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塞缪尔·火语的加入,如同在破晓号这口已然滚沸的油锅里,又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激发了更加剧烈的反应,油花四溅,蒸汽升腾,仿佛整个甲板都随之震颤。

他与萨尔瓦多·铁砧,一位是信奉坚固、精准、耐用的矮人大师,一位是痴迷于瞬间爆发、追求极致效果与低成本的地精天才,两人凑在一起,立刻迸发出了无数火花——既有思想的碰撞,也时常有带着硫磺味的火星四溅,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和火药残留的焦糊味。

破晓号在碎礁屿内湾的维修工作,因此变成了一场热火朝天的二次武装升级,锤击声、焊接声日夜不息,船员们穿梭其间,搬运着沉重的零件,汗水浸透了衣衫。

“不行!绝对不行!”

萨尔瓦多的咆哮声几乎能震落桅杆上的海鸟,他粗壮的手指戳着塞缪尔画在油腻羊皮纸上,一个结构极其复杂、充满了杠杆和弹簧的装置草图,矮人的胡须因愤怒而抖动。

“在火炮旁边加装这种不稳定的投掷器?你是嫌炸膛不够快,还想顺便把甲板也掀了吗?火炮的尊严在于射程和精准!任何轻率的设计都是对矮人工艺的亵渎!”

“老顽固!海战哪来那么多规矩?!”

塞缪尔跳着脚,尖细的声音毫不示弱,绿色的皮肤因激动而泛红,他挥舞着沾满油污的扳手。

“靠近了糊脸才是真理!我的‘黏性火药桶’只要能扔过去,比你们吭哧吭哧打半天炮有用多了!你那套精准,能保证每次都打中‘复仇女王号’那种怪物的炮窗吗?实战需要的是混乱和爆发,不是慢吞吞的瞄准!”

“我们可以用更坚固的金属铸造发射管,加装缓冲底座和瞄准尺规。”

默言平静的声音插入两人的争吵,他修长的手指稳如磐石,指向草图上几个关键节点,目光深邃而冷静。

“安全性必须保证,但快速投射的能力,确实是我们需要的。在风暴中,灵活往往比纯粹的力量更致命。”

两位技术狂人愣了一下,同时看向默言,又互相瞪了一眼,矮人紧握拳头,地精龇牙咧嘴,居然罕见地没有反驳。

萨尔瓦多咕哝着,声音低沉如闷雷。

“船长发话了……那就试试看,不过结构必须按我的标准来!每个铆钉都得经过我的检查!”

塞缪尔则兴奋地搓手,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没问题!只要能扔炸弹,怎么改都行!我会让它比烟花还绚烂!”

于是,一种被命名为“铁砧-火语型投射器”的古怪装置开始被锻造、安装。

矮人学徒们挥舞铁锤,在熔炉旁打造出黄铜基座,每一道焊缝都透着矮人式的严谨;地精的助手则调试着扭力弹簧,释放卡榫的咔嗒声清脆悦耳。

装置融合了矮人风格的坚固黄铜基座和精密的俯仰调节齿轮,却配备了地精设计出来利用强力扭力弹簧和快速释放卡榫的投掷臂,可以一次性装填两枚“黏性火药桶”或数枚“烟雾信号弹”,射程虽不如火炮,但胜在快速、灵活,尤其适合中近距离的突袭和干扰,投掷时弹丸呼啸而出,留下一道硫磺色的轨迹。

这仅仅是开始。在改造火炮装填机构时,两人再次爆发争论,火药味弥漫在狭窄的炮舱里。

萨尔瓦多主张优化现有流程,减少冗余动作,他示范着如何用改良的炮刷和药包形状,让装填如钟表般精确;塞缪尔则想给他的“跳弹榴霰弹”和一种还在构思中的“燃烧霰弹”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切换类似左轮手枪弹巢的供弹装置,草图上的齿轮链条密密麻麻,像蜘蛛网般复杂。

“异想天开!火炮不是你的玩具枪!战场不是游乐场!”

萨尔瓦多怒吼,铁锤砸在甲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死脑筋!效率!效率懂吗?!时间就是生命!”

塞缪尔尖叫,手指飞快地转动模型弹巢,火花从缝隙中迸射。

最终,在默言的协调下,他们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萨尔瓦多负责改进标准实心弹的装填流程,通过优化炮刷、药包形状和人员站位,将齐射间隔缩短了宝贵的一到两秒,炮手们的动作变得行云流水。

而塞缪尔则被允许在几门指定的副炮上,试验他那套复杂但理论上能快速更换弹种的“快速供弹模块”。

前提是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并且每次使用后都要彻底检查,默言亲自监督每一次试射,确保风险可控。

船上的空间也被重新规划。

船艉楼的一部分,原本存放杂物的舱室,被清理出来,划定为塞缪尔的“安全实验区”。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这里虽然加装了防火隔板、沙桶和灭火用的特制泡沫桶,这是萨尔瓦多和塞缪尔合作的产物,泡沫带着刺鼻的化学味。

但里面时不时传出的爆炸声、呛人的烟雾和地精兴奋的怪叫,总是让经过的船员心惊胆战,脚步匆匆。

但至少,主要的危险被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厚重的铁门隔绝了大部分混乱。

甲板上,原本相对传统的卡瑞克帆船布局,开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混搭风格。

一侧是萨尔瓦多加固过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龙鳞护甲”和狰狞的“龙吼撞角”。

另一侧则加装了看起来有些突兀、但没人敢小觑的“铁砧-火语型投射器”,炮位旁边,除了整齐码放的实心弹,还多了一些颜色各异、标记着危险符号的特种弹药箱,红色代表爆炸物,绿色代表烟雾弹,船员们搬运时小心翼翼,如同处理活物。

整个升级过程充满了争吵、妥协与突发的小型事故,比如一次供弹模块测试失败,导致一门副炮的炮口被奇怪的粘合剂堵了半天,塞缪尔用酸液清洗时溅得满甲板都是,萨尔瓦多气得直跳脚,但也充满了创造的激情与效率,每一次突破都引来欢呼。

当最终改造完成时,破晓号的火力配置已经变得极具攻击性和不可预测性。

它既能在远距离进行精准的炮击,弹丸如流星般划破长空,也能在中距离投射致命的爆炸物,火药桶落地开花,还能在近距离用强化过的撞角和甲板武器给敌人惊喜,撞角撕裂船体,甲板上的投射器齐射如雨。

船员们看着这艘焕然一新,仿佛浑身长满了尖刺的座舰,心中的信心也随之攀升,眼神中闪烁着自豪和敬畏。

虽然两位技术大师的争吵声依旧时常在甲板上回荡,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混乱”的背后,是破晓号正在蜕变为一艘真正令人生畏的战舰。

它不再仅仅是一艘航行于海上的船只,更是一座移动的、融合了矮人坚固与地精疯狂的——军火库,每一寸位置都蕴藏着毁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