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在上海有个女儿 > 第三十二、三章 烽火家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州河畔那个冰冷彻骨、情绪决堤的夜晚,像一道深刻的分水岭,将肖霄的人生清晰地切割成前后两段。过去那个带着迷茫、隐忍、甚至偶尔还会因世事不公而愤懑痛苦的知青肖霄,被永远地封存在了旧时光里。当黎明前最深的黑暗被晨曦驱散,从弄堂口那家早点铺飘出的第一缕生煎包的焦香唤醒沉睡的上海时,从他那间简陋住所里走出来的,已经是一个被重新锻造过的男人。

他的外表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依旧穿着那件半旧的呢子外套,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但内核已然完全不同。那双曾经盛满漂泊之苦和寻找之痛的眼睛,此刻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所有的情绪都被死死压在了冰层之下,只剩下一种近乎冷酷的沉静和一种磐石般的坚定。昨夜的狂喜与悲痛、泪水与怒吼,仿佛都被那场秋夜的冷风凝固、压缩,沉淀为他眼底最深处一抹不容动摇的意志火焰。

他走进“浦江贸易”那间依旧狭小的办公室时,比平时稍早一些。李卫东还没到,只有负责打扫的阿姨正在擦拭桌椅。看到他,阿姨有些惊讶地打了个招呼:“肖经理,今朝来得嘎早?”

“嗯,有点事。”肖霄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异样,他对阿姨点点头,便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桌。

他坐下,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翻开账本或单据,而是首先从内袋里,无比珍重地取出那个牛皮纸信封。他的动作很慢,指尖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仿佛那不是几张纸,而是易碎的稀世珍宝。他将其小心翼翼地放进办公桌最底层带锁的抽屉里,贴身收藏的钥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发出“咔哒”一声轻响。这声音,像是一个郑重的仪式,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锁上的,不仅仅是一份鉴定报告,更是他过去所有的摇摆、软弱和被动等待。从此,他前进的道路只剩下一条,目标清晰如刀刻:夺回女儿,守护苏晨,碾碎仇敌。这不再仅仅是商业场上的较量,这是一场家庭保卫战,一场不容失败、没有退路的战争。

李卫东叼着包子、哼着小调走进来时,感受到办公室里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同寻常。肖霄已经伏案工作,侧脸线条冷硬,专注地看着一份报表,听到他进来,只是抬了下眼,简短地说了声“早”。

“早,霄哥!昨天休息得怎么样?我看你前几天脸色不大好。”李卫东大大咧咧地在自己位置上坐下,关心地问了一句。

“没事了。”肖霄的回答言简意赅,目光没有离开文件,“卫东,把最近三个月所有和沪东商贸以及其关联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名单,还有他们主要经手人的背景资料,尽可能详细地整理一份给我。下午我要用。”

李卫东啃包子的动作顿住了,有些愕然:“沪东商贸?陈国平那王八蛋的公司?霄哥,咱们这刚缓过劲儿来,又要跟他们硬碰硬?是不是再稳一稳……”

肖霄终于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李卫东,但那平静之下蕴含的力量,却让李卫东下意识地收起了散漫的姿态,坐直了身体。

“稳,是稳不出来的。”肖霄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别人已经把刀架在我们脖子上了,难道我们还要等他把刀磨得更快些?之前是我们被动挨打,差点被打趴下。现在,该换换打法了。”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了一下,那节奏稳定而充满力量:“商业竞争,只是表象。从现在起,我们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更明确的目的。沪东商贸不是喜欢玩阴的吗?那我们就陪他玩,但要玩得比他更聪明,更狠。不仅要抢他的生意,还要摸清他的底细,找到他的命门。记住,我们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赚钱糊口,而是——活下去,并且要赢,要赢得彻底。”

李卫东看着肖霄眼中那从未有过的冰冷锐光,虽然不明白一夜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但一种久违的战意和信任感瞬间被点燃。他猛地一拍大腿:“妈的!早就该这么干了!天天憋屈受气!霄哥,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我这就去整理!”

接下来的半天,肖霄完全沉浸在工作中,效率高得惊人。他审核单据、制定新的采购计划、约见客户,每一个决策都果断迅速,带着一种雷厉风行的狠劲。但他思维的焦点,已经悄然转移。他不再仅仅考虑利润和风险,更开始有意识地分析和筛选一切可能与陈国平相关的信息,构建着对方的人际网络和商业版图,寻找着任何可能存在的弱点缝隙。

下午,周老板过来了。老人家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肖霄身上那股内敛却磅礴的变化。他没有多问,只是像往常一样,泡上一杯浓茶,坐在旁边看报纸,偶尔就公司的决策提点一两句。

趁李卫东外出办事的间隙,肖霄起身,走到周老板身边,低声却清晰地说:“周叔,结果出来了。”

周老板翻报纸的手停住了。他缓缓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片看向肖霄,目光深邃,带着询问。

肖霄没有说结果是什么,但他的眼神,他那挺直如松的站姿,以及那份努力压制却依旧能感受到的、源自灵魂深处的震颤,已经说明了一切。

周老板沉默了片刻,缓缓摘下老花镜,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沉重,也有了然。“确定了……就好。”他慢慢说道,声音有些沙哑,“往后……打算怎么做?”

“接她们回家。”肖霄的回答简短有力,字字千钧,“所有挡路的,全部扫清。”

周老板凝视着他,看到了他眼中那簇冰冷燃烧的复仇火焰,也看到了那火焰之下,作为一个父亲和男人不容玷污的责任与担当。他沉吟良久,最终点了点头,苍老的手拍了拍肖霄的胳膊:“路,不好走。对方盘根错节,心狠手辣。光有狠劲不够,要讲究策略,要抓住七寸。需要我这把老骨头做什么,尽管开口。”

“谢谢周叔。”肖霄郑重地道谢,“现在最要紧的,是确保她们的安全。陈国平狗急跳墙,什么都做得出来。在彻底扳倒他之前,我不能轻易靠近,反而可能给她们带来危险。”他的思维变得异常清晰冷静,“所以,第一步,不是相认,而是布防。我们需要眼睛和耳朵,更需要能让陈国平真正感到疼痛的手段。”

周老板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愤怒是火,能烧毁敌人,也能烧毁自己。冷静的愤怒,才是最有力量的。眼睛和耳朵的事,我可以想想办法。至于让他疼痛……商业上打击是其一,但要彻底,必须找到他真正的软肋。他那个位置,手脚绝不会干净。”

一老一少,在弥漫着茶香和旧纸张气息的办公室里,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术推演。过去的商业竞争策略,被迅速替换成更具攻击性和针对性的布局。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悄然编织,目标直指陈国平的核心利益。

傍晚下班后,肖霄没有立刻离开。他让李卫东和王大锤先走,自己一个人留了下来。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房间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却无法驱散他周身散发的冷冽气息。

他再次打开那个上锁的抽屉,拿出那份鉴定报告,久久凝视。指腹轻轻抚过那冰冷的数字和结论,眼底的寒冰渐渐融化,被一种深沉的、几乎令人心碎的温柔所取代。

我的女儿……晓梦……

爸爸就在这里,离你这么近,却又不能立刻去拥抱你。

还有苏晨……你究竟承受了多少?为什么不告诉我?

强烈的思念和愧疚再次翻涌而上,但他没有再允许自己沉溺其中。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将情绪压回心底深处。他需要表达,需要让她们知道,无论相隔多远,历经多少磨难,他从未忘记,并且已经归来。但他不能直接见面,不能写信(信件太容易落入陈国平之手),甚至不能打电话。

他的目光落在桌角那本厚厚的、印着外滩风景的空白信纸上。一个念头划过脑海。

他坐下来,拧开钢笔,吸饱墨水。略作沉思,他开始落笔。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这是一封无法寄出的家书,是一份跨越时空的誓言,更是一个父亲和丈夫在发起总攻前,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情感地火。

“晨晨,晓梦……”他在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刻入骨血的名字,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

他没有写任何称呼,也没有落款,甚至刻意改变了一下笔迹,使之显得更粗犷一些。他不能留下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痕迹。

“上海的秋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弄堂口的梧桐树叶快掉光了,不知道你们那边是否也一样?夜里风大,务必关好窗户,多加衣被,勿要着凉。”

他的笔迹沉稳,字句朴实,却蕴含着无法言说的牵挂。他写这座城市细微的变化,写空气中飘散的糖炒栗子香,写偶尔看到弄堂里小女孩跳皮筋时心底泛起的柔软……所有的日常琐碎,都变成了无声的思念和试探。

“……听闻近来市面上不太平静,偶有宵小之辈横行。你们深居简出,务必万事小心。遇事勿要强撑,可多信赖邻里的赵阿姨、林小雅等热心人。若有难处,亦可去寻‘浦江贸易’的李卫东经理,此人虽看似粗豪,但极重信义,报上‘旧友’之名,或可得些许助益。”

他巧妙地将保护的信息嵌入其中,为他们留下一条紧急求助的通道。

笔尖停顿了一下,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凝聚了全部的情感力量,继续写道: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然有些约定,纵使历经风霜雨雪,江河倒流,亦不敢或忘。黄浦江畔所言,非一时冲动,乃一生之誓。昔日种种,非不愿,实不能也。其中困厄,非言语所能尽述,他日若得重逢,必当面禀告,甘领一切责罚。”

“……雏鸟羽翼渐丰,终需归巢;离人漂泊再久,亦盼归根。吾所有奋力挣扎,所有苦心经营,不过是为破开迷雾,重筑一遮风挡雨之檐。此心此志,天地可鉴,日月共证。”

“……望自珍重,静待云开。团圆之日,必不再远。所有亏欠,必百倍偿之;所有伤痛,必以余生暖之。”

写到这里,他的眼眶再次湿润,但他强行忍住,没有让泪水滴落纸上。他将所有的爱、所有的愧疚、所有的决心,都浓缩在这短短数百字之中。

最后,他另起一行,笔力千钧地写下最后一句:

“家园仍在,归途已明。勿惧勿疑,静候佳音。”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又像是完成了某种神圣的仪式。他静静地看着这封无法寄出的信,看了很久很久。然后,他找来一个最普通的白色信封,将信纸仔细折好放入,封上封口。

他没有写任何地址和姓名。

这封信,或许永远也无法送到苏晨和晓梦手中。它更像是一篇铭刻在他心中的檄文,一份对自己许下的血誓。

他将信也锁进了那个抽屉,和那份鉴定报告放在一起。那里,锁着他失而复得的至宝,也锁着他复仇的烈焰和归家的誓言。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上海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星河坠落人间。那璀璨的光芒背后,隐藏着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暗流涌动。

他的目光穿越城市的霓虹,再次投向那条熟悉的弄堂方向,眼神温柔而坚定。

“等我。”他在心中默念,声音轻却如同钢铁交鸣。

转身,关灯,锁门。他融入上海的夜色,背影挺拔如枪,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一场围绕家庭、爱与复仇的烽火,已然在他心中点燃,并且,必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