靼人一样,有少量皮子、粮食,其他物资奇缺。

卫时觉有银子。

行脚商想赚银子。

这不就串起来了。

天下不缺物资,缺的是流通。

三屯营之前,卫时觉与小民一路做买卖。

他们建立了信任。

出三屯营后,卫时觉就让行脚商通知京畿的小商人跟着使团走,价格提了一成。

他在鹿儿岭磨蹭,就是在等行脚商聚集。

天下奇景出现了。

使团带着一群行脚商在行进,而且越来越多。

卫时觉还花银子雇佣了一队江湖杂耍和一个戏班。

他娘咧,使团生生变成了一个庙会。

三百人护着三百行脚商,挑着扁担、推着公鸡车,跟使团到边关观摩,高高兴兴做生意。

边军家眷热烈欢迎,甚至下一关的人都来催了。

半个月后,十一月初一。

使团离开京城五十天了,还没到山海关。

皇帝最先忍不住了,乾清殿召见宣城伯。

朱由校面色纠结,似讥讽、似自嘲、似恼怒,语气又十分无奈。

“首辅、兵部尚书、吏部尚书都更换了,使团还在刘家口,照这个速度下去,他们三年都回不来。

朕几日前确实看乐子,咱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使团带着商队出使,这不是任何人能教出来的办法,朝臣丢不起这脸,一定是卫卿家根据边关现状想出来的。

他脑子灵光,朕也服了。

听说他与每个地方的兵备道、胥吏、执役、管事、驻军将官商讨生意,派人提醒一下,他是钦差,拿着御符可以动刀子,总不能过年都去不了山海关吧,拖下去朕也成了笑话。”

宣城伯讪讪低头,“回陛下,写信也没用。三弟出京五天后,派人回府把银库一万两银子都拿走了,他这才花了一半,早着…”

“荒唐…”

朱由校刚大骂,宣城伯立刻打断,“陛下,使团出发时,文官对护卫颐指气使,三弟一路都忍着没搭理,离开三屯营到边关,就没有驿站免费接待官员,他们都得花钱,否则就会饿肚子吹冷风,三弟拿不到足够的欠条,不可能加快速度。”

旁边的魏忠贤大喜,“卫镇抚想帮陛下控制所有人,谁说他是老实人。”

朱由校瞪大眼,差点咬着舌头,“这…这家伙这么贼?”

宣城伯点点头,“陛下,三弟忍了两个月。”

朱由校摸着下巴,原地转两圈,眼神灼灼道,“他在走私吧?”

宣城伯很光棍的承认了,“陛下,蓟镇外没什么大部落,走私也没法资敌,天气这么冷,护卫需要的是冬装,否则他们会冻死,走私与否不重要。”

朱由校笑着点点头,“朕还小看他了,一个讲规矩,又能绕过规矩办实事的人,做将军实在屈才了。”

“陛下谬赞,三弟只是为了皇命。”

朱由校思索片刻,扭头对魏忠贤道,“内廷不是有人跟着吗?”

“是,司礼监李永贞也在使团中。”

“派东厂番子给送封信,就说朕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实在太慢了,朝臣笑话不怕,不能成为史册笑话,过年必须到山海关。”

魏忠贤笑着领命,皇帝这也是妥妥的包庇。

卫时觉离开京城后,天启连课都少上了,乾清殿摆了些木工活。

皇帝对孙承宗说,伴读进献所言,鲁班楼蕴含大道,如同天下一般,人人恪尽职守,井然有序,才能成功,否则会天下大乱,值得研究。

孙承宗觉得有理,少安排了几次讲课。

可惜他也被利用了,东林现在一边对付留守的齐楚浙清流,一边对外宣传皇帝痴迷于木工,被禁卫和内廷带坏了。

总之,大明朝还是老样子,大家各玩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