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摆脱了轮回庙的诡异与那具金身木乃伊的纠缠,我们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向昆仑山深处进发。但内心的沉重远胜于身体的劳累——那庙宇中的经历像一道烙印,刻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金身木乃伊那空洞的眼窝、壁画上扭曲的图案,还有那股挥之不去的阴冷能量,都让我们意识到,这趟旅程绝非简单的探险。昆仑山,这座被誉为“万山之祖”的神圣之地,在神话中曾是西王母的居所,如今却以一种冷漠而威严的姿态凝视着我们这些闯入者。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让每个人的呼吸都在眼前凝结成白雾,仿佛连时间都被冻结了。根据壁画上的隐晦线索——那些描绘着星辰移位和地底门户的古老图案——以及叶天系统中精密的推算,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传说中通往未知领域的“灾难之门”。古籍中零星记载,这道门连接着人间与不可知之境,一旦开启,可能引发天地异变。但我们必须前进,不仅为了解开身世之谜,更为了阻止潜在的灾祸。

行路愈发艰难。冰川在这里呈现出一种被巨力撕裂的狰狞形态,巨大的冰裂缝如同大地的伤疤,深不见底。呼啸的寒风从裂缝中涌出,带着鬼哭般的尖啸,仿佛来自地底的警告。我裹紧厚重的防寒服,回想起之前在西藏研究过的资料:昆仑山脉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带,地质活动频繁,但眼前的景象远超寻常。冰层上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底层岩石的裸露,这让我联想到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喜马拉雅山脉的变形——那次事件导致珠穆朗玛峰高度发生变化,证明了板块运动的狂暴力量。

“这里的冰川运动极不寻常。”叶天一边调试着他的设备,一边分析道。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有些模糊,但那份科学家的冷静一如既往。“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昆仑山脉正处于碰撞带的核心区域,但眼前这些裂缝的规模和形态,已经超出了正常地质活动的范畴。系统扫描显示,裂缝最宽处超过120米,深度预计在1500米以上。对比一下,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平均深度才1500米左右,但那是经过数百万年河流侵蚀形成的。而这里——冰层断裂的痕迹显示,这些裂缝可能是在极短时间内形成的,或许与某种能量爆发有关。”

王胖子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哈着白气,牙齿打颤地说:“要我说啊,这地方邪门得很。你们知道不?去年有一支德国科考队就在这里失踪了,搜救队找了半个月,连个影子都没找到。我还记得新闻里说,那支队伍带了最先进的设备,包括地热探测器和卫星通讯,结果信号突然中断,就像被什么东西吞掉了一样。胖爷我可不是吓唬人,但这鬼地方肯定藏着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他夸张地抖了抖身子,试图驱散寒意,却只引来一阵寒风呼啸,仿佛在回应他的恐惧。

走在最前的张起灵突然停下脚步,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前面没路了。”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道巨大到超乎想象的深渊裂缝横亘在眼前,宽度目测超过百米,向下望去,只有一片吞噬光线的黑暗。裂缝边缘的冰层呈现出诡异的蓝色,仿佛凝结了千年的时光,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幽光。

“我的姥姥!”王胖子小心翼翼地探头看了一眼,立刻缩回头,脸色发白,“这掉下去,怕是直接去见阎王爷本尊了!你们知道这让我想起什么吗?西藏的巴松措天坑,据说深度超过800米,但跟眼前这个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还有那个俄罗斯的科拉超深钻孔——人类挖过最深的洞,也就米,但那是钻出来的,这可是自然形成的裂谷啊!胖爷我腿都软了,要不咱们回头找个暖和地方喝碗酥油茶再说?”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观察着裂缝的边缘。冰层上有些奇怪的刻痕,不像是风蚀或冰裂的结果。“你们看这些痕迹,”我指着冰壁说,“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倒像是某种……人工开凿的阶梯?排列很有规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凹陷,像是供人攀爬的落脚点。这让我想起古格王朝遗址中的密道,那些阶梯也是隐藏在冰层下,用来连接地下神殿。”

叶天调整着他手腕上那个经过“优化”的精密仪器,眉头紧锁:“系统扫描显示,裂缝下方有强烈的气流扰动,并且……有大规模生命反应。但这完全不符合常理。根据探测数据,这里的深度预计超过1500米,温度在零下四十度左右,含氧量不足地面的三分之一。理论上,任何大型生物都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参考深海热液喷口处的极端生物,比如管水母,它们能活在高压、无光的环境,但那里温度较高,而这里却是极寒。更奇怪的是,这些生命信号的能量特征与地球已知生物完全不同。”

张起灵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碰冰面,他的动作轻得像是在抚摸一片羽毛。“有东西在下面活动。这些冰晶的震动频率……很特别。”他抬起头,目光如炬,“不是风,也不是地质运动,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像是……心跳。”

“心跳?”王胖子差点跳起来,“小哥,你别吓唬人!难不成下面住着一群冰怪?胖爷我可没带够贡品啊!”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摸了摸背包里的干粮,仿佛在检查自己的“买路财”。

叶天调出全息投影,展示着探测数据:“你们看这些读数。温度梯度异常——按理说,深度增加温度应该降低,但这里在300米以下反而回升。电磁场紊乱,峰值波动类似我们在轮回庙感受到的能量残余。还有这些生物信号……根据系统分析,下面的生命形式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能量特征。一种与金身木乃伊相似,但强度要大得多;另一种类似于深海发光生物;最后一种……完全超出数据库的记载,能量模式接近宇宙背景辐射,这在地球上几乎不可能存在。”

“三种?”我惊讶地重复道,“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这简直颠覆了生物学常识。我记得在学术期刊上读过,南极冰盖下发现过微生物群落,但它们只能靠化学合成生存。而这里——如果真有大型生物,它们靠什么能量源维持?”

王胖子凑过来看着全息投影上跳动的数据,咂了咂嘴:“得,这下可好,咱们这是要直捣黄龙,一锅端了阎王爷的老巢啊!不过胖爷我得先问清楚——万一下面真有什么宝贝,咱们怎么分?按劳分配还是见者有份?”他试图用幽默缓解紧张,但声音里的颤抖出卖了他。

张起灵突然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望向深渊对岸:“对面有光。”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对岸的冰壁上,隐约可见一些微弱的光点在闪烁,排列成一个奇特的图案,像是星座图,却又带着某种不对称的美感。

“放大图像。”叶天操作着设备,将远处的画面拉近。那些光点原来是一些镶嵌在冰壁上的晶体,散发着幽幽的蓝光,排列的方式让人联想到北斗七星,但又多出几个未知的星点。“这图案……系统比对显示,它与古玛雅文明的天文石板有70%的相似度,但年代更古老。这些晶体可能是某种能量导体,类似于石英,但纯度极高。”

“这让我想起西藏古格王朝遗址中发现的那个‘星宿之门’。”我回忆着之前的研究资料,“传说那扇门能够连通不同的空间,门上刻着星图,只有在特定天文条件下才会开启。难道……灾难之门就是类似的构造?古籍《山海经》中提过‘昆仑之虚,有门通幽’,或许指的就是这里。”

“灾难之门……”叶天喃喃自语,手指在设备上快速滑动,“古籍中记载,‘其形如裂天之痕,其深不知几许,内有异光,通往不可知之地’。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但问题是如何通过?这百米的距离,没有桥梁或绳索能轻易跨越。”

王胖子挠着头,一脸愁容:“问题是咱们怎么过去?这百米的距离,除非长出翅膀来。胖爷我倒是想飞,可这身肉不给力啊!要不咱们学学电影里的,弄个巨型弹弓把自己射过去?”他的话引来一阵苦笑,但紧张的气氛稍缓。

张起灵已经在对裂缝边缘进行仔细勘察。“冰桥。”他指着下方约二十米处,“曾经存在过,现在断裂了。”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深渊两侧都能看到断裂的冰桥基座,断面相当平整,不像是自然断裂。冰桥的残余部分显示出精细的雕刻痕迹,甚至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符文。

“这断口……”我仔细观察后得出结论,“是被某种力量刻意破坏的。断面光滑如镜,像是被高温或能量切割。看来有人不想让后来者通过。这让我想起埃及金字塔中的陷阱门,那些门也是被设计成一旦关闭就无法从外部打开。”

叶天调出地形扫描图:“根据冰桥残余部分的弧度计算,原来的桥面厚度应该超过三米,能够承受相当大的重量。要破坏这样的结构,需要极大的能量——相当于一场小型地震释放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扫描显示断口处有能量残留,与我们在轮回庙感受到的那种能量相似,但要强烈得多。系统分析表明,这种能量属性接近反物质衰变,但这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可能自发产生。”

“会不会是地质活动造成的?”王胖子提出疑问,“比如冰层滑动或者地震?”

“不太可能。”叶天摇头,“断口太过整齐,而且两侧对称。地质活动通常会导致不规则断裂。参考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引发的海啸,那些断裂带也是杂乱无章的。而这里——更像是被某种高精度武器或超自然力量瞬间切断。”

张起灵从背包中取出绳索和冰镐,动作流畅而自信:“可以下去。从断裂处搭建临时通道。”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你疯啦?”王胖子瞪大眼睛,声音提高了八度,“从这下去?万一下面真有什么怪物,咱们岂不是自投罗网?胖爷我还想多活几年,娶个媳妇生堆娃呢!”他一边说,一边夸张地拍打着胸口,仿佛在给自己壮胆。

“胖爷说得对。”我接口道,努力保持冷静,“但我们现在没有其他选择。根据壁画提示,必须在下一个朔月之前通过灾难之门,否则就要再等一个轮回,也就是十二年。时间不等人——朔月就在三天后。如果我们错过,可能永远无法揭开这里的秘密。”

叶天检查着装备,他的设备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我可以用系统计算最佳的下降路线和搭建方案。不过需要有人先下去固定锚点。根据模拟,下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强风区和温度突变带,我们必须做好防护。”

张起灵已经开始准备下降装备:“我去。”他的话简短有力,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

“等等,”我叫住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安,“我们得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叶天,你能探测到下面的具体情况吗?比如地形、潜在危险?”

叶天调整着设备,全息投影上显示出复杂的数据流:“干扰太强,只能获取大概数据。深度1520米,温度零下四十二度,风速每秒十五米——这相当于七级大风,足以吹落未固定的物体。生命信号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分别位于下方300米、800米和1300米处。最奇怪的是,在800米区域探测到强烈的磁场异常,类似百慕大三角地区的记录,那地方以船只和飞机失踪闻名。”

王胖子听着数据,脸色越来越白:“一千五百米?这都快赶上科拉超深钻孔的深度了!你们知道那是人类挖过最深的洞吧?咱们这要是掉下去……连个全尸都留不下。胖爷我可不是怂,但总得讲点科学——万一下面有甲烷气囊或者冰崩,咱们可就成‘人肉冰棍’了!”

“不会掉下去。”张起灵已经系好安全绳,语气依然平静,“相信我。”他的眼神像磐石一样坚定,瞬间安抚了众人的躁动。

我看着深渊中翻滚的黑暗,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道地理上的障碍,更像是一个界限,分隔着已知与未知。一旦跨过,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我想起父亲留下的笔记中那句话:“昆仑之秘,非人可测;踏入门内,永世难归。”但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退缩只会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准备好了吗?”张起灵看向我们,眼神如刀。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无论前方等待着什么,我们都必须面对。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宿命——解开千古之谜,守护人间安宁。

王胖子一边检查装备一边嘟囔:“得,胖爷我今天就舍命陪君子了。不过说好了,要是真见到阎王爷,可得让我先跟他讲讲道理——胖爷我平生没干啥坏事,最多偷吃过供果,总不能这就判我下油锅吧?”他的话引来一阵轻笑,紧张的气氛稍稍缓解。

叶天最后检查了一遍系统数据:“记住,下面的环境极端异常,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保持通讯,注意安全。如果生命信号突然增强或设备失灵,立即撤退。参考南极冰下湖的探险协议,我们应当设定安全阈值。”

张起灵第一个开始下降,他的身影很快就被深渊的黑暗吞没。我们紧随其后,向着那个被称为“灾难之门”的未知领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下降过程中,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从深渊底部涌上来的气流,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气味——像是陈年的冰雪混合着某种生物的气息,又带着一丝金属的锈味。耳边不时传来奇怪的声响,有时像是低语,仿佛无数人在远处交谈;有时又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的呼吸,深沉而 rhythmic。

“注意,我们正在接近第一个生命信号区域。”叶天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带着一丝静电干扰,“温度正在异常升高。系统显示,在250米深度时温度为零下三十五度,但现在到300米时已升至零下二十度。这不符合地热梯度理论。”

果然,越往下,温度反而在逐渐回升。当下降到约三百米深度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岩壁上竟然出现了苔藓类植物,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荧光,像星星点缀在夜空中。这些苔藓呈现出蓝绿色,叶片厚实,表面覆盖着一层冰晶,却依然生机勃勃。

“这不可能……”叶天难以置信地说,“在这种深度,没有阳光,温度极低,怎么会有植物生存?参考深海热液喷口处的生态系统,那些生物靠化学能生存,但这里是冰封世界,能量来源成谜。”

张起灵用手轻轻触摸那些发光的苔藓,他的手指在荧光下显得苍白。“它们不是靠光合作用。这些植物……在吸收地热的同时,似乎也在吸收着某种能量。”他顿了顿,补充道,“能量源来自更深处。”

我仔细观察着这些奇特的植物,发现它们的生长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螺旋状,像是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体现。“你们看,它们的排列方式,是不是很像我们在轮回庙壁画上看到的那个图案?那个代表‘生命之轮’的螺旋。这难道是一种古老的共生系统?或许这些苔藓是某种更大生物的一部分。”

“确实如此。”叶天用设备扫描后确认,“而且这些植物散发的能量特征,与我们在上面探测到的第一种生命信号完全吻合。数据显示,它们能释放出低频电磁波,类似于大脑电波,但这在植物中极为罕见——只有少数食虫植物如捕蝇草有类似反应。”

王胖子紧张地环顾四周,手电筒的光束在苔藓间晃动:“所以……这些苔藓就是‘生命信号’?吓死胖爷了,我还以为是什么三头六臂的怪物呢!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儿能吃吗?闻着有点像蘑菇,要是能炖汤,说不定能补充点热量。”他试图开玩笑,但声音里的紧张显而易见。

“不要掉以轻心。”张起灵警示道,他的目光扫过四周的黑暗,“它们只是开始。这些植物可能是哨兵,或者……食物。”

继续向下,环境变得越来越诡异。冰层逐渐被某种黑色的岩石取代,岩壁上开始出现人工开凿的痕迹,还有一些难以辨认的古老符号。这些符号刻痕深邃,边缘光滑,像是用激光雕刻而成。有些符号描绘着扭曲的人形,有些则是几何图案,让人联想到麦田怪圈的复杂性。

“这些符号……”我仔细辨认着,用手套擦去表面的冰霜,“与中原任何已知的文字体系都不同,但有些类似于古羌族的祭祀文字。我在一本考古报告中读过,古羌族曾用类似符号记录星象,但这里的版本更古老。”

叶天用设备记录着一切,镜头对准符号发出轻微的咔嚓声:“系统分析显示,这些符号的年代可能超过五千年。这比我们之前估计的要古老得多——对比一下,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距今约5500年,但这些符号的复杂程度更高。或许它们记录着某种史前文明的智慧。”

就在我们专注于研究岩壁时,从深渊的更深处,突然传来一阵低沉而悠长的鸣响,仿佛某种巨大的号角被吹响。声音在裂缝中回荡,震得冰屑纷纷落下,像一场微型的雪崩。那声音带着一种原始的威严,让我联想到西藏寺庙中的法号,但更加深沉和压迫。

“那是什么声音?”王胖子紧张地问,下意识地抓紧了绳索,“不会是雪崩吧?胖爷我可不想被活埋!”

张起灵凝神倾听片刻,脸色罕见地变得凝重:“警告。我们在被监视。”他的声音几乎被风声淹没,但那份警觉传递给了每个人。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我们所有人都感觉到一道视线从下方传来——冰冷、古老,带着难以形容的威严。那不是人类的注视,而是一种更宏大、更无情的东西,仿佛整个深渊都在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叶天快速检查设备,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探测到强烈的能量波动,来自正下方!速度很快——每秒超过五十米,正在朝我们靠近!”我们立即进入戒备状态,手中的武器同时对准下方的黑暗。我的心跳加速,呼吸在面罩上结了一层薄冰。然而,那阵能量波动在距离我们约百米处突然停止,然后缓缓消散,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它离开了。”张起灵说,但他的手指依然紧握冰镐,“但还会回来。这东西……有智慧。”

王胖子擦着额头的冷汗,尽管温度极低,他的额头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我说各位,咱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这下面明显不欢迎咱们啊!要不咱们先上去,从长计议?胖爷我可以贡献我私藏的牛肉干,咱们边吃边商量。”

我看着下方依然深不见底的黑暗,心中明白我们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灾难之门就在前方,而开启它的钥匙,很可能就藏在这深渊的最深处。我想起叶天系统中那句提示:“门后或许是真相,或许是毁灭。”但作为一名探索者,我无法抗拒这种召唤。

“继续前进。”我下定决心,声音在深渊中回荡,“不管下面有什么,我们都要亲眼见证。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所有可能被这道门影响的人。”

张起灵点头表示同意,第一个继续向下移动。他的身影在岩壁的荧光苔藓映照下,显得格外坚定,像一尊古老的守护神。随着我们不断深入,周围的环境继续发生着奇异的变化。温度持续升高,现在已经接近零度。岩壁上的苔藓越来越密集,发出的光芒也愈发强烈,将周围的黑暗驱散了不少,仿佛我们正坠入一个地下星空。

“生命信号越来越强了。”叶天报告着最新数据,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与警惕,“我们正在接近第二个信号源区域。数据显示,这里的生物量远超预期——如果这些信号代表个体,那么下方可能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就在这时,我们下方的黑暗中,突然亮起了无数双发光的眼睛。它们排列成密集的阵列,瞳孔中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像无数颗微型星辰在黑暗中苏醒。那些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们,没有任何声音,却传递出一种无声的威胁。王胖子倒吸一口冷气,喃喃道:“完了……胖爷我这回真要见阎王爷了。”而我握紧了手中的工具,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