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女楚汉行 > 第211章 暮春·孤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荥阳城下,战云密布。西楚霸王项羽的旌旗遮天蔽日,如同铁桶般将汉王刘邦死死围困。

城内粮草日蹙,人心惶惶,每一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汉营中,谋士们焦头烂额,离间计虽初步成功,然兵卒们疲惫不堪,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肃杀。

然而,这一天,汉王最倚重的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却神秘地消失了。无人知晓他的去向,只留下一个模糊的“有要事”口信。

军情如火,他的缺席让刘邦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暮春四月的新郑故地,早已不复当年韩国都城的繁华。残垣断壁掩映在疯长的野草和初绽的新绿之中,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腥甜与草木萌发的清新气息。

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刚过,天空洗练出澄澈的蓝,阳光带着暖意,却也驱不散旷野间那份深入骨髓的寂寥。

微风拂过,吹动低矮的坟茔上摇曳的野花,也吹皱了张良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时深衣——那是阿璃生前最喜他穿的颜色。

他站在一座毫不起眼、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孤坟前。没有墓碑,只有几块风化严重的石头,勉强标识着位置。

这便是阿璃的长眠之地。当年新郑城破,血火滔天,他亲手收敛了她残缺的尸身,在故国仅存的几位忠仆帮助下,于这荒僻郊野,草草安葬。

不敢立碑,不敢张扬,唯恐秦吏或后来的战火惊扰了她的安宁。唯有他,每年此时,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局势如何凶险,都会排除万难,悄然归来。

张良缓缓蹲下身,动作轻得如同怕惊扰一场沉睡的梦。他伸出修长却已不复年轻时那般白皙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一点点拂去坟茔上的枯草、落叶和湿润的泥土。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石头,那凉意仿佛顺着指尖,一直蔓延到心底最深处。

他从随身携带的、一个不起眼的粗布包裹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几样祭品:一盏朴素的陶碗,盛着清澈的米酒;几枚在途中采摘的、带着露水的野山桃,粉白的花瓣点缀其上;还有一束刚刚开放的、不知名的紫色野花,散发着淡淡的、苦涩的清香。他将祭品一一摆放在清理干净的坟前。

最后,他取出的,是那枚温润的、刻着“璃”字的碧绿玉玦。十几年风霜雨雪,血火征途,这枚玉玦始终紧贴着他的心口,如同阿璃未曾离去的心跳。他将其轻轻放在野花旁,碧绿的光泽在暮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润,也格外刺眼。

“阿璃……”一声低唤,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带着穿越时光的沙哑与疲惫,在空旷寂寥的荒野中轻轻散开,瞬间便被风吹散了。没有惊天动地的哭嚎,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几乎要将他压垮的静默。

他跪坐在湿冷的泥地上,不顾春寒料峭。目光长久地、贪婪地凝视着那方小小的坟茔,仿佛要透过厚厚的土层,再看一眼那张魂牵梦萦的容颜。眼前渐渐模糊,不是泪,是心底汹涌而出的、滚烫的酸楚,模糊了视线。

“我……来了。”他再次开口,声音低沉而破碎,像在跟一个久别重逢的故人絮语,“又到四月了……桃花……开了。”他顿了顿,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仿佛吞咽下无数无法言说的苦痛与思念。

“秦……亡了。”这三个字,他说得异常缓慢,每一个音节都承载着千钧重负,带着血与火的余烬。“嬴政……死了。死在沙丘,死在他求长生的路上。赵高……那个阉人,也死了,死得……很惨。” 他的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史实,但那平静之下,是惊涛骇浪过后的死寂深渊。

“我看着他亲手建立的煌煌大秦,在烈火与怨恨中崩塌。看着他的子嗣被屠戮殆尽……阿璃,你看到了吗?”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当年新郑的血,你流的血……我们的国仇家恨……我……替你报了。”

他低下头,额头轻轻抵在那冰冷粗糙的石块上,仿佛在汲取一丝微弱的慰藉,又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忏悔。这个在天下人面前算无遗策、智珠在握的谋士,此刻脆弱得如同一个迷途的孩子。

“可是……阿璃……”他的声音哽咽了,压抑了十几年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抑制,化作滚烫的液体,无声地滑过他清瘦的脸颊,滴落在坟前的泥土里,迅速洇开深色的痕迹。

“报了仇……又如何?韩国……回不来了。颍川的桃花……再也映不出你当年的笑靥。我走遍了山河,看尽了风云……可这世间,再也没有一个你。”

暮春的风,带着暖意,却吹得他遍体生寒。野桃花的香气混合着泥土的腥气,萦绕在鼻端。远处,新绿的田野在阳光下铺展,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却与他内心的荒芜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我如今……在帮另一个人。”他抬起手,用袖子狠狠抹去脸上的湿痕,努力平复着呼吸,“他叫刘邦。他或许……能结束这乱世,给天下人一个太平。阿璃,你说过的……你希望看到天下太平,百姓不再流离……” 他将自己的抱负,寄托在了对她的承诺上。

他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跪坐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他仿佛回到年少的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