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女楚汉行 > 第213章 引狼入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风卷着干燥的黄沙,像一层流动的、呛人的薄雾,贴着新郑城头那面孤零零的绿色大旗旋转、升腾。

空气凝滞而沉重,带着铁锈和尘土混合的腥气,沉沉压在每一个守城者的心头。

城楼上,张良身着素色深衣,外罩轻甲,手按剑柄,挺立如松。

他的面容沉静,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穿透弥漫的尘烟,审视着城下那支沉默得可怕的黑色军团——秦将内史腾统率的灭韩之师。他身边是年迈的韩王安,面色灰败,眼中满是绝望。

“良公子……”韩王安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秦人……秦人真会如约吗?那嬴政……当年在咸阳……”

张良的目光落在远方秦军帅旗上飘扬的“内史腾”三字,又缓缓移向咸阳的方向,眼前浮现出章台宫嬴政紧握他染血的手,指天誓日的情景。

那染血的玉佩触感,那斩钉截铁的誓言,在心底沉浮。

“大王,”张良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秦军主将乃内史腾,秦王亲信重臣。秦王既已明诏天下,言称‘义战’,为‘一天下之制’,非为灭国绝祀。况……”他微微一顿,声音更沉了几分,“臣曾亲耳听闻秦王誓言,存我韩国社稷。此诺,当重逾千钧。”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一张张惶恐、悲愤、茫然的脸:“秦王欲横扫六合,志在混一寰宇。大势已成,非新郑一城可逆。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血流成河,万千生灵涂炭,非社稷之福,亦非仁者所愿。不若……开城。”

最后两个字,他说得异常艰难,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舌尖,但语气却斩钉截铁。

“开城?”一位须发皆张的老将悲愤喊道,“公子!此乃辱国!韩人宁可战死,绝不……”

“将军!”张良打断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战死易!然城中妇孺何辜?韩国宗庙何辜?存社稷,保宗庙,护黎庶,方为大义!此乃以退为进,非怯懦!秦王欲做千古一帝,必重信诺。若失信于天下,何以服人?何以治六国?”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韩王安颓然闭目,良久,挥了挥手,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传令……开……开城门……”

沉重的城门在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中缓缓开启。象征性的抵抗在秦军整齐划一的推进步伐前,如同薄冰般脆弱地碎裂。黑色的潮水涌入了新郑。

张良站在城楼,亲眼看着秦军的黑色旗帜取代了绿色旗帜。他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心中默念着那个名字,那个承诺——嬴政。

然而,当象征性的接收仪式结束,当秦军主力开始接管城池时,另一股暗流却悄然涌动。

赵高来了。他乘着华丽的马车,在精锐郎卫簇拥下,趾高气扬地驶入新郑。白净无须的脸上挂着矜持而冰冷的笑容,眼神像毒蛇的信子,贪婪地扫视着这座都城。

“奉王命!”赵高尖细的嗓音在宫门前响起,带着令人不适的穿透力,“清点府库,登记造册!凡韩国王室宗亲、公卿大臣府邸,一律查封!胆敢私藏王室重器、珍宝者,以谋逆论处!”

命令下达,郎卫和如狼似虎的秦吏,立刻如蝗虫般扑向了宫室和贵族府邸。“清点”迅速演变成了疯狂的劫掠。

“啊!你们干什么?这是我家祖传的玉璧!”一位贵族老者被粗暴推倒。

“王命收缴!滚开!”秦吏一脚踹开老者,贪婪地将玉璧塞入怀中。

“娘!娘!”孩童的哭喊声从府邸深处传来。

“这小娘子姿色不错,赵公公定会喜欢!带走!”

“老东西!还敢藏金饼?找死!”刀光闪过,血溅厅堂。

哭喊声、怒骂声、兵器的碰撞声、器皿的碎裂声……瞬间撕裂了新郑伪装的平静。贪婪的火焰在赵高的默许下,迅速蔓延。

张良被软禁在临时宅院,听着外面的喧嚣和惨叫,冰冷彻骨的寒意瞬间窜上头顶。他猛地冲到紧闭的大门前,用力拍打:“开门!外面发生了何事?秦王有令,善待贵族臣民!你们……”

门外看守的秦卒面无表情:“奉赵公公令,城中清查叛逆,闲杂人等不得外出!”

“赵高?”张良的心猛地一沉。他猛地后退几步,深吸一口气,纵身跃上院墙。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

几条街巷之外,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赵高的郎卫正驱赶着一队队被绳索捆绑的韩国贵族男女。

士兵们肆意闯入民宅,抢夺财物,稍有反抗或质疑,雪亮的秦剑便毫不留情地劈下。

一个熟悉的府邸门前——世代忠于韩国的老司徒的家,此刻大门洞开,几个秦吏正狞笑着将司徒年方及笄(刚满15岁)的女儿强行拖拽出来!老司徒扑上去阻拦,被一刀捅穿腹部,倒在血泊中抽搐……

“住手——!”张良目眦欲裂,嘶吼声瞬间淹没在更响亮的哭嚎和狂笑中。

“哈哈哈!快!这箱珠宝归我!”

“动作快点!赵公公说了,好东西要连夜运回咸阳!”

“敢反抗?看到没?这就是下场!秦王有令,韩国叛逆,格杀勿论!”

“秦王有令”……“格杀勿论”……这些字眼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张良的心上!他仿佛又看到章台宫嬴政紧握他染血的手,听到那斩钉截铁的誓言:“存汝母邦韩国社稷!”

再看看眼前这地狱般的景象——

道路两旁,景象凄惨。断壁残垣间,散落着破碎的陶罐、撕裂的衣物。

几个蓬头垢面的老妪蜷缩在倾倒的屋架下,眼神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天,泪水早已流干,只剩下死寂。

几个半大的孩子,脸上沾满泥污,茫然地拖着一具盖着破草席的尸身,脚步踉跄。

更远处,一队秦军士兵粗暴地推搡着一群被绳索捆绑的韩国贵族,鞭子抽打皮肉的脆响,夹杂着压抑的痛呼和斥骂,断断续续传来。

就在这时,一个更加撕心裂肺的哭喊穿透了混乱:“子房!子房——!”