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晋州决战的烽烟,北汉称臣的喧嚣,契丹蛰伏的暗涌,乃至万国来朝的浮华,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沉淀下来。

它们并未消失,而是如同河流携带的泥沙,在经历了激烈的奔涌后,终于在水流平缓处,悄然沉降,化为河床底部坚实而厚重的基石。

陈稳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

并非通过奏章,也非通过臣子的禀报,而是源于他自身,源于那与他性命交修、与王朝命运紧密相连的“势运”。

若说晋州决战前后,他体内的势运如同奔涌咆哮的大江,汹涌澎湃,充满了破坏与创造的力量;

那么现在,这股力量则更像是一片无垠而深邃的海洋。

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蕴藏着难以估量的能量与质量。

它不再剧烈地波动,不再因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轻易起伏。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厚重感与稳固感。

仿佛这万里江山、千万生民的意志与期盼,都已凝聚其中,成为了他力量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必须承载的责任。

夜晚,他独处于武德殿偏殿。

批阅完最后一本关于河北夏粮长势喜人的奏报,他放下朱笔,并未立刻起身,而是缓缓闭上了眼睛。

心神沉入体内。

那原本需要高度专注才能清晰感知的势运气旋,如今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他的意识中缓缓转动。

它不再是模糊的气团,其轮廓变得更加清晰,色泽也愈发深邃,呈现出一种暗金与玄黄交织的厚重色彩。

气旋流转之间,不再有呼啸之声,反而带着一种如同大地呼吸般的沉稳韵律。

他尝试着,如同以往在压力下所做的那样,去引动它,去激发那势运金光。

然而,这一次,回应他的不再是喷薄欲出的光芒。

气旋只是微微一滞,流转的速度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分出了一缕细若游丝、却凝练无比的金色气息,在他指尖缭绕盘旋,温顺而厚重。

他心念再动,试图将这缕气息扩散开,形成领域。

气息听话地弥漫开来,却不再是耀眼的光晕,而更像是一层无色无形、却真实存在的“场”。

它悄无声息地笼罩了偏殿,殿内的烛火似乎稳定了些许,空气仿佛也变得更加沉静。

陈稳能感觉到,在这“场”的范围内,他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精神也更为集中凝练。

但这种效果,并非爆发式的提升,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与加持。

他散去气息,“场”也随之消失,了无痕迹。

“沉淀……稳固……”

陈稳睁开眼,看着自己的手掌,若有所思。

他明白了。

势运的力量,并未减弱,反而因为王朝的初步安定、四境的暂时平稳、民心的逐渐归附,而变得更加庞大、更加根基深厚。

只是,它的形态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从易于引动、爆裂张扬的“气”,逐渐向着更为深沉、内敛、难以撼动的“势”在转化。

它不再轻易为外界的风吹草动所激荡,而是更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与生民之中。

它的覆盖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他身周,或是某个具体的战场。

一种模糊的感应告诉他,只要是大陈疆域所及、政令畅通、民心认可之地,这磅礴的势运便如同无形的网络,隐隐与之相连。

在汴梁,它最为浓郁厚重;

在河北新政推行顺利的州县,它能被清晰地感知;

即便是在刚刚名义上臣服的北汉故地,只要那里开始执行大陈的政令,开始有百姓心向汴梁,便有一丝微弱的联系,跨越山河,汇入这庞大的网络之中。

这是一种更为宏大,也更为根本的力量体现。

它不再仅仅是战斗时的辅助,更是王朝存续、发展的根基与屏障。

陈稳走到殿外,立于高阶之上,仰望星空。

夏夜的风带着温热的气息拂过,远处宫城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巍峨沉静。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汴梁城中万家灯火,看到了河北大地欣欣向荣的田亩,看到了北方边境严阵以待的关隘,也看到了南方诸国使者离去后,依旧在暗中观望的视线。

这一切,如今都与他体内的势运隐隐呼应。

他即是王朝,王朝即是他。

这份沉重,远超千钧。

但他并未感到压抑,反而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心感。

他知道,这种“沉淀”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更为坚实的新起点。

意味着大陈王朝,已经度过了最初剧烈动荡的创立期,开始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与积累阶段。

也意味着,他拥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和更稳固的基础,去应对那些潜藏在更深处的挑战。

比如,工部那些基于幽能与势运排斥原理的新研究;

比如,钱贵汇报中提到的,关于铁鸦军残存分子偶尔活动的蛛丝马迹;

再比如,那萦绕心头、关于世界真相的碎片信息……

这些暗流,在天下大势表面趋于平稳的掩盖下,依旧在悄然涌动。

而沉淀下来的势运,给了他更敏锐的感知,也给了他更强大的底气,去从容布局,静待时机。

他深吸一口气,夜风中似乎带来了远方泥土的芬芳和禾苗生长的气息。

体内的势运气旋,依旧在不疾不徐地转动着,如同这王朝的心跳,沉稳,有力,充满了向下一个阶段迈进的积蓄与力量。

成长,在平静的水面下,依旧在持续而坚定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