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寒暄着,就听到两声清脆的汽车喇叭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车站广场边上停着两辆崭新的、擦得锃亮的商务车。

车旁,陈守军和沈文山正笑呵呵地朝他们挥手。

陈长河向他们挥挥手,又向两位领导告辞:“辛苦各位了!家里人在等着呢,我们就先回去了……”

“当然当然!您请,路上慢点!”

车站领导们连忙客气回应。

陈长河几人拉着行李箱向两辆车走去。

陈守军和沈文山迎上来。

目标都是陈曦。

“曦曦,来,爷爷抱!”

陈守军率先上前,从陈长河怀里接过陈曦,小心翼翼地抱着,用下巴轻轻蹭了蹭她的小脸,逗得曦曦咯咯直笑。

沈文山又接过去:“叫姥爷……想姥爷了没?”

陈长河几人则把行李往车上装。

行李全都装上车后,众人上车。

孙秋巧带着陈长江和陈敏上了陈守军的车。

陈长河和沈麦麦、陈曦、郭英则上了沈文山的车。

两辆车缓缓启动,驶离了喧嚣的火车站,融入常青县傍晚的街景之中。

车子行驶在熟悉又陌生的道路上。

熟悉是因为,还是原本的路线。

陌生则是因为,现在的道路,比起两年前要宽阔平整许多,已经全然不同。

与道路一样,街道两旁的景象,和两年前相比,也大变样了。

首先是县城外围,记忆中这里曾经是大片的农田和零散的旧厂房。

如今却矗立起许多规模不等的企业厂区,崭新的厂房、高耸的烟囱、醒目的公司招牌,无不显示着蓬勃的工业活力。

进入县城中心区域,街道明显经过了拓宽和翻新。

两侧的商店鳞次栉比,彩灯闪烁,售卖的商品种类也丰富了许多,从服装鞋帽到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虽然已是傍晚,但街上依旧人来人往,购置年货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喜悦。

整体的精神风貌和衣着打扮,比起两年前,提升了一个档次,鲜少再看到打着补丁的衣物,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颜色鲜亮、款式新颖的棉服和羽绒服。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县城相对核心的位置,竟然出现了三个商业住宅小区,几栋五六层高的住宅楼拔地而起,这在以前的常青县是不可想象的。

“长河,麦麦,你们看看,咱们县里这两年变化大吧?”沈文山笑问道。

“是啊,这变化也太大了!”

沈麦麦抱着孩子,贴着车窗往外看,忍不住感叹:“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这都是长河的功劳啊!”

沈文山笑呵呵道:“自从当初,长河亲自在县里投了三千万,又帮着牵线搭桥,引来了大量投资之后,咱们县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一下子就跑起来了!”

他一边开车,一边说道:“县里又是修路,又是完善水电管网,把基础设施搞好了,那些企业也就纷纷落户。

这些工厂一建起来,就需要工人,直接就给咱们县里、还有周边乡镇提供了几千个工作岗位!

年轻人不用再大老远跑出去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收入还不低!

大家手里有了钱,就愿意消费,这街上的商店、饭馆自然就越开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可以说,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咱们县老百姓现在的日子,比两年前好过多了……”

听着沈文山的介绍,看着窗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陈长河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感。

资本的力量用对了地方,确实能极大地促进一方经济的发展,改善民计民生。

看到自己当初的投资和招商工作产生了如此积极的效果,他内心还是颇有成就感的。

车子驶出县城,上了通往杨柳镇的县级公路。

这条主干道也今非昔比,路面明显拓宽并重新铺设了柏油,变得平坦而坚固,标线清晰。

道路两旁,不再是单调的农田,而是间隔出现了一些小型乡镇企业,诸如预制板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制衣厂等等。

虽然规模不大,但都显得很有活力。

路边的一些村庄,也能看到不少新建的房屋。

“县里在抓大企业的同时,也没忘了扶持小的。”

沈文山继续介绍道:“县里出台了不少鼓励乡镇企业和个体创业的政策,比如小额免息贷款,就帮了不少想干事又缺启动资金的人。

另外,还大力推广蔬菜大棚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像咱们镇就有好几个村搞起了草莓大棚、香菇种植,收益可比种普通粮食高多了。

现在啊,很多人家光靠种地、或者在附近企业打工,收入就非常可观,根本不用背井离乡出去受苦了……”

一路上说着话,车子驶入杨柳镇的地界。

与刚才路过的其他乡镇相比,杨柳镇的建设水平明显又高了一个层次。

镇中心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店铺林立,稍远处有多栋看起来像是办公楼或者职工宿舍的楼房,不止是食品厂的位置,其他位置也有。

“咱们杨柳镇,现在可是全县除县城以外最富裕的乡镇了!”

沈文山的语气更加自豪:“光是咱家的食品厂,现在每年给国家上交的税款,就在一千万以上。

虽说这税款大部分都要上交,但哪怕留下返还给镇里的那一小部分,对于一个小镇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

镇里拿着这些钱,修更好的路,建更好的学校,给老师们发补贴,改善卫生院的条件……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优化改良。

而且啊,在我们食品厂的带动下,咱们镇这两年又冒出来好几家做糕点、做酱菜、做包装的厂子,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个小产业集群了。

这些企业也给镇里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税收……可以说,咱们杨柳镇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富得流油!”

车子没有在镇上停留,拐了个弯,驶上了通往村里的道路。

这条路也修葺一新,在此前捐款修路的基础上,又扩宽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